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龍宇
摘要: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是先民在歷史長河的演進中所創造的珍貴的民族文化。其形式、內容繽紛多彩,同時涉及到養生、健身、競技等多個方面。民族傳統體育也同樣是落實黨的民族政策,提高少數民族健康水平以及促進民族團結的重要紐帶。中小學階段的學生是塑造民族精神、傳承民族文化的關鍵時期。學生從小在體育文化中培養這種民族意識,有利于引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本文圍繞淺談民族傳統體育在中小學的傳承與發展展開論述,希望對體育教師有所幫助。
關鍵詞:民族傳統體育;中小學體育;傳承;發展
前言:
民族傳統體育運動的開展,有利于增強學生與教師的“五個認同”。同時,民族體育是民族全體工作的重要環節,是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民族工作的構成結構。當前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擁有充足資金和優秀人才的超前優勢,為開展民族傳統體育創建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物質保障。教師對中小學生的教育不容忽視,體育課程不單單是為了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更需要讓學生在體育鍛煉中提高綜合能力,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民族文化的需要代代相傳,所以教師要讓學生從小就有民族文化的意識,從而愿意去保護它、繼承它、傳承它,讓民族體育傳統真正起到關鍵作用。
一、設計民族體育項目,豐富學生課余生活
教師想要展開民族傳統體育課程,需要不斷豐富體育運動項目。想要實現體育運動的多樣化,在項目中加入民族色彩是必不可少的。傳統的體育項目有跳繩、跳高、跳遠、跑步等等,教師可以在這些基礎上增加民族運動項目,讓學生在體育課程中受濃烈的民主氛圍熏陶,從而培養民族意識,產生民族自豪感以及民族認同感,在這種感受中能夠促進民族融合,建立和諧社會。
例如,體育教師可以在少數民族文化中尋找靈感,設計相關的體育運動項目,主要有蹴球、武術、板鞋3個項目。在設立這些體育項目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相關的民族文化,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前做好充足的備課準備,為學生準備好充足的文化知識。如,蹴球起源于清代的“踢石球”,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體育明珠”。并且正是因為比賽規則與臺球有幾分相似,所以又被稱為用腳踢的“斯諾克”。蹴球的挖掘整理成功,使千年古書上記載的蹴鞠得到新生。在介紹完相關的民族體育文化后,教師可以展開教學,將這項運動分為男子雙蹴、女子雙蹴兩大類,將學生分開教學。在教授完畢后,教師可以組織比賽項目,讓男女分開比賽,在比賽中教師觀察到運動員們對抗激烈,現場觀眾吶喊助威,競技氛圍濃厚。
二、舉辦民族傳統體育節,傳承民族傳統
運動會是傳統體育項目的形式,而民族傳統體育節是融奧林匹克精神與民族文化一體的運動形式。教師可以通過開展這樣的節日為學生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讓學生在比賽中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所在。舉辦民族傳統體育節重點在于“傳統”二字上,教師需要著重這兩字來開展相關體育節。
例如,教師在民族傳統體育節中,可以為學生準備與中華傳統舞龍文化相關的體育運動,并以競技游戲的方式進行。學生在賽場上手擎長龍,昂首挺胸,神采奕奕,無不展現中華兒女的血氣方剛。而舞龍文化只是運動節眾多節目中的一類,以此同時體育教師還引入了綾球運動項目。此項目是根據北京滿族、回族“拽包”演變而成,因器材是由布縫制而成的菱形,內有谷物和鈴鐺做填充物,因此取名綾球。教師指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相互配合。學生在相互配合過程中,雖有高低起落,但凌球最終順利傳送到終點。與此同時,學生在此比賽環節內,以精湛傳球技術以及令人眼花繚亂的躲閃動作,讓在場的觀眾近距離感受了綾球的魅力。
三、提倡全民健身,踐行每日打卡任務
“全民健身”一直是當前所提倡的口號。在當前的大環境下,學生除了要將理論知識學習到位,同時在身體素質方面也不能掉以輕心。體育教師要引導學生實行“兩手抓”策略,一方面要在專業知識水平上不斷提升,同時也要鍛煉身體,保持身心健康。教師可以讓學生開啟打卡任務,每天按時按量完成相應的體能訓練,保持身體的健康狀態。
例如,在體育鍛煉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學習眾多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如趣味踢毽子、集體拔河、魅力跳繩、群體射弩等等。學生在教師的體育項目帶領下,保持高度激情與緊張,同時提倡友誼與競爭共存。學生在這些體育鍛煉的活動中培養了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督促學生養成每天堅持鍛煉身體的習慣,同時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豐富校園的體育文化,增強學生的集體合作意識、集體競爭意識以及堅韌不拔的意志力。不僅讓師生深刻體會到為班級爭光的責任感,更是讓師生在運動中增強了體質,品嘗到了運動帶來的快樂。體育教師能夠讓學生在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中感受到快樂,自然就能激起學生響應“全民健身”的決心,因而在全民健身過程中感悟民族文化的真諦并立志將其發揚光大。
總結:
總而言之,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在活動中設置豐富的民族化體育項目,讓學生在體育課程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同時可以在校內舉辦民族傳統體育相關的運動節,讓傳統運動會變得富有文化色彩,展現體育文化與民族文化的碰撞交匯,培養學生的民族意識;最后教師要倡導學生踐行全民健身的號召,每日打卡訓練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將民族文化傳承下去,成為全方位發展的優秀人才,為未來的民族事業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韓逢朔.影響中小學開展民族傳統體育的因素及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9(08):186+188.
[2]隨瑞,楊鳴飛,羅振旺.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在中小學體育課堂中的應用與創新[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9(20):60-61.00EBBDB6-DC41-4E71-925A-02B424D692A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