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董 鄧文明








摘 要:課程思政為混合式教學模式帶來新挑戰,混合式教學模式拓展了課程思政價值品德引領的途徑和方式。通過混合式教學賦能課程思政的實踐研究,旨在理清如何將課程思政與混合式教學雙向融合,開發課程思政適用于動車組檢修技術專業教學模式的教學資源。在動車組檢修技術專業實施融入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的課程思政教學模式,并對其實施效果進行評價,從而實現培養學生“高標準、高質量”與“立德樹人”育人理念的能力目標。
關鍵詞:課程思政 混合式教學
Research on the two-way promo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mixed teaching of EMU maintenance technolog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ai Dong Deng Wenming
Abstract:The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rings new challenges to the mixed teaching mode, the mixed teaching mode expands the ways and means of guid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value and morality of the curriculum. Practical research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empowering curriculum through mixed teaching, The purpose is to clarify how to integrat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mixed teaching. Develop the teaching resourc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pplicable to the teaching mode of EMU maintenance technology specialty. Implement the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mode integrated into the mixed teaching mode in the major of EMU maintenance technology and evaluate its implementation effect.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ability of “high standard and high quality”and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Key words: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mixed teaching
1 混合式教學賦能課程思政的研究意義
課程思政是高校落實愛國主義教育的根本任務,當下有關課程思政的研究還并不豐富[1],關注的焦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課程思政的內涵和意蘊研究;課程思政教育體系的構建[2];課程思政教育的實踐探索;而開展混合式教學已是職業教育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3]。
融入課程思政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利用網絡信息技術,依托網絡平臺,將課堂延伸到網絡空間中[4],即在傳統課堂教學的基礎上,利用網上教學平臺的資源和先進的教學工具進行線上教學和交流[5]。該教學模式,既能有效發揮傳統課堂面對面學習的優勢,也能讓學生利用豐富的線上教學資源自主學習,有助于學生實現個性化的學習目標,秉承“大國工匠,熱愛祖國”的融合教學思路[6],將思政教育自然而然地融入專業教學。
2 混合式教學賦能課程思政的思路設計
2.1 研究方法
在動車組檢修技術專業混合式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課程思政價值訴求與混合式教育功能定位的內在一致性,引導學生發現價值傾向、家國情懷等,幫助其在創造社會價值過程中明確自身價值和社會定位。通過探索,在已有思政元素點的基礎上連接成線再到面,進一步形成思政體系,完成與課程思政相關的微視頻的制作,用現代技術改善教學效果,完善高校課程思政實施體系。讓“立德樹人”的育人理念浸潤到教育教學全過程,構建“課程思政”。研究課程思政與混合式教學模式相互促進的設計思路與理念;開發課程思政的教學資源。
1.文獻研究法:檢索有關高職院校動車組檢修技術專業課程思政與混合式教學雙向融合的實踐研究的文獻資料,歸類分析與本項目直接相關的論文資料。
2.實驗研究法:在我校動車組檢修技術專業學生中,開展混合式教學賦能課程思政的實踐研究。
3.調查研究法:針對動車組檢修技術專業學生,開展動車組檢修技術專業課程思政學習效果、學習評價及畢業生進入工作崗位后的的問卷調查。
2.2 技術路線
通過圖2可以看出,基于動車組檢修技術專業的課程思政與混合式教學的實踐研究主要內容包括課程思政與混合式教學模式兩大板塊,本研究方法通過混合式教學賦能課程思政的教學設計,實踐探索,教學效果,評價體系等環節的研究,最后通過反饋作用再調整教學設計,進而實現課程思政與混合式教學的雙向促進研究。
2.3 設計方案
融入思政元素的混合式教學依據設計、實施、效果評價,通過前段分析、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教學評價等途徑多層次、多方面、多角度來為課程思政賦能,如圖3所示。
1.混合式教學課程思政設計
包含教學目標確定、教學環境設計、教情分析、學情分析等。
2.混合式教學課程思政教學實施
教學實施分兩塊主體內容。其一,教師主導課堂教學,包含:課程內容重難點講解、課堂討論、交流及答疑、效果檢測、學習指導等。備課階段:在備課時,通過教師集體備課,各種教科研活動、實訓室建設活動,充分挖掘課程思政元素并形成體系。按照課程標準,梳理專業課程+思政知識點,重構課程體系。將大國工匠精神、理想愛國理念和責任如鹽入水、潤物無聲地融入課程中。講課階段: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形成線上線下整體教學,體現專業知識與思政元素雙重效應,以教師主導課堂教學、學生主體線上線下學習為主;
其二,學生主體在線職教云平臺學習,包含:網絡職教云平臺自主學習、網絡教學課件、教學資源(包含動畫、視頻、文本等)、個人/小組網絡任務、在線互動(頭腦風暴、提問、討論等)、答疑、課后評價等。
3.混合式教學課程思政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分兩塊主體內容:線下考核:出勤、課堂表現、作業、測試等。線上考核:視頻觀看時長、課件學習進度、討論參與度、考試答題等
3 動車組檢修技術專業課程思政探索的實踐
3.1 采用校企合作的“雙主體”教學模式
“雙主體”教學模式是借助相關軌道交通類企業與高職院校動車組檢修技術專業共同構建的校企合作平臺,以動車組檢修技術專業南寧局2+1培訓為列,實現雙重主題教育教學。學生能充分體驗獨特的企業文化,直接感受 “工匠精神”“勞動精神”的特殊意義,從而全方位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和專業技能。
3.2 開發實踐項目化內容課程
增設實踐教學內容,在每完成一個項目的教學后,利用剩余1~2節課程時間,由教師帶領學生到動車組檢修技術實訓基地完成課外實踐課程的學習。
課外實踐過程中,教師帶領學生參觀校園鐵路展覽館、宣傳館等文化設施,通過實物與動車組檢修技術VR虛擬仿真、增強現實等手段,展示我國高速鐵路在世界上的地位與成就以及動車組在我國高速鐵路領域的地位與作用,以此不斷拓寬學生視野,提升學生的行業自豪感和家國情懷。
4 混合式教學賦能課程思政的評價體系
評價是教學的重要環節。混合式教學中的課程思政的教育評價主要涉及評價方式、評價內容及評價主體,如表1所示。
評價方式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方式,可通過學生的線下訪談、線上問卷、課程反思報告、學業成績等途徑。融入課程思政的混合式教學是以專業課程知識為載體[7],已課程思政元素點為框架,兩者相輔相成,因此,在評價內容的設計上,采用專業內容中突出價值導向的測試題來實現思政評價。同時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動機也是評價的重要內容,以達到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的目的。評價的主體除教師以外,還可以通過學生自評及學生互評完成,既可以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也能提升教師教學的自我反醒能力。
5 混合式教學賦能課程思政的教學效果
在動車組檢修技術專業混合式教學中實施課程思政課堂教學,研究課程思政融合于混合式教學中的效果,學生是否感興趣、學生學習習慣以及學生的內化效果等。
將“工匠精神”轉化為了專業課程學習動力,對比課程思政融入前后的學生專業學習情況,追蹤效果,進行調整。
追蹤課程思政融入動車組檢修技術專業混合式教學后畢業生進入鐵路行業企業給予的綜合素質評價。
6 結束語
為優化動車組檢修技術專業課程思政與專業內容學習的育人工作,本文探索高職院校動車組檢修技術專業課程思政與混合式教學雙向融合的有效途徑。通過研究意義,思路設計,實踐研究,教學評價,教學效果等路徑探索表明,合理的教學設計和良好的教學實施與評價反饋可以將挖掘的思政元素點融入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中,實現混合式教學賦能課程思政的教學目標,強化專業課內容的課程思政建設,有效發揮教師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及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
參考文獻:
[1]基于“雨課堂”混合式教學的“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探索——以《生理學基礎》為例[J].李旭艷,張洪軍,蔣湘,付娜,李冬琴,王雁.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0(24).
[2]“互聯網+”背景下醫學高職院校課程思政路徑探析[J].羅萍,馬菲菲.衛生職業教育.2020(02).
[3]混合式同步學習的研究進展[J]. 李艷紅,代晉軍.中國遠程教育.2019(04).
[4]國內外混合式教學研究現狀述評——基于混合式教學的分析框架[J]. 馮曉英,王瑞雪,吳怡君.遠程教育雜志.2018(03).
[5]《城市軌道交通概論》課程思政教學探究與實踐[J]. 柳雪麗.磚瓦.2021(10).
[6] 互聯網+時代的課堂教學變革及其應對策略[J].黃博,喬志.教育現代化.2017(49).
[7]基于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課程思政實施路徑研究——以稅收實務為例[J].韓艷翠.對外經貿.20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