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志華
摘要:目的:探究個性化護理在小兒輪狀病毒腹瀉患兒應用效果。方法:選取醫院兒科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診小兒輪狀病毒腹瀉患兒為探查對象,共計120例,采用隨機分組法,各60例,常規組行傳統護理,個性組行個性化護理。結果:個性組腹瀉患兒癥狀轉歸時間短于常規組(P<0.05);個性組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整體評分高于常規組(P<0.05)。結論:個性化護理有助于小兒輪狀病毒腹瀉癥狀轉歸,家屬護理滿意度升高,具有推廣意義。
關鍵詞:小兒輪狀病毒腹瀉;個性化護理;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42.2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12--01
小兒輪狀病毒腹瀉以五歲以下患兒為高發人群,主要因輪狀病毒感染導致腹瀉癥狀,呈現明顯季節性,以秋冬兩季為高發期,患病率較高,嚴重影響小兒生長發育,開展有效治療及護理對策具有課題探討意義。個性化護理依據輪狀病毒腹瀉患兒機體特異性,制定針對性、全面性護理干預對策,有效促使腹瀉癥狀轉歸,確保治療工作順利開展,提高兒科護理開展質量,為近年兒科護理首選方案。現研究筆者特針對個性化護理模式在小兒輪狀病毒腹瀉有效性進行探討,詳見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醫院兒科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診小兒輪狀病毒腹瀉患兒為探查對象,共計120例,采用隨機分組法,各60例,常規組男女各33、27例,年齡0.5-6(2.68±0.74)歲;個性組男女各34、26例,年齡0.4-6(2.71±0.69)歲;上述分組輪狀病毒腹瀉患兒資料差異均衡(P>0.05),可比對。
1.2方法
常規組行傳統護理,患兒入院后,依據其惡心嘔吐、腹瀉癥狀加強對癥管理,監測患兒生命體征波動情況,給予藥學指導,針對腹瀉用藥方式、藥物間隔時間、藥物不良反應等情況對患兒家屬進行講解,確保家屬了解疾病治療,有效避免醫療糾紛[1]。
個性組行個性化護理;(1)組建個性化護理小組,針對兒科既往護理問題進行分析,了解兒科護理安全隱患及相關因素,組織兒科護理人員通過實施品管圈、座談會等方式,制定個性化護理方案。(2)臨床路徑護理對策,待患兒入院后,加強環境管理,幫助患兒及家屬于短時間內熟悉及適應醫院環境,告知科室空間布局,有效避免因陌生環境導致小兒機體應激反應,幫助患兒及家屬引薦主治醫師[2]。(3)家屬宣教:針對小兒輪狀病毒腹瀉發生因素、臨床癥狀、治療轉歸需求等情況,對患兒家屬進行講解,采用通俗易懂語言,借助面對面宣教,提高家屬疾病知識掌握度,明確疾病治療需求等,提高護理配合度;針對患兒家屬疑惑問題進行解答,確保治療透明化,有效避免科室糾紛;給予患兒家屬心理指導,有效緩解家屬恐懼、焦慮等情緒。(4)加強患兒心理護理:增加醫護人員與患兒情感溝通,了解患兒機體狀況,減輕患兒對醫護人員的恐懼情緒,可借助肢體接觸等,有效安撫患兒情緒,減少患兒哭鬧情況;同時借助零食、玩具等,增加患兒與醫護人員的互動,提高患兒護理配合度。(5)預見性護理管理:加強患兒皮膚管理,護理人員在患兒接觸之前,加強手部衛生管理,減少患兒細菌接觸情況,有效防治醫院性感染;加強患兒口腔衛生管理,定期采用生理鹽水含漱口腔,于用餐前后加強口腔清潔,有效避免誤吸性肺炎情況發生,多給予患兒飲水,促進排泄,有效避免腹瀉導致脫水情況發生。
1.3評價標準
(1)記錄兩組腹瀉患兒大便次數正常時間及大便性狀正常時間;
(2)借助兒科家屬護理滿意度評分標準,評估患兒家屬對護理操作、護患溝通、環境舒適度、安全管理等方面滿意評分。
1.4統計學分析
統計校驗采用SPSS24.0軟件分析,將P<0.05設為統計學差異標準值。
2結果
2.1 兩組腹瀉患兒癥狀轉歸統計
個性組腹瀉患兒癥狀轉歸時間短于常規組,統計結果顯著(P<0.05),見表1。
2.2 兩組腹瀉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
個性組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整體評分高于常規組,統計結果顯著(P<0.05),見表2。
3討論
小兒輪狀病毒腹瀉為兒科常見病及多發病,以惡心嘔吐、腹瀉癥狀為主,嚴重影響小兒生長發育。小兒作為護理重點及難點對象,因年齡較小,自控能力差,護理配合度較低,在小兒輪狀病毒腹瀉治療中,極易因環境因素、醫護人員因素出現抵觸情緒,加之患兒家屬因素影響,導致兒科護理投訴率偏高,輔以有效護理模式尤為重要。個性化護理依據小兒輪狀病毒腹瀉患兒臨床癥狀,依據兒科護理重點及難點問題,實施全面護理對策,加強護患溝通,緩解患兒哭鬧情緒,提高護理配合度,有助于疾病轉歸[3]。研究結果顯示,個性組腹瀉患兒癥狀轉歸時間短于常規組,統計結果顯著(P<0.05);個性組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整體評分高于常規組,統計結果顯著(P<0.05),個性化護理集對癥護理、家屬管理、心理護理、預見性護理為一體的綜合護理模式,重視患兒家屬對護理質量的影響,提高家屬配合度,滿足小兒全面護理需求。
綜上,個性化護理有助于小兒輪狀病毒腹瀉癥狀轉歸,家屬護理滿意度升高,具有推廣意義。
參考文獻:
[1]陳云.臨床護理路徑實施于小兒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護理中的臨床效果評價[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11):85-86.
[2]戴方玉.臨床護理路徑運用在小兒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護理中的臨床效果評價[J].中國保健營養,2018,28(2):186-187.
[3]吳瑩,王英,秦亞妮.整體護理模式在小兒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貴州醫藥,2019,43(12):2016-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