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光
摘 要: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初級階段,在這個階段中的物理教學主要任務之一就是要激起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興趣和探索欲望,讓學生了解日常生活中應用的物理知識及其對生活和科技發展的重要性。物理課程的作業布置是整體物理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尤其是靈活多樣的物理作業更能吸引學生主動學習,牢固掌握課堂中所學知識,是提升學生利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最佳途徑。教師通過對傳統物理作業進行改革,把物理作業變得形式多樣,學生學習起來更有興趣,促進其綜合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
關鍵詞:物理作業;分層布置;多樣化;優化評價
引言
“雙減”要求減負提效,減的是作業的量,學生的負;但提的是作業的質,學習的效。從根本上落實“雙減”政策,就初中物理學科而言,既要減輕家庭的負擔,又要減輕學生的負擔,而讓學生在書包變輕、頭腦不再超負荷運轉的同時,實現學習上的提質增效,卻恰恰給教師提出了一個新的難題。破解這一難題,除了下功夫提高課堂教學成效之外,還需要初中物理教師以落實“雙減”政策為己任,把握初中物理學科的作業布置原則及科學控制策略。本文基于“雙減”政策下初中物理作業布置目的和作用、原則,以及作業完成方式調整和數量控制方面,提出了獨特的看法。
一、基于“雙減”政策的作業布置目的和作用
布置學科作業的目的在于檢查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鞏固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的知識、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和儲備、提升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就初中物理學科而言,適當有效、靈活多樣的作業布置,不僅能達到作業目的、激發學生興趣,還能夠幫助教師及時調整下一步課堂教學方向,反思教學中的問題。但是,過多或質量不高的作業只會加大學生的課業負擔、減弱學生的學習興趣、造成學生抄襲作業等不良行為。為此,嚴格執行“雙減”政策,科學設定作業布置目的和作用,是目前初中物理學科亟需審視的問題。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人們常說,“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學生也是如此,適合學生自己的物理作業才是學生學習物理興趣的根本。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后,不能通過作業激起學生學習興趣,指引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那么布置作業的目的就難以達到,從另一個角度講,初中學生對自然界有著普遍的好奇心,如何通過布置作業把物理學習的興趣延伸到生活中去,對于達到物理學習的目的意義非常重大。
(二)幫助教師反思課堂教學
“雙減”背景下,檢測學生課堂學習效果的作業,有的可以在課內完成,而反思和發現課堂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就是對教師的下一步教學具有反饋作用的作業,這類作業需要教師通過批改找出問題來實現。教師通過批改掌握了學生在作業中出現的問題,才能反思自己的教學,不斷改進適合學生的課堂教學方法,才能不斷在教學中提升自己教學能力,做到因材施教,使教師的課堂教學達到最佳效果。
二、基于減負增效理念的初中物理作業優化策略
(一)以作業目標為依據進行分層設計
教師可以根據作業要實現的目標,針對作業不同的類型、不同的內容等分別進行設計,或者為作業設定不同層次的目標,將學生按學習和理解能力的高低進行分層,一一對應,以此使不同的學生都能獲得自己所需的知識內容。在教學粵滬版物理九年級上冊《15.2認識電功率》這一課時,老師對作業進行設計就可以應用分層法,針對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學目標是需要了解電功率的基本概念,因此,老師可以將作業設計成:分別說出燈泡上標注的“40W 220V”分別有什么意義?什么是電功率?電功率的公式是怎樣的?針對成績普通的學生,則需要其了解電功率的計算方法,所以,老師可以將作業設計為:如果燈泡兩端的電壓分別是220V,10分鐘內這個燈泡需要耗費2.4×104J的電能,求燈泡的燈絲電阻以及電功率,和通過燈泡的電流量。針對成績較好的學生,則要求其能以圖表為根據進行分析,在具體的設計中,老師可以設計一幅關于電功率特征的圖表,并提出相應的問題,要求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和分析。
(二)對課前預習作業進行自主化設計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課前有效預習對于汲取課堂知識極其有利,所以,老師在設計作業的時候,可以將課前預習作業應用到其中。學生在課前預習中完成自主化作業的同時,能夠對物理知識有一個基本的認知和理解,為后續的教學奠定基礎。比如,教學粵滬版物理九年級下冊《16.1從永磁體談起》一課前,老師在設計學生的預習作業時,可以布置學生完成利用磁鐵進行探索的任務:探究磁鐵對身邊的物體作用,如鐵塊、別針、塑料尺、大頭釘等。為了增強學生自主化作業的針對性,教師可以利用提出問題的形式幫助學生明確課堂學習的方向,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探討。例如,哪些物體可以被磁鐵吸???不同形狀的磁鐵的磁性一樣嗎?如果把幾個磁鐵同時貼近上述物體,會出現怎樣的情況?這種自主化的課前預習作業能幫助學生親身體驗物理,使學生對物理概念有更好的理解,加深他們對知識的記憶深度。
(三)“不減能轉”的作業調整在課堂中完成
“雙減”形勢下必須留的作業不減,但要遵循科學性、趣味性、激勵性原則。鞏固性的作業必須有,但能轉成其他形式的作業可以調整到課堂學習之中,因為根據心理學上有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課堂教學中所學的知識需要及時鞏固,否則就會出現記憶衰退的情況,已學的知識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被忘記。這部分需要鞏固的知識,就可以變作業為課前檢測,置于新課學習之前,用幾分鐘時間進行必要的復習。檢測性作業必須有,因為每一節課的學習都需要通過檢測來了解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效果。這一類型的作業在“雙減”政策實施之前一般都在課后完成,為了減輕學生的課后學習負擔,我們也可以將其調整到課內,以課堂檢查的形式,用下課之前的幾分鐘時間來完成。如互動式作業,可以調整到課堂學習活動之中,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還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交流。81120314-946E-431A-BCC1-AC61AED855E8
(四)設計多樣化的物理作業
“雙減”政策下不能減的鞏固性作業,教師設計作業時不能過于單一化、形式化。以完成教學任務為目的,要為學生設計多形式、多樣化的作業,從而提高學生做作業的興趣,達到鞏固的目的。在信息技術飛躍發展的年代,我們設計作業時候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豐富學生的作業形式,使學生更有興趣、更專注地投入作業中,從而達到更好的效果。比如,教師設計作業時可以利用“問卷星”中的在線考試功能,它提供有豐富的題型,供不同學科選用,操作起來也比較簡單。學生完成作業后,教師能立即查看到學生的完成情況,下載分析報表等,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教師可以對學生個人、班級、各科成績進行大數據的分析,包括平均分、優秀率、進步和退步情況一目了然,這給教師的作業講解和授課提供更準確的目標,此外問卷星還提供了數據導出功能,方便任課老師和班主任更好更細致地分析作業,查看班級每道題完成的情況,調出優秀答卷,供參考借鑒。
(五)優化物理作業評價
學生的作業離不開老師的評價,評價也是作業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構成部分?,F大多數的班級學生層次都參差不齊,老師要利用分層評價法針對不同層級的學生設定評價標準,在評價學生的時候,讓每一個層次學生感到學有所成,使學生能夠擁有良好的學習態度與信心,以此來調動他們興趣和積極性,產生繼續努力、不斷進步的驅動力。在具體的物理作業設計中,針對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老師在進行評價時盡可能應用表揚、支持、鼓勵的方式,同時,要積極尋找這類學生身上的優點,并進行放大,對于學生的進步要給予肯定,讓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得到建立,能夠消除自卑心理,感受成功的快樂;對于學習能力一般的同學,老師要進行具有激勵性質的針對評價,老師要嚴密指出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并且讓學生知道自己的問題出在哪里,使他們能夠積極改正不足,奮勇向上;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老師可以使用競爭性評價方式,對這類學生要高要求、高標準,促進他們可以更加細致嚴謹、謙虛謹慎,從而使成績得到更好的提高。
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老師應當盡快轉換不切合新課改理念以及“雙減”需求的作業設計思維,革除以往“題海戰術”式的作業形式,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學生的具體學情和興趣喜好,融合物理學科的特征,對作業形式進行改革創新,充實作業設計的內容,為學生設計適合學情、內容多樣化、極富挑戰性和趣味性的作業,使學生能自覺主動地完成作業,使物理作業可以真實地反映出增效減負的作用,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夯實和應用物理知識。
參考文獻:
[1]蔣志偉.提升初中物理作業設計與實施的有效性策略[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20(1):37.
[2]丁雷鳴.淺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減負增效之有效策略[J].考試周刊,2017(21):155—156.
[3]楊利平.當前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減負增效探討[J].科教導刊,2017(18):75.81120314-946E-431A-BCC1-AC61AED855E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