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更生
摘? 要:提問是小學語文課堂中肯定存在且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提問的方式是直接決定于老師在本節課講課過程中學生學習的成果,是語文教師必須掌握的一種教學方法。要如何提問,才能達到事半功倍一舉多得的效果呢? 本文對提問內容、提問技巧和提問后反思三個方面作為核心,結合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方式進行有效探討。
關鍵詞:語文教師;小學課堂;提問方式
一、課堂提問內容
(一)緊跟教學目標,設計“主問題”
提問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進行提問的過程中,要根據教學目標的內容,以課程的重點以及難點作為基礎,以“主問題”設計幫助學生理解整個知識點。“主問題”和偶爾的“碎問”不同,“主問題”是經過精挑細選出的核心問題,可以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對于教師而言,要正確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閱讀和交流,并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進行提問,每一次提問設計都能在課堂中做到有條理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提問的過程中,零碎的問題數量會大大降低,課堂主要內容為學生的閱讀和思考,營造出生動有趣的課堂氣氛。因此課程核心重點充分利用精、少、實、活的提問方式,能夠盡可能避免學生出現理解困難,思維混亂的情況。
(二)提問富有層次性,啟發式教學
讓課堂提問變得富有層次感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提問過程中應充分發揮技巧性,將問題從個體變為整體,將復雜問題轉變為簡單問題。提問的規律性在提問的對象學生群體上也要有所體現,學生群體可以按成績劃分為上等生,中等生,末等生。對于上等生可以挑選一些重點難點、思維邏輯要求比較強的題目。對于中等生可用一些難度遞進式問題逐步開發思維。對末等生可提問一些能幫助后續學習進步的知識基礎性的問題。這樣就能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獲得一定程度上的提高。老師出的題目要結合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當課堂環境呈現出一定的關聯和層次感之后,往往就能夠促進班級學習中發散性思維的提高,以充分達成連貫式理解,如果教程提問刻板呆化,學生會很容易出現思維邏輯混亂的情況,而且還將導致理解淺薄化、書面化。
(三)提問具有系統性,知識結構完善
小學學習過程中,教材的結構一般是以單元為結構劃分出每節課程中應該掌握的重要知識點。不同的課程會有不同的知識點,而教師對待每一節課都要根據不同的課程內容使用不同的講課方法。首先,老師將每一個整體文章劃分為多個不同類型的問題,以問題的結構區分不同的知識點,有助于理清問題思路。然后,在本單元的重點訓練項目和課文的位置順序可作為問題的關鍵。每一個知識點學完后,教師就可以利用層層遞進的邏輯推動提問來幫助學生重新理清思路,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二、課堂提問技巧
(一)提問的準備要充分
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離不開老師對學生的提問,因為充分利用提問有利于學生更快地完成教師制定的學習方針,還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切記在提問的時候一定要思考每一個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成績上等的學生可以準備一些難度較高的題目,成績中等或末等的學生可以準備一些基礎性問題,整體流程要富有層次和規律感。課前提問相關準備往往圍繞整體上課方針、重點、疑難點展開,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保障課堂提問秩序的正常進行必須做好充分準備。
(二)控制提問的數量及語言
教學的發問是整個提問過程中的首要環節。在這一環節中教師是否掌握一定的發問技巧,是小學語文教師課堂提問過程更加流暢且生動的重要前提。教師在向學生陳述問題的時候要語言簡潔、方便學生的理解。因為只有學生完全理解了問題之后才能按照流程回答相應的問題。而且教師還要注意按照不同的課程內容均勻分配問題,因為隨著課程內容的不斷變動,提問的次數和方法也是不盡相同的。最后還有一點應該注意,就是提問過程中要加入開導式邏輯和發散式邏輯,通過連貫性思維來引導和啟發學生。
(三)提供適宜的待答時間
教師在給學生提出問題之后,也要設計出學生思考問題所需的限定時間,千萬不要讓學生立馬陳述出問題的答案。此外,也要把問題區分為困難和簡單兩種類型,困難問題相應的多給一些答復時間,簡單問題相應的少給一些答復時間。教師還要對學生實際情況有充分的了解,待答時要利用敏銳的觀察力,根據當場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臨場反映給出適宜的待答時間。
(四)豐富課堂叫答技巧
教師通過提問和學生互動的部分就是叫答,教師根據課堂學習的現狀來判斷哪一種提問方式更為適合當前情況,例如對于整個群體的提問、單一隨機提問、規律性提問等,倪文錦在《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法》中寫道:教學過程中師生關系是最活躍的,老師與學生都是有情感、有思維的教學統一體。之所以老師在提問過程中應該做到全面、立體、有層次,是因為學生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存在著很多不同的地方。
(五)重視提問后的自省與反思
多數小學語文教師在提問后往往會墨守成規,沒有認識到課后反思的重要性,甚至還存在著教師沒有課后反思意識的情況,也有的教師雖然有這方面的認識,但是還會出現反思過于淺薄、思維僵化等問題。教師如果對于課后問題總結反思足夠嚴謹和重視,不僅會加深對以往教學進程和內容印象,而且還會充分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疑難問題以及知識點理解偏差情況。因此教師一定要在課后問題反思上重視起來,更好更快地發現并解決之前遺漏的不足和缺陷,在總結的過程中不斷優化提問技巧,并積極、及時地、全面地進行反思,不間斷地從教學實踐中總結問題,豐富提問經驗和技巧,從而使自身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三、課堂提問后相應問題的解決,心態是關鍵
在教學實踐中,要明確課堂提問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課堂導入環節就是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在這個階段,要注重問題情境的設置,通過問題可以引起學生思考,推動教學的進行,明確課堂導入環節的目的,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提問,通過提問激發學生主動探索新知識的愿望,盡快進入學習新知識的狀態。教師需要關注的不僅僅是提問的過程,提問后學生能否準確地說出答案,是否會有新的問題生成,這些都是需要教師重點注意的。相對簡單的問題學生往往能夠快速給出正確答案,不是每一道問題都能快速給出相關的答案,這是因為有一部分有邏輯難度的提問會需要學生進行一段時間的思考。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用平常心態給學生互動相應問題,讓學生在一定時間內解決相關問題,教師就應該進行引導和指點幫助學生更快地理解并回答問題。切記,在整個提問和回答過程中哪怕學生回答不出來,身為教師也不能做出將問題轉移給其他學生這種打擊學生自信心的行為,應善于發掘學生回答不出來問題的關鍵因素,并解決掉。因為這個學生遇到的問題往往不是個例,大部分學生可能都會出現這樣類似的問題。對于這些新問題,教師要充分利用教育天職的敏銳感覺,不放過每一個關聯到重點難點的關鍵問題,往往一些特級語文教師就能利用這些生成的問題進一步強化相關知識,從而穩步提高整體班級的學習水平,值得廣大語文教師效仿。
參考文獻:
[1] 黃燕如. 巧提問妙點撥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J]. 語文課內外,2020,3(08):124.
[2] 彭秋峰. 妙用提問,促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J]. 中華少年,2019,21(10):30.
[3] 梁敏. 運用提問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分析[J]. 考試周刊,2019,7(50):74.
[4] 雍桂清. 妙用提問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研究[J]. 新教育時代,2020,13(19):101.
[5] 楊鶴. 妙用提問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探究[J]. 教育,2019,4(10):84.
(責任編輯:莫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