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春花 周英
[摘 要]文章主要分析護理碩士研究生的應對效能、信息素養對其科研創新能力的影響。項目組采用問卷調查法對417名護理碩士研究生進行調查,采用路徑分析影響醫學護理碩士研究生科研創新能力的因素。最終得出結果:護理碩士研究生科研創新能力影響因素路徑模型與數據有較好的擬合度。護理碩士研究生的應對效能對其信息素養、科研創新能力有影響(β=0.36、β=0.40),且應對效能通過信息素養對科研創新產生影響(β=0.17)。護理碩士研究生的信息素養對其科研創新能力有影響(β=0.46),應對效能與信息素養解釋了一定程度的模型變異的原因。因此,在今后的護理碩士研究生培養中,護理教育者應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著重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應對效能,以促進他們科研創新能力的提高,并促進護理碩士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護理;碩士研究生;應對效能;信息素養;科研創新
[中圖分類號] G64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22)04-0202-04
當今,世界各國的競爭聚焦于知識和技術創新,而創新性人才和人才創新性能力是取得競爭勝利的根本所在。在我國,研究生教育是培養創新型、高層次人才的重要途徑。研究生的創新能力最直接的體現就是他們的科研創新能力,科研創新能力的培養是我國碩士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內容[1]。護理碩士研究生教育,作為我國高層次護理人才培養的主要渠道,學生科研創新能力水平是體現護理碩士教育質量的重要標志,也對未來護理事業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2]。然而,研究者發現在現有的文獻中對護理碩士研究生科研創新能力的關注度不高。以往在探討研究生科研創新能力的培養時,研究者只是從學校培養模式、學習環境、導師影響等外部層面對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影響進行探討,而忽略了學生的主體特征對他們創新能力的影響。已有研究表明,科研人員的信息素養水平、應對效能對他們的科研創新能力有著顯著影響,即信息素養與應對效能水平高的研究人員,他們有高水平創新成果的產出[1,3]。既然這兩個因素是影響科研人員創新能力的重要因素,那護理碩士研究生的信息素養與應對效能對他們的科研創新能力也會產生影響嗎?如果有影響,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帶著這一問題,課題組開展了如下研究。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選取在讀全日制護理碩士研究生作為研究對象,排除標準為在職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在進行問卷調查時,使用的研究生信息素養測量問卷含有的條目數最多(31個條目)。根據以往橫斷面研究樣本量計算方法,每一條目最少需要5名受試者測試。本研究計劃采用網絡方式開展調查,考慮20%的無應答率,最低樣本量應為198才能滿足研究的需求。
(二)測量工具
1.護理碩士研究生科研創新能力問卷
該問卷在參考同類文獻的基礎上編制[1,3,4],并結合了護理科研特點,專門用于測量護理碩士研究生的科研創新能力。該問卷中對護理碩士研究生的科研創新的能力考查包括4個方面:知識創新、思維創新、方法創新與應用創新,共22個條目。問卷的Cronbach’s α 系數為 0.88,重測信度系數為0.87,內容效度指數為0.96。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4個公因子,解釋了總變異的69.3%。該問卷采用Likert-5級評分,得分越高,說明受試者的科研創新能力越高。
2.研究生信息素養測量問卷
該問卷采用了由張晶[1]編制的研究生信息素養測量問卷,從研究生的信息意識、信息獲取能力、信息分析與利用能力、信息安全與道德4個方面測評了研究生的信息素養,共31個條目。問卷4個維度的Cronbach’s α 系數分別為 0.72、0.93、0.83和0.63。采用Likert-5級評分,得分越高,說明受試者的信息素養水平越高。
3.應對效能量表
該量表由童輝杰等[5]編制,研究者在原有量表的基礎上,根據我國護理碩士研究生培養目標進行了修訂,以便能夠準確測量護理碩士研究生在科研創新時的應對效能。修訂后的量表由創新認知、勝任力、自信心3個維度組成,共 18個條目。采用Likert-4級評分,得分越高,說明受試者的應對效能水平越高。修訂后的應對效能量表Cronbach’s α 系數為 0.90,重測信度系數為0.87。
(三)資料收集
采用線上問卷調查軟件“問卷星”開展資料收集工作。在問卷的首頁,說明了本研究的目的、資料收集方法、被調查者的納入與排除標準。為了保證調查對象符合本研究納入與排除標準,在問卷開始填寫之前,要先進行一個簡短測試,目的是評估受試者是否符合參與本研究的標準,不符合者將不能進行下一步的問卷填寫。研究者首先聯系有合作關系的護理學院負責研究生管理工作的人員,通過發送鏈接的方式對他們院校的研究生開展調查,然后再通過參與調查的研究生推送給他們認識的在讀護理碩士研究生,以這種“滾雪球”方式開展調查,目的是保證數據資料的準確性與可靠性。問卷調查軟件“問卷星”的使用,突破了調查對象的地域限制,涵蓋了多個地區的樣本,使獲得的樣本更具有代表性、多樣性。
(四)統計分析
采用SPSS19.0、AMOS22.0統計軟件包進行數據的整理和分析,使用的統計學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相關分析、路徑分析。
二、結果
(一)資料收集情況
本研究共收到調查問卷469份,剔除不合格問卷52份,有效問卷417份,有效回收率為88.9%。在進行問卷質量評價時,答案全部為相同選項和未作答題目占全部題目20%以上的問卷被剔除。
(二)護理碩士研究生一般資料特征
在完成調查的417名護理碩士研究生中,男生52人(12.4%),女生365人(87.6%)。一年級學生92人(22.1%),二年級168人(40.2%),三年級157人(37.7%)。被調查者平均年齡為25.8歲(標準差3.2)。
(三)護理研究生科研創新、信息素養、應對效能狀況
本研究中,護理碩士研究生的科研創新能力、信息素養、應對效能總分均分為69.75±14.16、108.18±26.34、50.57±10.34。各維度得分見表1。
(四)護理研究生科研創新與信息素養、應對效能的相關分析
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護理碩士研究生科研創新和信息素養、應對效能變量之間的關系。分析結果表明科研創新與信息素養、應對效能呈正相關,相關系數分別為0.58、0.43,具有統計學差異,具體結果見表2。
(五)護理碩士研究生科研創新、信息素養、應對效能的路徑分析
采用路徑分析測試護理碩士研究生信息素養、應對效能對科研創新的影響,結果顯示:路徑模型與數據有較好的擬合度,χ2/df=2.37,近似誤差的均方根=0.067(90% CI 0.041,0.070),擬合優度指數=0.95,調整擬合優度指數=0.96,規范擬合指數=0.94。如圖1所示,護理碩士研究生的應對效能對信息素養、科研創新能力有影響(β=0.36、β=0.40),研究生的信息素養影響他們的科研創新能力(β=0.46)。應對效能與信息素養解釋了模型變異的39.6%。模型結果還顯示,應對效能通過信息素養影響科研創新能力,中介效應值為(β=0.17)。采用bootstrapping法驗證信息素養的中介效應,結果顯示,信息素養調節了應對效能與科研創新之間的關系,間接路徑均具有統計學差異(P<0.01)。
三、討論
(一)護理碩士研究生的信息素養對科研創新有積極影響
創新是個體對未知世界的探索、研究,是發明新事物、新方法、新技術的能力[6]。科研創新是創新在科學研究領域的具體體現,是研究生高層次人才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能力。護理碩士研究生的科研創新是探索護理科學未知領域、解決問題、找到解決問題新方法、開創護理領域新知識及新技術的能力。護理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對大量信息的獲取、挖掘、整合與利用,即他們的信息素養能力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他們的創新能力。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碩士研究生的信息素養與科研創新呈正相關,相關系數為0.58。路徑分析也表明,護理碩士研究生的信息素養對科研創新能力也有顯著影響。這一結果與臨床醫學研究生信息素養對科研創新影響的結果一致[4]。就護理碩士研究生信息素養與科研創新能力的關系而言,可解釋為護理碩士研究生面對互聯網大量的信息資源,他們如何快速地獲取與研究課題相關的所需信息、正確地處理和評價信息、結合已有知識創造性地利用這些信息的能力,這對他們創新能力的提高起著關鍵作用。正如本研究結果顯示,信息素養的4個維度(信息意識、信息獲取能力、信息分析與利用能力、信息安全與道德)與科研創新的4個維度(知識創新、思維創新、方法創新、應用創新)也兩兩呈正相關關系,這說明護理研究生的信息素養的每一項能力都會對科研創新的每一方面產生影響,他們信息素養水平的程度預示著護理科研創新能力的高低。
(二)護理碩士研究生的應對效能影響他們的信息素養和科研創新能力
應對效能屬于自我效能的一個特殊概念,是個體對處理復雜困難事情的自我能力、信心的評估,是對自身能力的評價[7-8]。當今是互聯網、信息化迅速發展的時代。當護理碩士研究生面對多種多樣的信息資源時,必須具備高水平的應對效能才能在大量的信息中有效地識別和獲取與知識、思維、方法和應用創新相關的信息,才能促進其科研創新。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碩士研究生的應對效能與信息素養、科研創新呈正相關關系,路徑分析結果也支持了應對效能是信息素養、科研創新的重要影響因素。在護理研究生培養過程中,他們要做到科研創新,需要獲取大量的信息,且要具備對信息進行挖掘、分析、整合與應用的能力。應對效能水平高的護理碩士研究生,能夠有效地篩選、評價、綜合、利用這些信息,從而增強其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思維與方法創新能力的提高。本研究初次嘗試探討護理碩士研究生在科研創新中應具備積極的應對效能,這一結果還需要通過大樣本的研究進一步驗證。
(三)護理碩士研究生的信息素養是應對效能對科研創新影響的中介變量
本研究路徑分析結果顯示,護理碩士研究生的應對效能通過信息素養對科研創新產生影響,效應值為0.17,經過bootstrapping檢驗,具有統計學差異,說明信息素養的中介效應得到證實。這一結果表明,具備應對效能水平高的護理碩士研究生在科研課題的開展中,能夠從文獻中獲取有用的信息,做到護理知識、思維、方法與應用的創新,從而在科研課題完成時獲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本研究初次探討了信息素養的中介效應,這一結果還需要在其他專業的研究生、科研人員創新能力的培養研究中進一步證實。
四、小結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碩士研究生的應對效能對其信息素養、科研創新能力產生了積極影響,信息素養對科研創新有著顯著作用,且作為中介變量調節了應對效能與科研創新的關系。本研究結果提示,在護理碩士研究生科研創新能力培養中,信息素養的提高是關鍵,因為其不但是影響研究生科研創新的直接因素,而且是調節科研創新與其他影響因素之間的中介變量。護理碩士研究生信息素養的培養可以從信息獲取、分析、評價與使用等方面著手,但他們的應對效能水平也不應被忽略。提高護理碩士研究生的自信心、科研工作的勝任力以及對科研創新的認知水平,有助于提高他們的科研創新能力。在今后護理碩士研究生培養中,護理教育者應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著重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應對效能,以促進他們科研創新能力的提高及護理碩士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提升。
[ 參 考 文 獻 ]
[1] 張晶.研究生信息素養對科研創新能力的影響研究[D].福州:福州大學,2014.
[2] 曹碩.護理人員信息素養評價指標體系構建[D].唐山:華北理工大學,2016.
[3] 呂紅艷.博士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影響因素研究:基于江蘇省十二所高校的實證分析[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13.
[4] 羅丹.醫學生學術信息素養評價體系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5.
[5] 童輝杰. 應對效能:問卷的編制及理論模型的建構[J]. 心理學報, 2005(3):413-419.
[6] 高田欽,王保健. 碩士生創造性人格和創新自我效能感對創新能力的影響[J]. 中國高教研究,2016(12):52-55.
[7] ZHANG W, LI K, ZHANG X, et al. Coping self-efficacy of Chinese nursing undergraduates with their research projects[J]. Nurse Educ Today, 2016(45):126-131.
[8] 張琳若.高中生應對效能與心理健康的關系及干預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8.
[責任編輯:劉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