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如今,藏區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極大地推動了藏式文化在室內設計方面的發展。文章對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設計實例進行分析,并就如何將地方文化因素融入酒店住宿體驗,使其獲得歸屬感與認同感進行深入研究。
關鍵詞:藏式文化;地域文化;酒店;室內設計
中圖分類號:TU24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2)05-0-03
1 國內酒店室內設計現狀
當前,很多酒店對本地的民俗文化缺乏關注,忽略了對地方文化的體現,給人千篇一律的印象,讓人忘記自己身在何處。
1.1 趨同化發展問題日益嚴重
多年來,中外酒店在設計風格、手法、材料等方面都有很多相似之處,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就有設計師的設計觀念過于注重標準化,在設計風格、裝飾手法、材料等的選擇上沒有給予重視,甚至出現嚴重的剽竊現象。酒店的設計要結合當地自然地理、民俗、歷史等因素,營造具有特色的風格。
1.2 不注重對地域文化的研究
在酒店設計中,既要從酒店功能的合理性、舒適性設計等角度整體考慮,也要充分挖掘我國的傳統特色,將當地的元素融入整體設計中,提高酒店的室內設計水平。國內的主題酒店存在“重物質、輕體驗”的突出問題,主要是因為缺乏對本土文化的發掘與研究,同時設計理論欠缺。
2 相關概念
2.1 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基于區域特征、文化特點產生的,并在物質文化、精神文化的發展演變中起著關鍵性作用。地域文化也是歷史文化遺產、傳統文化觀念、社會風俗習慣、生活方式、歷史變遷中的文化沉淀。人們可以把地域文化的審美情趣、傳統習俗、地域意識等在設計中體現出來,最后凝聚為一種形態。
2.2 地域文化與酒店室內設計
一個有特色的酒店都有其特有的文化。從文化傳承的視角來看,酒店文化也是城市氣質的一種表現。應對當地特有的一些元素進行挖掘、分析及研究,并運用新的設計語言將它們轉換成對應的藝術形態,通過相應的藝術手法加以表現。
3 藏式酒店地域文化元素的歸納與運用——以拉薩攀答酒店為例
受市場各種因素的影響,一些人出現急功近利的心理,對藏族的了解與研究停留于表面,沒有深入挖掘其文化內涵,使創作顯得淺薄、抽象。
文章以拉薩攀答酒店為設計案例(文中案例圖片均由陜西貝思裝修設計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展開研究,從藏族特色文化中大致得出以下設計元素作為切入點。
3.1 色彩元素
3.1.1 傳統色彩
藏族在中國的雪域大草原上扎根,因地理、文化、宗教等特點,在色彩的審美趣味上與其他民族不同。常見的色彩有白、藍、紅、黃、綠。白色代表云朵,紅色代表火焰,黃色代表土地,綠色代表水,藍色代表天空。在藏族的傳統文化中,白色有吉祥如意的寓意,一般會用于大面積的墻體上;黑色有驅除邪惡、退散妖魔的寓意[1]。藏族的傳統文化中有許多象征符號,反映生活的真、善、美,并將它們運用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2]。
3.1.2 裝飾色彩運用
藏族人民對自然與生活有深入的了解,在顏色的運用上一直保持穩定的狀態,這也是藏族裝飾藝術的重要保障。白色、紅色和黃色是最常用的色調,灰色和綠色則是次要的。酒店的建筑外觀以紅色與白色為主(見圖1)。
客房書桌桌面為墨綠色聚酯描金,墻面為松木大杉紋飾面板,采用黑色、墨綠色及褐色,顯示漆紋的不同搭配(見圖2)。
藏族色彩起源于對大自然的崇敬,經過人們的運用和創作,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顏色視覺,并在解構、變化、重構中繼續發展。同時,隨著佛教文化的發展,審美色彩也逐步向藏傳佛教特有的顏色轉化。
3.2 材質元素
3.2.1 傳統材質
在青藏高原獨特的自然條件下,不同的建筑材料、制造工藝、施工方法的發展和演化,是形成其建筑形式的重要原因。每個樓層都是有規律的板塊,每個層次都有不同的色彩,這些元素是按照順序排列的。屋頂上有經幡,隨風而動,窗戶上都有一個梯形的黑色窗套。西藏的建筑風格顯得粗獷、豪邁而又生機勃勃。
3.2.2 傳統材質運用
拉薩藏式攀答酒店的建筑設計主要采用了原木和文化石,地域材料的表現手法比較特別,側面體現了高原人的精神風貌。
青藏高原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為藏族的建筑藝術提供了豐富的原料,而當地的建筑材料則是其最突出的特點。直接暴露的建材基本都是天然材料,有原木、粗石、磚塊等,砌筑方式也顯示出比較鮮明的高原天然風格。
3.3 造型元素
3.3.1 藏族民居
碉堡是中國藏區較有代表性的傳統民居。主要房屋均為石木結構,民居外立面較厚,建筑總體設計簡單粗獷;外立面向上匯聚,依山而建。因為它看起來很像一個碉堡,所以被稱為碉房。整體給人一種強烈且厚重敦實的感覺,窗、檐口和女兒墻是外立面主要的橫向構圖形式,墻體上小下大,立面呈現出梯形的效果[3]。
藏族在漫長的生產和勞動過程中創造的裝飾元素具有獨特的審美形態。它是以物質化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審美情感和審美思想的藝術形式。
3.3.2 傳統民居形式借鑒
酒店的建筑設計秉承藏族傳統的人文特色和歷史文化,采用了一種類似于碉樓的新型藝術形式,在原有的外立面上融入了現代建筑的設計特色,并與石木結構、玻璃幕墻等結合。通過植物的自然生長,達到平衡、對比、節奏、和諧、統一等美學思想。
根據藏族的建筑特征,茶幾、鏡子、電視墻、床頭背景墻的外形基本是等邊梯形,構圖穩定,比例協調。藏傳佛教裝飾物被視為對和平、真理的追求。在這里,游客既能領略到當地的文化、地域特征,又能領略到現代建筑的簡約美。8D1F0DCC-F69E-4D86-9D68-D55BDB1D34BB
音樂書吧仿照布達拉宮特有的階梯形狀設計,營造出一種天然的張力與旋律,從不同的角度延伸、生長,帶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墻面采用棕黑色石材水洗面,放置燭臺,火山巖堆砌,內置木炭和電子壁爐,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4 陳設元素
3.4.1 室內陳設特點
酒店的室內陳設布置是體現地域文化主題的一個主要因素。唐卡藝術起源于佛教,它的主要作用是完成佛教的祭祀活動。藏族民間文化和近代文化的交融,是一種具有戲劇性的藝術形式。文化的多元化是一種新的藝術表達方式。
在西藏地區,普遍認為轉經等同于佛的禱告。這是懺悔過去、避災養德的最好方法。西藏各地遍布佛塔和轉經筒。人們一有空閑,就會打開轉經筒禱告,特別虔誠。
藏族民居與其他民族民居相比,具有濃厚的佛教氣息。房子的室內裝潢會體現神與佛的至高形象。特別是書房的裝潢,更是受到人們的重視。不管是在農牧民聚居地,還是在達官顯貴的居住地,都會有一間佛經房,供奉有佛盒。
3.4.2 室內陳設運用
二樓大廳的其中一面墻用仿生植物裝飾。大廳上方的玻璃天花板和木格柵是整個酒店立面的延伸,在陽光的照射下,將自然、建筑與大堂的植物墻壁融為一體,以唐卡為主題。將藏族唐卡與現代美術有機融合,在當代藝術中尋找一條獨特的發展之路。二樓的走道莊嚴肅穆,一側用轉經筒作為裝飾,獨具藏族風情。在過道中,人們可以直接用手觸摸轉動轉經筒,感受藏族人的虔誠,是一種奇妙的體驗,讓人印象深刻。
4 地域文化在酒店室內設計中的運用方法與手段
在酒店設計中,各個元素都要和地域文化融合,既要充分考慮到地域文化因素,又要堅持系統化的原則,注意與周邊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協調。
4.1 地域文化運用及與酒店室內設計有關的原則
4.1.1 “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原則
在設計時,應堅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通過對地域文化的深刻認識與剖析,構建具有區域特征的文化空間是十分必要的。不需要從表面選取任何一個符號,只要把家具放在上面就可以了。必須從更深層次來比較和歸納地域文化,并從中提煉出適合酒店的特色和搭配,以達到視覺、觸覺和心理上的文化認同和歸屬。不能一味照搬,要學會靈活運用,不能故意制造“地方特色”。掌握正確的建筑技術,通過對建筑設計的理解與創新,打造出具有不同歷史意義的酒店空間。
4.1.2 地域性和時代精神的統一原則
全球化對設計師的影響越來越大。在室內設計中,不能忽視時代內涵,也不能過分渲染地方特征,要將二者互補融合。
從悠久的歷史文化到技術的發展,傳統與現代看似矛盾,但在設計上要有連貫性、統一性,要學會運用現代技術、材料等,才能更好地詮釋本土文化,展現酒店的內部空間,傳遞酒店的設計思想。
4.1.3 精神層面和物質層面有機結合原則
精神層面和物質層面在空間表達上具有密不可分的關聯。酒店既要滿足客人基本的物質需要,也要滿足客人心理上的需要,并善于利用形式化的語言來表達酒店的主旨,讓顧客產生歸屬感,從而豐富對城市的歷史認知。在利用地方文化進行室內設計的過程中,應注意原有建筑物的基本功能在內部空間的分割,以達到基本的實用功能。空間的使用和精神的意義,這兩個層面是相互補充的。
4.2 酒店在室內設計中融合地域文化的特點方式
4.2.1 利用色彩造型來表達地域文化
在室內設計中,由于空間的舒適感、氣氛等都會隨著顏色的改變而改變,從而產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和生理意義,因此使用色彩是表現地域文化的主要方式。空間設計在滿足實用功能需要后,色彩可以賦予空間文化、藝術氣氛和獨特的美學效果。不同顏色的空間設計能給人帶來不同的心理體驗,優秀的空間色彩搭配顯得尤為重要。
主色調是指家具、織物等的色調,在室內有大面積體現。在空間中,它是最基本的顏色,也是整個空間的基調。而裝飾性色彩則是最能讓人把握的色彩,也是最能反映細節的色彩,如坐墊、裝飾品的色彩等。
對酒店色彩的全面管理與把握,不能太過單一,使空間顯得死板、乏味。應通過適當的裝修,與整體環境的色調一致,用鮮艷的顏色使室內充滿生機。要避免裝修設計過于花哨,也不能用太多的裝飾性色彩。
4.2.2 材料運用體現地域文化
一些物質由于特有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呈現明顯的區域特色。有些地區的樹木因特有的地理位置,具有獨特性,如巴西的大葉紅木,樹皮構造細致,光澤度較好,且容易風干,不易卷曲。材料科學是為實際功能的實現而存在的。地域性的材料是一種具有地域精神的文化,可以用來表現空間。
不同的材料可以營造出不同的設計風格,如北京四合院、陜北窯洞等,以地域材料的形式最直觀地呈現獨特的風格。地域材料因其特有的靈性,在空間上呈現一種鮮明的地域特色。
4.2.3 通過運用造型元素來體現地域文化
我國不同地區之間的文化差異很大,呈現出來的外觀造型也大不相同。人們應該正確認識我國傳統文化所包含的價值觀、思想方法、情感方式、行動方法等內涵,在設計中合理運用。設計的過程也是人們感受的過程,不僅是尺度感、空間感,更主要的是人的心理體驗。
4.2.4 在陳設上體現地域文化
陳設有強烈的人文氣質,通過合理的布置、空間借用、家具和裝修的結合,可以充分體現文化的內涵和趣味,打造良好的人文環境,呈現空間的文化主題。酒店的每個角落、每個細部都是由設計者精心設計的,旨在為客人營造獨特的文化氛圍。
5 結語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對文化的理解越來越深刻,地域文化之所以有獨特的魅力,是因為它具有不可復制性,這種特殊性使其具有更高的社會價值。
在當前的酒店室內設計中,不管是裝修風格,還是家具、軟裝設計,都要盡可能從文化屬性角度來考慮。合理運用地域文化、優化室內設計等,提升酒店的整體實力。
參考文獻:
[1] 次仁旺堆.現代建筑設計中藏式建筑元素的研究[J].綠色環保建材,2016(10):74.
[2] 劉昕.新藏式風格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分析[D].長春:吉林大學,2018.
[3] 成斌,吳霞,羅川淇,等.藏式白碉房民居的建筑立面裝飾構造研究[J].城市建筑,2019(34):67-70.
作者簡介:楊威婷(1991—),女,山西運城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城市公共空間藝術應用。8D1F0DCC-F69E-4D86-9D68-D55BDB1D34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