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長江沿線國家數字出版基地建設在全國走在前列。文章基于波特鉆石理論模型,運用文獻調研、網絡調查、田野調查、歸納推理等方法,從生產要素條件、需求狀況、相關產業和支持產業、企業戰略與結構等方面,對長江沿線八個國家數字出版基地競爭力要素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事實和數據論證長江沿線國家數字出版基地建設在人力與文化內容資源、用戶需求市場、產業環境、企業運營管理策略等方面的競爭優勢,同時指出在市場需求規模、企業戰略協同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問題,這對長江沿線乃至全國的國家數字出版基地充分掌握和挖掘在地資源優勢、制定科學的企業發展戰略、形成錯位發展特色,從而推動我國數字出版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都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長江沿線;國家數字出版基地;數字出版產業;競爭力要素;資源優勢;高質量發展
中圖分類號:G230.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2)06-0184-03
近20年來,我國數字出版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數字化、集群化已經成為我國出版產業轉型和發展的重要演變趨向。數字出版基地作為數字出版產業集群發展的新興形式,受到國家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的高度重視。
目前,我國經國家新聞出版主管部門批準建立的國家數字出版基地已有14家。其中,長江沿線省份占8家(分別是上海張江、江蘇、杭州、安徽、江西、中南、華中、重慶兩江新區等國家數字出版基地),而且早在2016年,這8家國家數字出版基地的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就分別占到全國的66.02%、68.31%、75.25%[1]。長江沿線國家數字出版基地建設有如此良好的發展態勢,主要原因在于其擁有相對較好的競爭力要素條件。
一、研究意義和理論依據
從國際視野來看,各國經濟發展過程中都在走以體現規模化經濟效益為特征的集群化產業發展道路。作為國家經濟體系重要組成部分的數字出版產業,同樣在作這樣的路徑選擇,國家數字出版基地的設立即產業集群化發展道路的具體實踐。
因此,從產業集群視角出發,探討國家數字出版基地的競爭力要素,對我國數字出版基地實施差異化發展和錯位競爭、實現數字出版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戰略管理學家邁克爾·波特在探討產業集群競爭力的時候提出了著名的波特鉆石理論模型,他認為影響產業集群競爭力的主要因素包括生產要素條件,需求狀況,相關產業和支持產業,企業戰略、結構和競爭,以及兩種輔助要素,即機遇作用和政府作用[2]。從數據的可獲得性原則出發,文章選取生產要素條件、需求狀況、相關產業和支持產業、企業戰略與結構這四個要素為切入點,分析長江沿線8家國家數字出版基地的產業集群競爭優勢,以期為我國數字出版基地競爭優勢的培育提供借鑒和參考。
二、生產要素條件分析
數字出版屬于文化創意產業,數字出版產業的生產要素條件主要是指生產某類數字出版產品所需的各種投入要素,其中人力資源和內容資源的獲得對數字出版基地競爭優勢的培育和競爭力的提升至關重要。長江沿線作為經濟、科技和文化相對發達的地區,擁有極為豐富的人力、文化資源等生產要素,為數字出版產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一)人力資源
數字出版產業的核心生產要素是人力資源,快速發展的數字閱讀市場更是對數字出版產業的從業人員提供了更高的要求,數字出版從業者在掌握傳統的采編與策劃運營能力的同時,還需要充分把握數字閱讀市場的規律,掌握信息整合營銷及多媒體運營能力[3]。長江沿線人口與城鎮密度高,上海、江蘇、湖北、重慶等省市是我國高校和科研機構的重要聚集地,南京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浙江大學、安徽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等多所院校開設了編輯出版專業,設置動漫專業的高校僅武漢地區就有30多所,眾多高校學者從事數字出版領域的研究工作,為數字出版產業領域培養了大批高素質專業人才,是長江沿線數字出版產業發展的重要智力支撐。
以江蘇的出版融合發展(鳳凰集團)重點實驗室、上海的柔版印刷綠色制版與標準化實驗室等為代表的一批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為長江沿線數字出版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創新驅動力。
此外,長江沿線各數字出版基地憑借各自的優勢,廣納賢才,吸引了眾多數字出版領域的高端人才,如上海張江國家數字出版基地為從國內外尋求的高端人才的發展提供了各類優渥的條件支持;安徽國家數字出版基地合肥園區則依托中國留學生交流大會、“外國專家江淮行”等重大引智活動,構建了全方位、多渠道、寬領域的引智格局。
(二)內容資源
內容資源的優劣對數字出版產業的發展有極大的影響,區域內文化氛圍的濃厚程度對內容的生產有決定性的影響。
長江沿線在我國南北居中、橫貫東西,人文歷史悠久,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特色的民俗文化資源、自然與人文交融的旅游資源等,為數字出版產業的內容資源生產提供了取之不盡的原生素材,如重慶的巫文化,四川的巴蜀文化、藏羌彝民族文化,云南的楚雄彝州文化、納西文化、南詔大理文化,貴州的夜郎文化,湖北的荊楚文化、土家民俗文化、神農文化,湖南的湖湘文化,江西的廬陵文化、客家文化,安徽的徽州文化、淮河文化,江蘇的園林文化、美食文化、水文化、吳文化、金陵文化、楚漢文化,浙江的吳越文化、江南文化、竹文化,上海的海派文化等。豐富的文化資源構成了長江沿線各數字出版產業資源配置的主體要素,使長江沿線的數字出版產業發展擁有綿延不斷的驅動力。就內容資源而言,長江沿線國家數字出版基地具有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優勢。
三、需求狀況分析
波特的鉆石理論非常重視國內市場需求在競爭優勢形成中的作用,高層次及快速增長的需求非常有利于數字出版產業集群競爭力的提升。就長江沿線數字出版產業集群的需求狀況而言,潛在用戶群體情況和居民消費能力情況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我國長江沿線數字出版產業集群的市場需求水平。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近些年來我國數字閱讀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20年我國數字閱讀用戶規模已經達到4.94億人次,較2019年增長5.56%;數字閱讀整體產業規模為351.6億元,較2019年增長21.8%;2020年我國人均電子書閱讀量9.1本,人均有聲書閱讀量6.3本,兩者接觸量較2019年增長5.5%[4]。作為經濟相對較為發達的長江沿線區域,特別是長江中下游省份,其數字閱讀市場規模在全國總規模中無疑占有相對較大的份額。
目前,數字閱讀已經被大眾普遍接受,并呈現快速增長趨勢。2014年我國國民數字閱讀率達到58.1%,首次超過紙質閱讀率[5],2019年這一比率達到79.3%[6]。與此同時,知識付費浪潮的到來給我國數字出版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良好的消費氛圍,大眾對數字內容的付費意識逐漸形成。在這種數字閱讀逐漸盛行、知識付費漸趨常態的背景下,作為擁有14億總人口、10.32億網民且使用手機上網比例達99.7%(截至2021年12月)的中國市場,無疑對數字出版產品有巨大的消費潛力。
當然,長江沿線數字出版產業的市場需求存在不均衡性,表現在人口數量及其消費能力上。長江沿線總人口55060多萬,超過6000萬的省份有川、蘇、湘、皖四省。所有居民均是潛在的用戶群體,但長江沿線的居民收入水平嚴重不均,從2018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見一斑,最高的上海(64183元)達到了全國平均值(28228元)的2.27倍,其次浙江(45840元),再次江蘇(38096元),長江下游地區四省份中僅安徽(23984元)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長江中上游地區則全部在全國平均值以下,大多處于2.0萬~2.6萬元,貴州只有18430元。數據同時顯示,居民人均消費水平與可支配收入成正比。
四、相關產業和支持產業分析
(一)相關產業
云計算、物聯網、虛擬現實、智能語音、機器寫作等新興技術的發展,促進了傳統出版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成為數字出版產業發展不可或缺的相關產業,長江沿線已經形成了較好的數字出版產業的相關產業環境。如,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2012年收購控股廈門創壹軟件有限公司,構建起職業教育三維互動虛擬實訓系統市場的課程體系;2013年其旗下鳳凰云計算中心落成使用,吸引了百度、優酷等一批一線互聯網企業入駐。這些虛擬現實、云計算技術為江蘇數字出版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支撐。江西出版集團2015年全資收購美國物聯網公司意聯科技,隨后著手將公司物聯網技術成果引入出版領域,為江西國家數字出版基地的運營提供了良好的環境。重慶則圍繞數字內容生產主線,形成了四大數字出版產業眾創空間。限于篇幅,不一而足。
(二)支持產業
數字出版產業的支持產業主要指為其發展提供內容資源的上游產業,它們可以為數字出版產業的快速發展和適應市場需求變動、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優勢創造有利條件[7]。數字出版產業鏈的上游主要通過原創內容生產、IP運營等方式為中下游提供豐富的內容資源,從版權開發方式來看,主要有原創內容、傳統資源轉化內容和引進版權內容。上海張江數字出版基地原創內容生產商主要有盛大游戲、河馬動畫、旅行者、城市動漫、歡樂互娛等,內容出版商與內容服務商主要有滬江、喜馬拉雅、PPTV聚力、極視傳播、蜻蜓FM、頭條、禹容網絡等。江蘇國家數字出版基地以鴻鷹、苗行天下、阿法貝、飛麟等為代表的動漫制作企業創作了一批有影響力的原創內容產品,且周邊建有一批以國家火炬計劃軟件產業基地、中國服務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區、國家軟件出口創新基地、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等為代表的品牌支撐產業群。
五、企業戰略和結構分析
企業戰略和結構是指企業在特定的環境中如何創立、組織和管理公司。而產業競爭優勢實為產業所面臨的各種差異化條件的最優組合。由于出版產業的特殊性,政府部門的監管力度較大,不斷推出各類引導、管理類政策,形成了數字出版產業集群的政府主導的產業競爭動力和獨具特色的產業鏈條[2]。這種產業結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區域資源優勢的發揮程度,體現產業集群的競爭優勢。具體而言,如上海張江國家數字出版基地,在網絡游戲、網絡文學、文化裝備等領域形成了較強的優勢,其網絡游戲營收占全國市場份額的三分之一,上海游族、三七互娛、北京觸碰、空中網、騰訊、完美世界等眾多網絡游戲公司在上海布局,上海的網絡游戲集群日趨成熟。其中原創內容生產鏈、內容運營鏈、底層技術提供鏈、終端顯示開發鏈、配套產業鏈等產業鏈條較為完整,如以盛大游戲、河馬動畫為代表的原創內容生產商,以滬江、喜馬拉雅為代表的內容運營商,以精靈網、藍海創意云為代表的底層技術提供商,以青橙、微鯨為代表的終端顯示開發商等;上海寬創國際等則為有力的配套支持產業。
再如,江蘇國家數字出版基地在全國首創了“一基地(南京)、多園區(蘇州、無錫、揚州和鎮江)”的模式,側重龍頭企業的集中運營。杭州國家數字出版基地以整座城市為產業基地,企業在哪里聚集,園區就在哪里,設立八個功能園區,形成了以手機出版、網絡游戲、動漫等為核心業態的產業集群。華中國家數字出版基地重點發展知識內容產品與服務、數字在線教育及培訓、動漫產業、游戲產業、數字影音、網絡增值服務、數字出版終端、衍生產品開發等八大產業門類。中南國家數字出版基地打造演藝服務業、休閑娛樂業、光電傳媒業、出版發行業、文化會展業、文化創意業和動漫業等六大產業集群。
從調查的情況來看,長江沿線的國家數字出版基地在產業結構和產品設計上基本形成了各自的主打產品和特色,但也存在產品功能重復、彼此協同不足等問題,尚未建成覆蓋全區域、統一有效的協同機制。
六、結語
長江沿線省份在數字出版產業相關的人力資源、文化資源、需求市場、產業支撐、企業戰略等多方面具有較好的基礎和優勢,為國家數字出版基地的建設和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如何將這些相關資源進行深度整合以形成更加強大的生產要素協同優勢和核心競爭力,以促進本區域國家數字出版基地實現更好更快的高質量發展,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受數據收集方面的制約,文中所述觀點難免有欠妥之處,有待后續結合更新的數據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1]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 2016年新聞出版產業分析報告[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7:71-74.
[2] 袁鵬,劉錫榮.出版產業集群競爭力及培育分析[J].編輯之友,2013(6):27-29.
[3] 金永成,李文瀟,金曉春.基于鉆石模型視角的數字出版產業發展路徑研究[J].出版發行研究,2016(10):55-57.
[4] 成招榮. 2021年中國數字閱讀市場發展現狀分析 數字閱讀市場規模持續增長[EB/OL].前瞻產業研究院-研究員專欄,https:// 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220/210824-d5a6193f.html,2022-03-22.
[5] 湯雪梅.“十二五”期間我國數字出版及相關產業綜述[J].編輯之友,2017(7):60-63.
[6] 盧正源. 2020年中國數字閱讀市場規模及發展趨勢分析 版權收入占比激增[EB/OL].前瞻產業研究院-研究員專欄,https:// 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220/200602-ca3d529d.html,2022-04-02.
[7] 高雪蓮,翟啟江.基于鉆石模型的集群競爭優勢的比較研究:張江、新竹于筑波的案例[J].中國科技論壇,2009(11):140-144.
作者簡介?陸維儀,碩士,助理編輯,研究方向:出版產業集群、期刊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