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學峰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行,“雙減”政策方針的不斷普及,對當前的初中物理習題教學工作的實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物理習題課作為幫助學生鞏固課堂知識內容,強化物理解題能力的重要教學媒介,是當今初中物理教學中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在當今的物理習題課上,依舊存在著教學模式僵化,重知識而輕能力等方面的問題,本文將就這些問題展開探討,并提出相關的對策,以期能夠提升物理習題課堂上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雙減;初中;物理習題;核心素養;教學
對于物理這一門學科而言,硬性文本化的知識學習往往不是最重要的,重點是要讓學生在理解這些知識點的基礎之上能夠靈活運用。在實踐練習的過程中需幫助學生學會去運用這些知識來靈活解決問題。在當今的時代背景下,隨著“雙減”政策的提出,習題教學的含義已經不能僅僅局限于對習題數量的堆積上,而是要通過更加有效的手段,來進行高效率的習題教學工作。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而非只是單純的解題能力?;谶@些原因,每一位初中物理教師都有責任去對物理的習題教學策略進行全面針對性的探究工作。
一、當今初中物理習題教學中所暴露出的問題
(一)教學模式僵化,無法充分交流
盡管新課改的教學方略已經推行了許多年,但是由于受到了傳統教學習慣的影響,在當今很多的物理習題課堂上仍舊實行的是“灌輸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在教學課堂中,往往一直都是老師在單方面對學生進行硬性的知識灌輸,并不注重與學生進行知識和解題思路上的交流。當學生在習題的解答上出現了問題的時候,老師往往都會是單方面對學生講關于這道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卻不進行交流式的解答,即通過解題過程中要進行師生之間進行交流,教師要引導學生一步步自己接近正確答案,而非只是老師直接了當地給學生答案。這種方式會使得學生無法真正掌握相關的解題思路,不能培養出舉一反三的思維路徑,不利于學生們的長期學習發展。
(二)教學內容固定,忽視能力培養
在很多初中物理習題課堂上,大部分老師主要做的工作就只是為學生們講解固定的習題和知識點而已,但是對于學生自身舉一反三解題能力的培養和知識點的歸納貫通,仍舊是十分欠缺。從解題能力角度來看,對于物理而言,很多時候幾乎不可能在試卷上看到一模一樣的兩道物理題,所以說單純地只針對某一道題進行講解所起到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當學生面對不同的一道類似的題時,就會又感到無從下手了。基于此,教師應當意識到在物理習題課的講授之中,這種講題的方式和內容,會對學生自主思考和舉一反三思維能力的構建產生極大的影響。
二、針對當前物理習題教學不足的對策
(一)精心設計題目,貼合生活實踐
物理這一門學科,其所包含的內容,就是關于我們這個世界基本運動規律的總結,每一個知識點和所描繪的現象,都是緊緊地和現實生活所聯系在一起的。再加上當今素質教育所提出的核心要求,就是要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而非只是單純的解題能力。因此,就要求老師在設計題目的時候,要將題目和學生們的實際生活情況相聯系,利用周圍生活環境中所能夠直接感受到的元素,來進行題目的構建。這樣就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使得學生們能夠感受到書本上所學到的知識與現實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而非是離現實生活遙不可及的知識。這樣就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們的課堂參與性,使學生能夠主動地投身于課堂學習之中,提升課堂學習效率。
例如,在“電功率”的知識講解后,就可以將題目和學生日常生活中關于電路系統的實際例子進行結合講解。以現實情況為例子,比如家中電能表額定最大電流為30A,現在已經安裝了5盞40w的電燈、2臺150w的電視機和2臺1800w的空調,能否在客廳內再安裝一臺3000w的空調?若家里已經安裝了這些用電器,我們在使用時需要注意什么?可以讓大功率用電器交叉使用,避免大功率用電器同時正常工作。這種類型的問題,不僅僅反映了課本上的知識,同時也結合了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問題,有很強的實踐性,因此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有著很大的幫助。
(二)再現實驗過程,理清解題思路
物理這門學科,是一門非常講究實踐性的學科,其中的知識都離不開相對應的實驗的佐證?;诖朔N原因,老師可以在習題教學中引入實驗的手段,來使得物理知識顯得更加的形象具體,從而輔助學生們更好地理解知識,提升學習效率。這種教學手段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好處是可以將題目的解題思路一點點地分解開來,如果學生在哪個環節容易出問題,老師就可以通過實驗將這個環節多次詳細地講解,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
例如,在學生學習了《人眼和照相機》視力和視力的矯正知識后,相關習題是這部分內容的重點和難點。如:光屏上已成一清晰的像,將一近視眼鏡放在凸透鏡前,光屏上的像模糊了,為了使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應將光屏適當遠離還是靠近透鏡或將蠟燭適當遠離還是靠近透鏡?可以將實驗帶進課堂并結合作圖講解,幫助學生理解。在這種實驗的教學方式下,可以在學生腦海中構建出一個完整的過程模型,使得學生腦海中的物理知識結構變得越發完善。
(三)拓展相關習題,鍛煉舉一反三
物理這門科目的知識,非常注重對于一個知識點的拓展與訓練,因為物理考試的題目和內容不會出現同樣一道題目多次出現的情況,而會是同樣一個知識點,卻以不同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考驗。基于此種現狀,老師就必須注重對學生自主性的鍛煉,讓學生成為課堂題目練習的真正主人,充分發揮自身的創新思維與探究精神,在舉一反三的過程中實現對一個知識點的鞏固掌握。
例如,測電阻是中考試題中重要的實驗題之一,伏安法是測量電阻的基本方法,試題中會在伏安法測電阻基礎上,再考一些特殊的方法測量電阻,如實驗中電流表或電壓表燒壞,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已知,如何測量未知阻值定值電阻的阻值,等等。所以,在講解習題時,我們需要對習題進行拓展,讓學生們能夠更加靈活地理解相關知識,鍛煉自身舉一反三的解題能力。
(四)強調歸納總結,系統理解知識
物理每一單元知識的內容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深度關聯融合的。如果沒有形成一個系統完整的物理知識體系,那么就會導致各個知識點之間的瑣碎孤立,給接下來的學習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這就需要老師們在物理習題教學過程當中注重對整體知識點的歸納和總結,不僅僅只是一本書的內容,還有在每一個小的章節上知識總結,在這種整體推進的學習過程中,對教學工作能有一個比較全面的把握。
例如,在蘇科版九年級物理上冊的第十三章“電路初探”和第十四章“歐姆定律”這兩個章節的習題學習中,這兩個章節的知識點都是關于電路的內容。因此在練習這兩章的知識點時,就可以將這兩章的知識點進行總結性的歸納,向學生們講清楚二章之間的內在,從而讓學生更好地從綜合的角度來進行這兩章內容的學習。
在當今素質教育不斷推行實施的新時代下,為了提升初中物理習題課堂效率,同時也是為了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科素質,為今后的長久學習發展奠定基礎,有必要對教學的模式和內容進行足夠的創新,以助力于學生綜合學習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陳曦.基于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習題教學策略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9.ED38FE8A-F21C-44D5-AB38-7734EE5A08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