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 王保陵


摘要:無障礙設計可以消除障礙,使信息傳遞更加清晰迅速,視覺信息無障礙設計是其應用領域之一。研究視覺信息無障礙設計能夠更好地增進與障礙人群的溝通與交流,同時憑借該設計理念剖析插畫設計的構成原因,可以促進插畫設計的發展。文章從當代插畫設計的發展與影響因素入手,尋找視覺信息無障礙設計產生的原因,以《清明上河圖》插畫設計為例,通過對《清明上河圖》插畫中線條運用、色彩運用、構圖的分析,探索視覺信息無障礙設計對現代插畫的啟迪,針對現代插畫設計提出建議。視覺信息無障礙設計為視覺設計帶來的價值開發空間巨大,而插畫領域良好的兼容性恰恰能助推視覺信息無障礙設計在視覺傳達領域的發展,因此作為新時代的文化傳播媒介,插畫作品不斷被應用到藝術創作領域。
關鍵詞:插畫藝術;無障礙設計;《清明上河圖》
中圖分類號:J21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2)05-00-04
插畫是新興的應用畫像,它將思想、情感、價值等融入創作過程并以視覺的方式完成表達。無障礙設計顧名思義是為了方便障礙受眾群體的一種新興視覺傳達設計,它以為此類群體提供便利為根本,使信息內容可以更加準確快捷地傳達。作為無障礙設計的應用,以《清明上河圖》為靈感的插畫設計作品融入視覺信息無障礙設計,既可以作為一種設計理念,又可以讓其他國家地區的人們更加快速直觀地了解我國傳統藝術與文化。
1 當代插畫設計的發展與影響因素
1.1 插畫設計的發展
20世紀初期,美國繪畫領域率先完成了對插畫學的認可,并成立了相應專業的插畫家學術研討會。插畫設計與其他藝術設計不同,從誕生之初就附著商業性質。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商業性”是插畫設計與生俱來的特性。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把插畫、美術、平面設計混為一談,這是因為很多人沒有弄明白插畫藝術的核心。在插畫藝術本身創作力的作用下,插畫作為一種視覺化的傳達語言,影響力極大。尤其是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互聯網技術騰飛,人們對美好事物有了更多的向往,也對美學與藝術有了更高的追求,因而在書籍、廣告等領域插畫設計得到了廣泛運用。隨著插畫內容更加豐富,其所具有的展現力與表現力得到了進一步縱向發展,插畫設計也漸漸成了讓語言得以完美呈現的重要方式。插畫的普及不僅提高了人民群眾的審美水平,也提高了插畫從業者對自身能力的要求。如今,數字化處理技術模糊了插畫設計師、美術家、攝影師之間的界限,插畫設計有了更大的自由發揮空間。
1.2 影響插畫設計的因素
插畫設計是結合眾多基本元素包括圖形、文字等創作的藝術。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計算機繪畫軟件的出現很大程度上豐富了插畫設計師的創作。如Adobe公司推出的系列軟件、Corel公司推出的Painter軟件等,它們集合了多種制圖功能,幫助插畫師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手繪板也降低了作畫的空間成本,有效連接插畫與繪畫軟件可呈現更加真實的插畫繪制效果。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插畫設計師在創作過程中有了更多可借鑒的內容。在文化方面,隨著社會發展,文化呈現出多元化發展態勢,不同的文化擁有不同的表達形式,而插畫設計也受此影響。在設計形式多元化發展的今天,插畫設計不僅與人們的生活有著密切聯系,更肩負著特殊的使命。
1.3 插畫的創意風格表現與視覺特征
插畫的創意風格表現形式可大致分為寫實、裝飾、動漫、Mix&Match、線描、矢量、涂鴉七類。插畫的視覺特征具有大眾審美性、時代性、專業性三種特性[1]。從插畫藝術的本質來說,它是能被大眾認可的視覺碰撞和美學律動相結合的產物。在插畫視覺特征的時代性方面,每個時代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底蘊和審美訴求,因而插畫藝術的視覺特征在不同時代的意義和追求都有一定的差異。在中國傳統插畫藝術中,呈現給人們的是不同地域的生活習俗差異以及不同文化的交融。而在現代插畫藝術中,隨著大基建時代的來臨,當代科技水平不斷提高,插畫藝術不再僅反映人間煙火氣,也同時反映了上層建筑。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插畫藝術既迎合大眾審美,又具有引領大眾審美的趨勢。在插畫視覺特征的專業性方面,當今時代,社會很多領域都呈現出垂直細分的發展態勢,這一變化讓插畫設計有了更強的專業性。插畫在各個領域取得突破是其逐漸走向專業化的原因,在前期的插畫藝術作品中,視覺特征往往會受到技術手段與審美觀念的諸多限制,當時的插畫作品僅能用于書籍的插頁當中,作用局限于對內容的補充和拓展。但是隨著當代國人審美水平的不斷提高,書籍已不再是唯一應用插畫藝術的領域,其在各種媒介中都有著廣泛應用。
2 視覺信息無障礙設計概述
作為無障礙設計的應用領域之一,視覺信息無障礙設計近年來不斷更新迭代,逐漸走向成熟與獨立。針對障礙人群,視覺信息無障礙設計可以使其更加方便快速地獲取信息,有利于增強此類群體與社會的聯系。如今視覺信息無障礙設計用構圖、材料、色彩、文字等多元化的圖形化表達,清晰傳達信息內容,同時采用人性化的手法和信息傳遞的視覺規律,綜合了傳統的建筑設計、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造型設計、多媒體設計、人機工程學、符號語義、心理學等不同學科的知識應用在多個領域[2]。
對視覺信息無障礙產生的原因可以從兩個角度進行分析。從設計者角度出發,設計者明視性低,設計作品本身的“易懂性”并不能滿足受眾需求,未能讓受眾準確接收作品傳遞的信息,且在文字字體字號行間距的選取、色彩色調及對比度的設計方面,對于受眾而言其視認性比較差[3],因此設計者設計出對障礙受眾群體而言極具親和力的作品尤為重要。但當今社會優秀的設計者以及優質的設計產品都是極度缺乏的,這直接導致各種產品設計對障礙群體的極度不友好,他們不能及時獲取設計者想要傳達的信息內容,更無法提取有效信息。
從障礙受眾角度出發,其可能存在視覺障礙,包括眼球疾病、視神經缺損、家族性視神經萎縮等先天性視覺障礙,以及視覺疾病、審美疲勞、心理性因素、眼球適應狀態較弱、物體與背景之間對比不同等后天性視覺障礙。這類視覺障礙造成障礙群體對信息內容的獲取遲滯,不能有效提取或錯誤解讀設計作品想要傳遞的信息,但這種因素的出現是偶然且不可抗拒的,大部分受眾群體仍能較好地獲取實時信息內容。EAA4A85F-DB63-4DE5-8A1C-E58D72807926
3 視覺信息無障礙設計在《清明上河圖》插畫中的作品實例
作為我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清明上河圖》,其史詩般展現了北宋都城的社會風貌以及百姓安居樂業的太平盛世。在視覺信息無障礙理論下,對《清明上河圖》元素進行提取,完成二次創作——2.5D《清明上河圖》插畫作品(見圖1)。視覺信息無障礙設計,是以受眾廣泛識別為目的和基本原則,擺脫“機械式”重復,達到形神兼備且符合現代時尚和審美要求。在現代插畫設計中,不乏對《清明上河圖》進行二次創作的插畫作品,但能讓大眾廣泛接受的作品卻少之又少。文章分析插畫線條運用、色彩運用、構圖,探索視覺信息無障礙理論在《清明上河圖》插畫中的運用。
3.1 線條運用
插畫設計中的線條是插畫藝術的根本所在,任何事物內容與線條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視覺信息無障礙理論下,《清明上河圖》的插畫設計中線條的運用硬朗感和韻律感極強(見圖2)?!肚迕魃虾訄D》原畫的線條較為復雜,但能夠傳遞更深層次的審美情緒,這些獨具魅力的藝術形態都具有屬于自身的完整結構。為了滿足視覺信息無障礙需求,在2.5D《清明上河圖》插畫作品設計制作當中,經過合理篩選并對符合視覺信息無障礙線條表現形式有了深入了解后,進行了簡化與整合,讓作品線條呈矢量狀態,使其作為視覺語言更好地傳遞《清明上河圖》的文化內涵。
3.2 色彩運用
色彩是2.5D《清明上河圖》插畫設計的重要元素,色彩之美即視覺之美?!肚迕魃虾訄D》原作色彩是優秀民族精神的高度凝練,它的色彩觀念根植于華夏文明和北宋時期文化藝術美學當中,反映了整個北宋時期的審美取向。因此,在北宋風格插畫的色彩應用環節,提取北宋傳統的色彩觀念,在致敬其傳統觀念的同時重新歸納總結《清明上河圖》的色彩語言表達。2.5D《清明上河圖》插畫設計的色彩應用基于我國傳統的陰陽五行理論,其為作品設計中的美術用色觀奠定了基礎。插畫作品若想做到視覺信息無障礙傳達,色彩必須由主導、襯托、點綴三種顏色相互關聯作用決定。在2.5D《清明上河圖》插畫作品中面積較大的主色調能準確突出作品主題,并使畫面更加穩重;襯托色和點綴色使畫面充滿生機和靈性。這種色彩鮮明的用色方式,讓2.5D《清明上河圖》插畫作品的色彩表現極具張力。此外,2.5D《清明上河圖》插畫作品在線條的勾勒上以相近色塊搭配為主,形成了色塊對比更加錯落有致的外形輪廓,而輔助線經過外形進行裝點,使其更加唯美可辨,兩者結合之下,2.5D《清明上河圖》插畫作品的獨特魅力被體現得淋漓盡致。2.5D《清明上河圖》插畫作品通過白描的藝術手法,為觀賞者帶來了獨具特色的視覺享受。
3.3 構圖分析
在2.5D《清明上河圖》插畫的構圖中,巧妙地結合自然元素與作品本身,不僅傳達了更多的哲學思想,更多的是與自然進行一次拋開繁雜的純真對話。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結合自然的構圖是視覺信息無障礙設計的一種天性的釋放,是一種天人合一的構圖感受,也是打破東西方視覺觀念隔閡的關鍵。2.5D《清明上河圖》插畫作品的構圖以幾何構圖為主,其由較為抽象的幾何體構成,如黃金分割點構圖、對稱構圖等,但無論哪種構圖都與民間文學、語言學、歷史學等學科有著緊密聯系。此外,構圖形式不同,代表的寓意也不盡相同。2.5D《清明上河圖》插畫作品以故事情節片段為核心,采用動靜結合的構圖方式,對作品的視覺信息無障礙理念加以深化。同時,2.5D《清明上河圖》插畫作品的構圖風格借鑒了北宋構圖風格,線條、樣式追求整體、對稱,具有相當的寫意氣息,讓人心曠神怡。
4 視覺信息無障礙設計對現代插畫的思考
4.1 插畫設計師要了解受眾和細分消費群體
插畫需要通過視覺傳達向受眾傳遞信息,不同應用領域往往擁有相對穩定的受眾群體,針對不同的消費目標群體要采用不同的插畫風格和表現形式。在插畫設計構思前,設計師需要對受眾進行社會化分析,通過分析了解受眾的年齡層次、審美品位等,根據社會化特征信息形成用戶畫像,掌握這類群體的需求和動機[4]。插畫設計師不能僅憑個人意愿和風格創造出不符合當前社會審美的劣質作品,其設計所愿要和受眾群體所求聯系在一起,脫離了群眾的設計作品是沒有實際意義的。此外,在創作之前對受眾群體需求的深入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要多方面全方位地進行廣泛調研,充分了解各類障礙受眾群體的迫切需要,以此把握設計作品的著力點。
4.2 插畫設計應與文化傳承與藝術科技相融合
在百花齊放,文化多元的背景下,中國的文明正逐步走向世界,但我國的傳統文化并不能完完全全地被外界接受。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審美水平也在不斷提高,視覺信息無障礙設計在插畫中得到了更廣泛的應用。同時,視覺信息無障礙設計為視覺設計帶來的價值開發空間巨大,而插畫領域良好的兼容性恰恰能助推視覺信息無障礙設計在視覺傳達領域的發展。將現代插畫設計、文化傳承和現代新型科技視覺呈現有機結合,進一步開闊插畫設計創作的視野和格局,同時創造一個更有利于多元文化融合的平臺,使其文化可以更加昌盛。
4.3 插畫設計師應具備文化底蘊和人文情懷
目前,我國的視覺信息無障礙設計在插畫領域的應用還處于萌芽狀態。隨著大基建時代的來臨,國人的審美水平也在逐步提升。插畫設計作品極具藝術熏陶價值,設計師對其在理念和內涵上的創意都應遵循當代社會主流文化的發展趨勢,設計不可因純粹為了謀求商業利益而違背社會主流價值觀,應積極弘揚正能量。為此,插畫設計師應將文化底蘊和人文情懷融入視覺信息無障礙設計,傳遞“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此外,將設計的插畫作品與當前社會主流文化相結合,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宗旨,以便捷服務障礙人群為根本,具有新意地創造出一系列親民為民的視覺設計,有利于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數,同時增強整個社會的凝聚力。
5 結語
作為新興的藝術形式,視覺信息無障礙插畫設計逐漸得到了更多的應用,因此開展前沿性的插畫課題研究對提升當代社會設計水平起著重要作用。對《清明上河圖》插畫作品進行視覺信息無障礙設計,在為我國插畫事業盡一份力的同時,以具有探索性的精神展現了視覺信息無障礙設計的藝術價值。我國擁有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對傳統藝術文化進行視覺傳達設計,能夠賦予傳統藝術文化嶄新的面貌,不僅為傳統藝術文化與當代設計的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也為中華文化走向世界開辟了新的路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國畫、農民畫等也將在視覺信息無障礙設計的插畫領域綻放新的光彩。
參考文獻:
[1] 文婷,詹秦川.解讀插畫視覺藝術[J].電影評介,2007(19):85-86.
[2] 張茫茫.視覺信息無障礙設計[J].裝飾,2007(9):66-67.
[3] 劉業勤.城市導向識別系統的視覺信息無障礙設計探究[D].杭州:浙江工業大學,2015.
[4] 馬慧娟,張琦.視覺信息無障礙設計:運用無障礙設計理念進行插畫設計[J].科教文匯,2008(10):255-256.
作者簡介:劉佳(1981—),女,遼寧朝陽人,碩士,副教授,系本文通訊作者,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
王保陵(1997—),女,山西長治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EAA4A85F-DB63-4DE5-8A1C-E58D72807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