徐志浩
摘要:課堂教學中采用多種教學策略,靈活的布置作業,使學生能夠逐步內化并將所學的知識進行遷移,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水平得到持續提高。作為一線教師,必須走在教育改革的最前列,不斷地學習先進的教育思想,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使之與時代同步。特別是在實行“雙減”的情況下,如何切實減輕小學生語文作業負擔,是落實新課改理念,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的關鍵。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業;減負;實踐研究
前言
在我國,素質教育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作業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既要減少作業數量,又要提高作業的質量,這就需要教師的作業設計能力。因此,小學語文作業設計要以培養學生的自主性為中心,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認知水平和興趣特點設計綜合性、趣味性、實踐性和層次性的作業,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運用所學知識、所積累的生活經驗等完成作業任務,在作業中獲得成就感和成就感,從而獲得思維品質和創新能力的全面提高。
1雙減背景下的小學語文作業設計優化原則
1.1趣味性。小學語文的綜合滲透率較高,可以幫助學生 在德、智、體、藝上全面發展,所語文家庭作業應該與學生的學業需求相一致,因為它應該反映學生在 這個階段的學習能力。制定科學和相關的目標,要選擇一些有時代感的、生動的、有趣的,這樣才能更好的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
1.2探究性。小學學生一般都是有強烈的求知欲的,他們更喜歡一些具有開放性和挑戰性的問題,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他們對語文知識的探索,所以在實際操作中,他們必須要確保作業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和思想性。
1.3應用性。實踐作業的設計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體驗,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體現了對語文的綜合運用。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各種調研、咨詢和搜集資料,利用所學到的語文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
2新課標下小學語文作業的實際缺陷
2.1作業目標的制定仍然需要清楚和明確。從目前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現狀來看,有些老師在布置作業時,并沒有對作業的具體目標進行明確,這是目前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一個典型問題。由于家庭作業和課后教學是相互促進的,因此,在保證兩者的互通性的前提下,語文作業的本質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但是,一些小學語文老師對此還沒有足夠的認識,在作業設計中過分強調課后練習,造成作業與課堂教學之間的聯系,從而影響了作業的作用。這樣,學生在做完了語文作業后,就會對課堂的學習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
2.2在作業內容方面需要繼續深化。在小學階段,由于學生們已經開始接受新的東西,他們的學習能力會有一些不同。而每個學生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時,其學習成效也會有很大的差異。然而,一些小學語文老師在進行作業設計時,還沒有真正做到“以生為本”,并沒有從整體上考慮學生的差異,而是將作業內容作為主要的形式。這種形式的家庭作業,不但不能讓優秀的學生更好地發揮自己的作用,而且還會讓那些沒有語言技能的學生無法完成自己的家庭作業。
2.3仍需創新的作業形式設計。小學生具有強烈的探究欲望,對未知的東西有著濃厚的好奇心。但是,一些小學教師在做作業時,因為長期受到考試的消極影響,沒有考慮到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特征,采取了單調、枯燥的作業內容和形式。在這種語言作業的內容和形式的作用下,學生會產生一種排斥、厭倦的心理狀態,從而使他們逐漸失去對語文作業的自覺。長期下去,也會產生消極的影響,使其在語文學習中的作用逐漸消失。
3雙減背景下的小學語文作業設計與優化的有效策略
3.1清晰的作業訓練目標。根據核心素養的具體要求,在進行教學時,必須要強調訓練重點,以便于在篩選相關 素材與設計內容的過程中,使教學更加有針對性和準確性。比如,結合新課標的具體要求,在某一節課結束后,學生需要掌握其中的一些常見詞語。因此,在進行課下作業設計時,教師需要強調兩個方面的重點:詞匯的理解(讀音、寫作、內涵等)、詞匯的靈活應用(例如在組詞組句的過程中需要明確具體的定 位,構設相應的語言環境等),如此進行的作業設計,其對于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增強其語言建構素質等才會具有積極作用。
3.2內容與教學目的緊密結合,具有豐富的知識探索性。小學作業的設計應該與課堂教學內容密切相關,它的作用是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鞏固學生的知識,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這些都與小學的教學目的是相輔相成的。老師們在布置作業時,一定要注意作業的“含金量”,哪些作業可以提升學生的語言水平,哪些作業是鞏固學生的基本功,老師要給出清楚的答案,以便讓作業的組織更加合理。此外,教師應重視培養學生的語言思維能力,為學生制定合理的作業完成思路,使他們在做作業時有所收獲。
3.3合作式作業的設計。以前,甚至是現在,老師布置的作業,都是要自己做的,沒有父母的幫忙,更不要說是互相幫忙了。細心的老師們會注意到,現行的語文教學大綱更多地關注學生的體驗。根據學術知識與社會發展的需求,在每一單元、每一框架中都設置了相關的作業,以便于同學們進行小組討論。合作學習能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發現、探索、補充和強化合作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的合作學習達到最大程度。因此,老師的設計應該允許多名同學共同努力。在此階段,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識、學習案例、交流理解。
3.4改變作業模式,優化作業內容。家庭作業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師們常常會給學生們布置一些抄寫單詞或抄寫句子和段落的作業。事實上,大多數學生都是用雙手,不動腦子,效率不高,而且,大多數同學只講速度,不講質量,做作業也是敷衍了事。新課標要求:在課堂上,充分運用課本,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將課堂上對新知識的學習熱情擴展到教室之外,并從縱向、橫向擴展閱讀。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讀書和溝通平臺,激發他們的課外閱讀興趣,鼓勵他們廣泛的閱讀,積累語言,表達自己的感情。由于各班級的學習情況不同,課后作業要按基礎、學習情況進行分層分配,并有針對性地減輕學生的負擔。
3.5預習作業的布置。作業不僅指課后的作業,預習作業很重要,在預習過程中,學生應自主查閱字詞典以及相關資料,掌握重點詞語的含義,自主地探索課文。這個預先學習的過程是靈動的、有趣的,學生預習中可以發現問題、嘗試解決問題,再不理解的可以在課上提問或重點聽,也可以明知故問讓大家討論。學生帶著問題互動、主動參與到教學各環節,這也是減負高效的有效途徑。
結語
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內容,語文作業對提高學校教育的質量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新一輪新課改的全面實施中,教師要從根本上進行教學理念的變革,無論是減少家庭作業,還是提高教學效能,都要同時進行,這兩者缺一不可。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應盡可能地降低或消除可能影響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因素,真正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的減負增效,既有利于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革,也有利于教育由量向質的轉變。
參考文獻:
[1]張曉燕.淺談初中語文教學減負增效的策略《教育》,2016(10).
[2]王丹鳳.關于初中語文教學減負增效的策略思考《作文成功之路旬刊》,2016(9).
[2]陳國福.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作業設計新探索[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21(11):161.
本文系2021年漯河市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小學階段語文學科減輕學生作業負擔的實踐研究》(LHKT2021005)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