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芷韻 沈佳俊 尹瀟瀟
摘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如今的景觀設計不再只追求外在形式,而越來越注重更深層次的精神追求。對于歷史悠久的南京來說,需要將優秀的歷史文化展現出來,并且合理利用南京獨有的歷史文化。在康養醫院景觀設計中融入南京特色文明,能巧妙地展現南京源遠流長的文化。文章研究南京鼓樓醫院康養景觀,旨在為從地域文化心理學視角研究康養景觀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南京;地域文化;康養景觀;醫院
中圖分類號:TU984.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2)05-00-03
1 研究現狀
1.1 國內醫院康養景觀設計現狀
我國對于康養性醫院景觀設計的研究較晚,因此可參照的康養性景觀設計案例與著作較少[1]。同時我國許多大醫院是民國時期就已經建造好的,擁有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歷史,原有的醫院設備早已不能滿足現代的醫療需求,老舊的大醫院忽視了景觀方面的需求,但又因為地理位置優越,處于市區中心,交通便利,周圍配套設施較為完備,因此許多大醫院選擇擴建或翻新[2]。但很多重造的景觀設計都過于追求表面的裝飾性,忽視了使用者的真正感受與實際需求,并且景觀配置單一、機械化,缺乏層次性,使醫護工作者與病人產生審美疲勞,給其帶來心靈負擔。此外許多景觀設計千篇一律,趨于同質化,毫無自己的特色[3]。
1.2 國外醫院康養景觀設計現狀
國外對于醫院康養性景觀的研究很早就有了,并且早就將康養設計理念付諸行動,在許多環境設計中有所表現。最早在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就有康養性空間的概念,當時設計者在設計醫院景觀時,都會賦予其花園康養性的理念,他們認為這樣的景觀可以使病人更快康復,生理與心理都可以得到良好的治愈。在這之后,許多景觀設計中都能體現出康養性花園設計理念[4]。不過,在文藝復興時期,康養性花園醫院建設逐漸淡出大眾視野,但在18世紀以后,因為民主思想的盛行,康養性花園理念又重新興起。時代不斷發展,之后又出現了許多方便快捷的工業產品,人們更多地注重醫療器材的功能實用性,以至于一棟棟冰冷的高樓大廈建立起來,同時又引進了許多冰冷的機器,忽視了患者的心理需求。但由于國外對康養醫院景觀設計研究開始得較早,因此國外可參考的案例與書目仍舊較多。此外,如今國外的康養醫療已經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體系,其中美國醫院的康養性景觀值得借鑒[5]。
2 康養景觀設計與地域文化
2.1 康養醫院景觀設計的內涵
康養景觀設計是以康復和養身為目的的設計,加入康養性理念使設計更加人性化,貼近人的現實生活,并且此理念注重當代人的心理健康,營造出一個不僅能夠促進患者身體痊愈而且可以治愈人心的優美環境[6]。良好的康養景觀設計不僅關注空間布局、景觀要素,還注重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需要設計一個同時關注患者生理健康與心理健康的康養景觀[7]。
2.2 地域文化的內涵
地域文化代表了所在區域的自然文化特色,其是在不同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思想背景下不斷積累演變出來的,是所屬地區與周圍景觀相互交融而生成的產物,是一個城市獨有的文化寶藏[8]。特色城市形象的建立離不開當地特有的文化。地域文化特色可以體現當地人們的審美情趣、文化思想、精神追求以及當地豐富的文化內涵。將地域文化滲透進景觀設計中,可以充分結合人文景觀與養身文化,并且可以讓當地居民感受到人文關懷,同時還可以傳承和弘揚優秀的歷史文化,讓當地居民與外來人士感受到當地文化特色[9]。
3 地域文化對康養醫院景觀設計的影響
3.1 豐富康養醫院景觀設計的內涵
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當地文化體現著當地居民的價值觀念、審美標準和思想等,景觀設計師可以從中找到景觀設計的靈感。一方面,將地域文化融入康養景觀設計中,可以更好地讓本地患者與外來患者感受到當地的傳統文化特色,更好地發揚當地優秀的道德觀、價值觀,潛移默化地對人產生影響。所以,采用一些特殊的景觀設計手法,將這些看不見的價值觀轉化為真實可見的景觀,可以豐富景觀內涵。此外,現代康養景觀設計大多趨于同質化,缺少自己的特色,在康養景觀設計中融入當地文化特色,可以為設計者指明設計方向,可以讓康養景觀設計多方位發展[10]。
3.2 規劃康養醫院空間布局
由于各個地區風土人情、習俗習慣不同,因此形成的價值觀、道德觀不同,連帶著文化也是有差異的,并且會對康養醫院景觀的空間布局有所影響。尤其是在建筑的建造上,從建筑的布局、結構、風格等多個角度綜合來看,可以深刻體會到當地特殊的地域文化。比如老北京四合院的空間布局,體現了當時北方人民的嚴謹性格,并且帶有明確的等級之分[11]。另外,地域文化也能代表人們對景觀的審美取向,同時當地景觀空間布局都會受到氣候的影響。比如西雙版納傣族建筑,因當地日照充足、雨量充沛,而且地表會有很多害蟲,因此竹樓會高出地面若干米,且室內為開放式,以便通風,實現夏季涼爽、冬季溫暖[12]。
3.3 提升康養醫院景觀的識別程度
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康養醫院景觀能讓人們眼前一亮。因為當地擁有的文化是其他地區所沒有的,是本地特有財富,然而當今的康養醫院逐漸呈現出同質化趨勢,景觀設計都大相徑庭,毫無亮點。將地域文化融入康養醫院景觀設計中,除了可以吸引人眼球,來訪者也可以感受當地傳統文化的魅力,還可以增強人們對當地文化的認同感[13]。將地域文化特色融入景觀設計中,患者就醫的時候,觀賞景觀可以分散注意力,舒緩緊張之感,同時也會降低患者對醫院的排斥度,獲得深層次的景觀體驗[14]。
4 南京鼓樓醫院康養景觀設計的地域文化研究
4.1 歷史文化在康養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南京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歷史悠久,作為六朝古都,其注重按照軸線規劃建筑布局。如今南京建筑布局的總體策略是建新城、保老城。設計師基于南京特殊的歷史文化和現階段南京的建筑策略來改造南京鼓樓醫院[15]。位于北側的建筑是在之前的基礎上重建的,位于南側的建筑向南延伸出去就是民國時期的中山路,兩條軸線的連接讓人們銘記歷史。此外,南側建筑的周圍還有幾幢老樓房,頗具民國風情。
南京鼓樓醫院建于1892年,那個時代國門被迫打開,外來文化與南京本土文化碰撞融合,并且當時社會動蕩不安,硝煙四起,許多百姓的家園被毀,此地便成了眾多百姓的避難所,這段歷史成為南京文化的獨家記憶[16]。這家醫院對于當時的難民來說,是護身符一般的存在,能讓他們得到心靈的慰藉,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因此設計師再次改造醫院的時候,并沒有在醫院的景觀設計上增添過多的裝飾,中央大廳的設計體現得最為明顯,內部顏色多為淺色調,清澈明亮,燈光冷暖適宜,還放置一臺鋼琴,每周會邀請一位音樂人來此地演奏歌曲。每隔一段距離放置綠植,并且設有水池,與外面梁希廣場的水池相呼應,觀之心曠神怡,打破了醫院固有的壓抑感,能夠舒緩患者及陪同人員的不安與急躁情緒。
梁希廣場的正中央有兩塊矩形的淺水池,淺水池與灰色鋪裝石相輔相成,水的柔軟與鋪裝的剛硬相結合,剛柔平衡可安定人心,給人帶來溫馨之感。同時設計者將水引入室內,并且建筑內部使用透明玻璃,患者和陪同人員在等待就醫過程中,可以觀賞外面的景物,同時可以讓內外景觀統一起來[17]。值得注意的是,采用黑色大理石鋪裝在最底層,池底還置有許多小石塊——雨花石。雨花石最早發現于南京,有著悠久的歷史,是南京重要的歷史文化標志之一。此外,在南京市民心中,雨花石象征著革命烈士的鮮血,能夠讓后輩們銘記歷史。將雨花石放置在水池里,既可以美化景觀,又可以向人們展示南京特有的雨花石文化,同時患者觀之能心情愉悅,賞之可康安體泰[18]。
4.2 南京傳統建筑元素在南京鼓樓醫院康養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雖說南京的傳統建筑遺跡不如蘇州、揚州等地有名,但它也是中國獨特的文化財富。南京鼓樓醫院康養景觀設計借鑒南京傳統建筑的層級模式,設計師總共分成了三層,可供醫護工作者和市民共享[19]。第一層,門診部大廳四周都用大理石鋪置,給人一種冰冷之感,但值得注意的是,門診部大廳每隔一段距離,都建有由四塊玻璃圍成的竹池,陽光可從醫院頂部傾瀉而下,將室外的生態環境延伸進室內,在室內也可以觀景。第二層,在各個區域建造微型日光井,總計約30個,在室內人們也可以沐浴陽光,欣賞室外的風景,同時也可以保持室內空氣新鮮,舒緩患者與工作人員壓抑緊張的心情[20]。第三層,建筑外面有個微型花園,病房里的病人可以足不出戶就能觀賞到風景,此設計可讓病人保持積極的心態,對生命充滿希望,對未來有著美好的向往。
4.3 當地氣候對康養景觀設計的影響
另外,設計師考慮到南京夏季炎熱,需要室內降溫,每年的建筑能耗較高,因此將建筑外側的窗戶設計成側向開窗,可以自然通風,節能降熱。同時,種植在第一、三層之間的小箱子里的藤蔓植物可供人欣賞,使住院患者保持心情愉悅,促進身心健康,使病人更快康復。
5 結語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如今人們對醫院景觀的要求不再只注重其外在形式,而更注重精神層面,希望其能使患者得到心理上的慰藉和治愈。換句話來說,醫院的機器本就是冰冷的,醫院通過康養景觀給患者帶來溫暖,可以更快地治愈傷病。中國幅員遼闊,各地傳統文化各有特色,但是都能體現出中華民族豐富的文化內涵。南京優秀傳統文化是南京的瑰寶,是這個與時俱進的城市永遠磨滅不了的印記。南京特有的民風民俗、歷史遺跡等使南京文化區別于其他地區的文化,是南京具有代表性的特殊符號。因此將地域文化運用到康養景觀設計中,可以避免千篇一律的設計,讓人感到煥然一新,同時也能展示地域優秀傳統文化,并將其傳承下去,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醫院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李曉冰.“康養+”模式下的醫療景觀設計研究框架構建[J].新農業,2022(2):63-64.
[2] 羅容.地域文化下的園林景觀設計和影響因素分析[J].大眾文藝,2020(24):47-48.
[3] 楊小慶.基于地域文化特質的主題公園景觀設計研究[J].黑河學院學報,2021,12(8):149-151.
[4] 肖炯立.淺析醫療環境景觀設計:以梅州市人民醫院康復花園景觀為例[J].中國園藝文摘,2018,34(2):154-156.
[5] 朱元康.以人為本理念下的養老建筑設計探究:以廣東銀葵綜合醫院為例[J].住宅與房地產,2019(19):82-83.
[6] 劉嬌.因人而異的醫療景觀設計[J].建筑知識,2016,36(8):46-55.
[7] 劉林,郭易濰.康復花園理念下醫院景觀設計探析[J].設計,2017(21):152-153.
[8] 遲振東.基于康復性及文化性角度的綜合性醫院景觀設計研究[D].雅安:四川農業大學,2013.
[9] 張德娟,楊樂.文化融入醫療景觀 景觀架起醫患橋梁:以運城第一醫院景觀設計為例[J].城市住宅,2019,26(2):57-61.
[10] 沈慧.人居環境美學視角下的醫療環境景觀設計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6.
[11] 張翼.人性化空間理論在醫院環境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長沙: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2.
[12] 李宇宏,劉翠翠.醫院室外空間環境治愈性景觀設計探析[J].美與時代(城市版),2020(9):1-4.
[13] 胡濤,尹子豪,甘德欣.醫療結合設計:醫院戶外體驗性景觀設計研究[J].美與時代(城市版),2019(8):47-48.
[14] 常江.人文景觀在歷史景區中的應用[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9.
[15] 楊燊,張笑彧.治愈的院落:南京鼓樓醫院改擴建項目作品探析[J].建筑與文化,2015(6):151-152.
[16] 張萬桑.南京鼓樓醫院南擴工程[J].建筑學報,2014(2):46-51.
[17] 梅冉.南京老舊醫院環境改造設計策略研究[D].南京:東南大學,2019.
[18] 周凌,張萬桑.承載身體的建筑與容納靈魂的花園:關于南京鼓樓醫院南擴工程的對談[J].建筑學報,2014(2):52-57.
[19] 王佳慧.南京近代園林設計特色研究[D].無錫:江南大學,2020.
[20] 劉璐.療養機構康復性景觀設計研究[D].濟南:山東建筑大學,2018.
作者簡介:朱芷韻(2001—),女,江蘇溧陽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環境設計。
沈佳俊(2001—),女,江蘇常州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環境設計。
尹瀟瀟(2000—),女,江蘇宿遷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環境設計。
李元媛(1980—),女,江蘇南京人,博士在讀,講師,系本文指導老師,研究方向:美術學、風景園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