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瑞弟
【摘要】隨著各地對“雙減”政策的落實與推行,整個社會對“減壓”“減負”的問題越來越重視。但是在實際教學管理中可以說“減負”是一把雙刃劍,稍有不慎就會影響最終的教學管理效果。那么,作為一名小學班主任,如何從常規管理中尋找到突破口,讓工作達到“減負增效”的效果呢。基于此,本文將就小學班主任工作的現狀與策略進行了詳細分析,旨在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實效性。希望此文可以對當前形勢下的班主任管理工作優化有一定參考意義。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班主任;工作現狀;策略
一、小學班主任工作現狀
(一)管理觀念過于古板
班主任是班級的管理人員,現階段有不少班主任在管理領域依舊運用傳統的管理形式,即“距離化”管理。這種管理方式,雖然有效地加強了課堂紀律,但卻忽視了學生和教師之間和諧關系的建立。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感越來越強,學生無法在課堂當中,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更不敢在班級中說出自己的想法。其班級氛圍并不活躍,導致班級管理固態化,最終呈現出各種各樣的問題。
(二)沒有明確班主任的職責
就當前我國的小學教育來說,班主任工作“苦”、“累”、“耗”。少數班主任在從事這一職位的時候,是出于“自愿”的,大多數情況下,班主任是學校內部“欽定”的人選。基于這樣的背景,就導致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時候,不清楚自身的責任,且無法積極主動地關愛學生,照顧學生等等,只把班主任的工作當做一個任務,所以,部分班主任在處理班級問題的時候,常常就會忽視學生們的感受,形式化比較嚴重。除此外,部分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時候,是被迫上崗的,可能并沒有管理班級的能力。由此可得,班主任若沒有明確自身的職責,那么班級管理很有可能就會出現問題。
二、“雙減”政策下小學班主任工作策略
(一)日常管理講“四度”
想要提高日常管理的效率,最有效的措施就是與學生構建良好且和諧的師生關系。因此,在日常管理中班主任就要講“四度”。具體內容如下:
1.氣度,是指教師要做到心胸寬廣,一視同仁。相信每個老師都會不自覺的更喜歡成績和表現優異的學生,提起哪些調皮搗蛋的學生就頭疼。但是將這種情緒帶到日常管理中并不利于教學效率的提升。所以,教師要重視自己的氣度,做到不偏心。尤其是在挑選班干部的時候,教師更應該注重自身氣度,能夠充分發現每個學生的優點,這樣才能讓班干部發揮最大的作用。
2.深度,是指教師在日常管理中要重視教育的深度。如,當有學生犯錯誤時,班主任需要做的不僅僅是讓該學生知道并承認自己的錯誤,還要讓其知道為什么這種行為是錯誤的,這樣他才不會繼續犯同樣的錯誤。再例如,面對后進生,班主任不能僅重視其成績的提升,還要分析其落后的原因,做到對癥下藥,從而促進其進步。
3.風度,是指教師憑借個人自身魅力和素養去引導學生和熏陶學生。而在現實日常管理過程中,很大部分班主任都不注重這一點,單方面要求學生這樣哪樣,這樣不僅難以服眾,使得學生有叛逆心理,還不利于班級管理效率的提升。教師要重視個人風度的提高,嚴格要求學生的同時,也要嚴格要求自己,以此為學生樹立榜樣,進而達到有效管理的效果。
4.溫度,是指教師要有愛心,能夠注重關心班級學生。例如,在小學有很多學生是進城務工家庭,父母忙于工作,忽視對他們的關愛。所以,班主任要主動關心和關愛他們,比如找他們談心,再或者給一些力所能力的幫助。這些都能夠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溫暖,進而更加積極的學習。
(二)重視學生學習能力
除了日常的班級管理之外,學生的各科的學業水平也是班主任需要關注的內容,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也是班主任工作內容之一。因此,想要提高班主任教學效率,班主任要摒棄原來的教育實現,不能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是要重視對學生有效學習的引導。具體的指導措施有:第一,引導學生積極進行課前預習。例如,通過主題班會告知學生預習的重要性,以此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積極性。第二,培養學生做筆記的習慣。例如,開展“賽筆記”“看誰筆記做的好”的展示活動,這樣能夠讓學生積極做筆記以外,還能培養學生做筆記的習慣。第三,建立學習小組。班主任可以讓班級學生結對子,優等生幫助差等生學習,以此促進雙方的共同進步和發展。這些方法都能夠促進學生有效學習,使得學生學習能力獲得顯著提升,進而達到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的效果。
(三)有效落實家校合作
家庭作為學生成長的主陣地,家庭對學生的影響不容小覷。所以,加強與家庭的合作,是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的有效措施之一。
第一,積極采納家長有建設性的建議。想要讓家長參與到學生的教育過程中,并與學校密切配合,就應該重視家長在家校合作中的平等地位,而不是讓家長配合教師,而是與教師共同出謀劃策。例如,每個學期結束之后,班主任可以制定一份學生成長分析報告和成績報告,并附一份建議清單,以此讓家長了解學生在校學習和成長情況的同時,能夠對學校教學提出合理的建議。開學后,回收建議清單并篩選出有建設性的觀點,以此作為調整教學的依據。
第二,提高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效率。家校合作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溝通,高效率的溝通將會使工作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班主任要采取有效的方式與家長進行溝通,以此提高溝通的效率。例如,需要家長知曉的,或者一些有用的新聞報道,學生的作業內容,班主任可以通過手機發給家長,以便家長及時了解和知曉。針對總結性、報告性的內容,如學生學習成績、學校教學安排等等,班主任可以通過家長會告知家長。不同形式的溝通方法所產生的溝通效果是不一樣的,所以要合理選用。
三、結語
總之,在“雙減”政策背景下,班主任不能只重視“減負”,還要重視“增效”。為此,小學班主任要根據教學實際,從方方面面入手,通過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提高教學管理效果,從而達到“減負增效”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惲孝震,錢子生,徐建鋒.淺探班主任值班制度創新改革[J].科技創新導報,2010(2):235-236.
[2]張聰,莫艷萍.構建“雙減”政策背景下中小學高品質班級新內涵[J].中小學班主任,2022(1):19-20,23.
[3]賴丹紅.落實“雙減”政策 推動立德樹人——談小學班主任工作創新[J].新智慧,2021(35):83-85.
[4]郭琴.“雙減”政策與托管背景下班主任工作新策略[J].教書育人,2021(34):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