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元春


摘要:目的:分析中醫外科治療糖尿病足的臨床效果。方法:抽選74例糖尿病足病患者,雙盲法劃入常規組與研究組(n=37)。常規組予以常規西藥診療,研究組在此基礎上應用常規治療+中醫外科治療方式,對比病患的治療效果。結果:研究組患者的病癥恢復率是97.3%,常規組患者的病癥恢復率是81.08%,差值對比(p<0.05)。研究組患者的潰瘍愈合時間、膚色恢復時間及腫脹消失時間均相對較短,優于常規組(p<0.05)。結論:糖尿病足病中醫病證結合診療的效果較好。
關鍵詞:糖尿病足病;中醫病證;血糖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12--01
糖尿病足病為糖尿病患者常見的并發癥,主要是由于下肢遠端神經異常、血管病變所造成的足部感染、深層組織潰瘍或者破壞癥狀,屬于中醫學中“脫疽”、“筋疽”的范疇[1]。導致糖尿病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臨床和研究表明,誘發糖尿病足的危險因素包括了血糖控制水平、皮膚的細微創傷、干燥、血脂、血壓等多種影響因素。早期診斷與針對性治療糖尿病足病,可預防患者病情的進一步發展,提升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改善其生活質量。為了深入研究糖尿病足病的中醫病證結合診療效果,文章抽選74例糖尿病足病患者,根據患者治療的方案與效果評價,報道如下。
1基礎資料與方法
1.1 基礎資料
抽選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74例糖尿病足患者,雙盲法劃入常規組與研究組(n=37)。研究組男女比值是20:17,年齡42-75歲,均齡(54.04±8.71)歲。糖尿病病程時間1-13年,均長(4.76±1.18)年。常規組男女比值是20:17,年齡44-76歲,均齡(53.75±9.02)歲。糖尿病病程時間1-14年,均長(4.59±1.27)年。兩組基礎數據對比無顯著區別,入選病例及其家屬均知曉研究內容,自愿參與(p>0.05)。
1.2治療方式
常規組予以常規西藥治療,注射胰島素控制血糖水平,抗生素注射治療,控制感染正。足部潰瘍清創處理,且應用前列地爾改善足部微循環狀態。持續輸入30d白蛋白營養神經,且知道患者清淡飲食,適當運動,增強身體免疫力。給予患者飲食控制及胰島素治療,給予合并高血壓病患者實施降壓治療,給予患者實施健康宣教等。
研究組(37例;常規治療+中醫外科治療):其中常規治療方法同上,中醫外科治療方法是:給予陰虛毒盛型患者實施四妙勇安湯加減,中藥組方是生甘草5g,玄參、金銀花、赤芍、當歸、丹皮及蒲公英、生地、白芷各10g,虎杖及魚腥草各20g;給予瘀毒蘊結型患者實施化瘀解毒治療,中藥組方是紅花、桃仁、生地、當歸、蒲公英、金銀花、川芎、天葵子、沒藥各10g,虎杖15g;給予氣虛血瘀型患者實施活血化瘀治療,中藥組方是三七粉3g,白芍、當歸、川芎、地龍、桃仁、紅花、茯苓各10g,丹參20g,雞血藤及黃芪各30g;給予濕熱阻滯型患者實施清熱利濕及活血解毒治療,中藥組方是赤芍、小豆、當歸、澤蘭、黃柏、連翹、赤小豆、蒼術各10g,虎杖20g;給予陽虛陰寒型患者實施溫陽散寒治療,中藥組方是肉桂、麻黃、生甘草各3g,皂角、當歸、鹿角、穿山甲、白芥子各10g,熟地20g,丹參、黃芪各30g;給予氣血不足患者實施益氣活血治療,中藥組方是青皮、升麻、生甘草各5g,忍冬藤30g,穿山甲、皂角、川芎、當歸、云苓、白術、太子參各10g,黃芪60g。
隨訪時間是1d至30d。
1.3統計學方法
SPSS 20.0統計數據,單因素以t或者x2計算,p<0.05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研究組與常規組患者的病癥恢復率對比
研究組患者的病癥恢復率是97.3%,常規組患者的病癥恢復率是81.08%,差值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研究組與常規組患者的癥狀恢復時間對比
研究組患者的潰瘍愈合時間、膚色恢復時間及腫脹消失時間均相對較短,優于常規組(p<0.05)。詳見表2
3.討論
糖尿病足患者消渴病久可導致氣血陰陽虧虛及氣虛血滯,正氣虛損的基礎上更為容易出現四末失養,在感受外邪后易形成纏綿難愈的情況,從而形成脫疽[2]。氣虛血瘀型患者可見足色蒼白或者紫黯,皮膚溫度較低且肌肉呈現為萎縮狀態,皮膚光薄且皮膚彈性較差,趾甲無光澤且肢端組織呈現為壞死狀態等,需要避免過早手術清除壞死組織并給予患者實施局部創面清潔、濕潤,給予患者中藥化腐保濕及改善下肢循環。瘀毒蘊結型患者可見下肢麻木、足色蒼白或者黯紅、間歇性跛行及創面周圍皮膚溫度較高等[7],創面周圍輕度紅腫且皮緣老化及肉芽不鮮,分泌物較多且脈沉細,需要給予患者實施適時清創并涂抹生肌玉紅膏及濕敷金黃油膏等。因此,在治療糖尿病足患者期間,根據患者局部創面具體情況進行中醫外科治療,靈活應用中藥劑型并為創口提供較為適合的平衡濕潤環境,處理復雜創面時需要利用辯證理論,實施中醫外治法來促使本病患者創面愈合及增加本病患者臨床療效。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潰瘍愈合時間、膚色恢復時間及腫脹消失時間均相對較短,且研究組患者的病癥恢復率是97.3%,常規組患者的病癥恢復率是81.08%,聯合應用中醫診療的效果恢復效果更好。
參考文獻:
[1]鄧莉娟,楊光耀,鞠上.從“糖毒損絡”角度初探糖尿病足發病機制與特點[J].疑難病雜志,2021,20(11):1157-1160.
[2]韓艷茹.中西醫結合分期治療濕熱毒盛證糖尿病足臨床療效觀察[D].遼寧中醫藥大學,2015.
[3]許華穎.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足病臨床研究[J].中醫學報,2015(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