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春雪

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路徑在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患兒圍手術期間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120例先天性心臟病介入術患兒進行分析,拋硬幣方式分組,接受常規護理的為對照組患兒,聯合健康教育路徑的為觀察組患兒,對比兩組家屬知識掌握情況和滿意度。結果:觀察組家屬康復知識、護理知識、用藥知識、飲食知識和注意事項的掌握度評分均比對照組高,組間差異性顯著,P<0.05;對比兩組滿意度,觀察組更高,組間差異顯著,P<0.05。結論: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患兒圍手術期間采取健康教育路徑可以顯著提升家長健康指數掌握度,提高滿意度。
關鍵詞:健康教育路徑;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
【中圖分類號】 R541.1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12--01
先天性心臟病是兒科最為常見的先天性疾病,本病是由于先天性發育不全引起的,病因比較復雜,和遺傳、染色體異常等因素相關,疾病的治療難度較大,對患兒生長發育影響大[1]。介入手術是目前治療各類先天性心臟病的主要方案,創傷較小,適用于年齡較小的患兒,但圍術期的臨床護理難度較大,由于患兒智力和認知力發育不完全,家長健康知識知曉度較低,無法很好的配合護士,對圍術期的康復效果產生了影響[2]。故此,文章探討了健康教育路徑在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患兒圍手術期間的應用效果,并對120例先天性心臟病介入術患兒進行了觀察,內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
此次研究時間設定在2018年6月~2020年6月期間進行,共選取了120例先天性心臟病介入術患兒進行分析,拋硬幣方式分組,接受常規護理的為對照組患兒,聯合健康教育路徑的為觀察組患兒,各60例患兒。觀察組中分為男性患兒33例、女性患兒27例,年齡在8個月~11歲之間,平均值(3.52±0.21)歲,包含房缺患兒30例,室缺19例,動脈導管未閉患兒11例;對照組中分為男性患兒35例、女性患兒25例,年齡在7個月~12歲之間,平均值(3.51±0.18)歲,包含房缺患兒27例,室缺20例,動脈導管未閉患兒13例。所有患者經超聲等臨床檢查確診,兩組的基線資料差異性不顯著,P>0.05,可以對比。
1.2方法
對照組圍術期按照一般護理方式進行干預,術前向家屬講解手術流程和風險等有關事項,并輔助患兒做好相關術前檢查和準備工作;術后做好病情監測、體位干預、傷口護理、飲食護理、環境干預等工作,及時的發現圍術期并發癥。觀察組則在以上基礎上實施健康教育路徑,詳情如下:(1)入院評估及病區環境宣教:入院當天,對患兒和家長進行評估,主要了解患兒病情、家長學歷水平、家庭經濟情況等。就醫院的醫療條件和資源、患兒主治醫生和責任護士、醫院基礎設施、環境、病房管理制度等內容詳細的告知家長;與家長溝通,了解患兒的日常表現、性格、病情表現、治療史等,全面掌握患兒病情,并取得家長的支持和信任,并配合醫生完善相關術前檢查。(2)前一天做好手術準備宣教:術前一天,講解介入手術的治療原理、優勢、治療目的等,讓家長客觀認知手術療效和風險。講解術前飲食和注意事項,做好家長安撫工作,緩解家長擔憂等不良情緒。叮囑家長,在患兒面前保持良好的心態,7~12歲患兒已經有了基本的情感感知能力和認知能力,若家長表現出不安、擔憂等情緒,也將對患兒情緒產生不利影響。告知患兒家長督促患兒術前六小時禁食、禁水,避免麻醉插管胃內容物反流引起窒息。(3)術后當天宣教:術后當天,向家長發放健康手冊,并簡單講解其中的內容,叮囑家長注意學習。通過視頻、健康講座等方式組織家長學習介入術后患兒的飲食健康知識、運動健康知識、日常用藥知識、康復知識等內容。并著重對術后傷口出血情況、按壓的手法及力度、術側肢體皮膚的溫度及顏色以及足背動脈搏動的強弱等知識展開指導,向家長講解其中的注意事項,提高家長照料能力。
1.3觀察指標
自制健康知識調查表調查家長的健康知識掌握度,調查表分為康復知識、護理知識、用藥知識、飲食知識和注意事項四項內容,每項總分10分,分數越高則掌握度越高。
統計兩組滿意度,滿意度分成滿意、較滿意和不滿意三個級別,由家屬評估,總滿意例數為滿意和較滿意之和。
1.4統計學分析
數據檢驗使用SPSS23.0,計數資料、計量資料以X2和t值檢驗,以百分數、(均數±標準差)表達,P<0.05為研究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健康知識掌握度分析
觀察組家長健康知識掌握度評分均比對照組高,組間差異性顯著,P<0.05。
2.2兩組并發癥分析
對比兩組滿意度,觀察組高于對照組,為96.67%(58例),組間差異顯著,P=0.027<0.05,X2=4.904,對照組85%(51例)。
3討論
先天性心臟病是一種重癥疾病,介入手術治療是目前最為有效的治療方式。介入治療可以及時糾正和修補心臟結構中的缺陷,保證心臟功能。介入手術安全有效,創傷較小,比較適用于年齡較小的患兒。盡管如此,在圍術期,家長對于患兒的照料仍然十分重要,將直接關系到患兒的術后康復。
健康教育路徑是在入院時、術前和術后等不同階段采取相應的健康宣教措施。在入院時,就醫院的環境、醫療資源、管理制度等進行宣教,可以有效減輕家長擔憂情緒和環境陌生感,建立家長信任,并有助于護士全面掌握患兒病情;術前宣教主要是為了家長能夠遵醫囑在術前照料患兒飲食,同時,讓家長正確認識手術治療,做好術前心理準備工作,避免產生負性情緒而對患兒造成影響。
參考文獻:
[1]楊會玲.臨床護理路徑在微創介入術治療先天性心臟病患兒中的效用分析[J].長壽,2020,(9):210-211.
[2]黃珊珊,徐芳,陳曉菊.臨床護理路徑在微創介入術治療先天性心臟病患兒中的效用分析[J].中國校醫,2020,34(11):836-838,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