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慧娟
新學期開始了,家長會又提上了日程。在籌備過程中,不少班主任的腦海里始終縈繞著一個問題:我們該講些什么?
對于家長會,班主任經常會不由自主地從自己的視角出發,用“班主任思維”去準備。我們就像一個高級的大廚,毫不理會食客的口味,甚至不給他們點菜的機會,一個人自顧自地待在后廚,精心準備著一桌屬于自己的菜。在飯桌上,我們幾乎沒有“看見”家長的存在。我們自顧自地講,而把他們當成是端坐在教室里的一個個容器。除了默默地接收我們傳送過去的信息,他們沒有其他選擇,即使他們根本就不想接收,或者已經接收不下去了。
家長會的主體,應該是家長,而不是老師;家長會召開的目的,應該是為了學生的成長,而不是為了完成老師的一項工作。我們作為班主任,應該向家長介紹學校的相關情況和安排,匯報孩子在校的學習、生活情況,和家長探討孩子成長中的問題。總之,我們和家長應該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更好地為孩子們服務。但如果我們只“看見”自己的意愿,而把家長們拋在一邊,那么即使他們的“人”參加了會議,“心”也完全不在會上。
因此,我認為,在家長會的籌備過程中,我們需要始終考慮的,不是我們要講些什么,而是家長想聽到什么。
我們不妨換成“家長思維”,站在家長的角度揣度一下他們的心理,努力把話講到他們心里去,讓他們把話“聽進去”,同時把想說的話“說出來”。這樣,我們的家長會才是有效的,才是有意義的。
設想一下,家長們最想聽的會是什么呢?如果父母看到孩子成績下滑,看到孩子沉溺于網絡,看到孩子變得沉默叛逆,他們的心里該是多么焦灼、不安。
父母們哪一個不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哪一個不愛自己的孩子?哪一個不希望自己能夠在別人面前驕傲地說一句“我家孩子就是優秀”?然而,現實卻并沒有給他們太多這樣的機會。
在家長會上,他們總是默默地簽到,默默地坐在教室的座位上,默默地面對著那拿不出手的成績單,帶著欣羨的心情聽老師表揚那一串陌生的名字,抑或是帶著羞愧的心情聽老師批評那一個熟悉的名字,然后默默地在心里撫慰自己的悲哀、失落、苦痛或者憤怒,最后悄悄地退場。
回到家里,他們看著那個慢慢長大卻漸漸陌生的“熊孩子”,內心不禁憤怒,于是,指責,呵斥,嫌厭,謾罵,甚至大打出手……世界上原本應該最親近的人,在彼此的對抗中漸行漸遠。只有我們嘗試著走近家長們的內心,才能真切地聽到他們的呼聲。
他們太需要堅定的信念了。作為班主任,我們都知道孩子們非常需要自信。其實,家長們更需要。曾幾何時,他們堅信自己的孩子是與眾不同的,會成績優異、表現突出、乖巧懂事、勤奮上進,會取得驕人的成就,擁有幸福美滿的人生。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的信念動搖了。“也許,他就不是讀書的料!”他們的心里交織著深深的失望。“算了,讓他混吧!以后想干啥干啥,我們管不了了!自己的路都是自己選的。”然而,我們知道,在家長們的內心深處,是有一絲不甘、有一絲渴望的。他們渴望孩子們重獲新生,找回那個曾經積極向上的自己。這時,我們需要告訴家長:“他們還是孩子。作為他們的家長、他們的老師,我們要始終堅信,他們是有希望的。只要我們不放棄,只要我們一起努力,他們就值得擁有美好的人生。過去的已經過去,眼下的路不好走,但并不能說明將來就沒有希望。在這個世界上,什么都可以放棄,唯有信念和希望不可以。”
他們太需要熱情的鼓勵和贊美了。作為班主任,我們都知道孩子們非常需要鼓勵和贊美。其實,家長們更需要。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有的孩子在家長的眼里似乎變得一無是處了:懶散,難以溝通,安于享樂,不愛學習,不求上進,不尊敬長輩,缺少敬畏之心……有的家長甚至不想面對自己的孩子,為自己有這樣的一個孩子而感到不好意思。尤其是當朋友們、同事們說起他們的優秀孩子并引以為傲時,家長們恨不能自己變成烈日下的一滴露水,瞬間蒸發掉。他們比孩子自己更渴望聽到對孩子的贊美和認可。哪一個家長不疼愛自己的孩子?即使他不聽話、不懂事、不愛學習,家長們仍然愿意看著那一張熟悉的小臉,在心里說一句“我家孩子,很優秀”。可是,面對老師的批評和指責,面對同事、朋友家的優秀孩子,他們說不出口。這時,我們需要告訴家長:“讓我們一起好好地觀察我們的孩子,他們繼承了我們的基因,是‘我們的孩子,他們都是優秀的。也許,他們暫時成績落后,暫時有一些不好的習慣,但并不代表他們成績會一直落后,不代表他們就不如別人。他們也一定會有自己的長處和優點,比如字寫得工整,講衛生、愛勞動,個性活潑可愛,語言幽默風趣……他們都值得被好好愛,都是優秀的孩子!”
他們太需要真誠的援助了。不知從什么時候起,許多家長朋友變成孤軍作戰了。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夫妻之間經常產生分歧,甚至發生爭執。在全民教育的今天,各種育兒書籍比比皆是,各種家庭教育講座充斥耳邊。有的家長朋友聽的時候覺得字字珠璣、句句在理,可是回到家里,面對孩子的具體問題,卻依舊一籌莫展。這時,我們需要告訴他們:“很高興有機會跟你們一起陪伴孩子成長!從今天起,你們都不再是一個人孤軍奮戰了,我愿意做你們的朋友、戰友、同事。我們一起面對孩子成長中的問題,一起用耐心和愛心呵護孩子們成長。我們不怕孩子們犯錯,因為犯錯就是他們體驗人生的過程,所有的錯誤都是他們成長道路上的印記。我們只需要尊重、關愛、理解、體諒,并且永遠支持和幫助他們。讓我們一起,在等待中努力,在努力中等待。等待孩子或是長成參天大樹,或是開出美麗的花朵,或是做一株用綠色裝點世界的小草。”
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都需要家庭和學校的共同努力。當我們嘗試“看見”家長朋友們的三個“需要”,我們就有機會走近他們,牽住他們的手,牽住孩子的手,一起在風雨中走向美好的彼岸!
(作者單位:湖北省武漢市石牌嶺高級職業中學)91C285F5-D581-47B1-A2DA-5E8CCF14A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