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秋芳?宋秋云
摘 要:現如今,在國家的發展過程中,基礎教育以素質教育為主,重視學生興趣和素質的培養。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就要重視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讓小學生養成樂于閱讀和享受閱讀的心理。本文以“閱讀夢飛翔,讓閱讀成為一種享受”為題,從培養興趣和傳授閱讀法以及開展閱讀活動等方面入手,進行研究和分析,并且提出相應的措施,以此促進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保障學生的閱讀效果,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助力。希望本文的分析,可以為同行提供借鑒經驗。
關鍵詞:閱讀;興趣培養;小學語文
隨著素質教育落實程度的不斷提高,使得學校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更加重視學生綜合素質以及全面能力的培養。但是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卻存在學生閱讀興趣缺失和閱讀方法不合理以及閱讀活動缺失等問題,嚴重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因此,針對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效果等相關內容,制定相應的提升和培養措施。通過這樣的方式,為學生閱讀興趣和能力的培養提供助力,為全能型學生的培養提供助力。
一、重視閱讀興趣的培養,激發學生閱讀的主動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發現學校依然受到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以應試內容為主,忽視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在這種情況下,使得學生產生錯誤的認知,認為閱讀的存在可有可無。在這種情況的影響下,使得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存在問題,進而影響學生整體語文學習效果。因此,在國家大力推廣素質教育的影響下,要求小學校在開展語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重視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這就要做到以下兩方面:一方面,要發揮榜樣的作用。對于小學生而言,經常會模仿他人的一言一行,而且小學生對于英雄和名人等有著明顯的崇拜感,會為學生提供諸多的動力。另一方面,老師要發揮以身作則的作用,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與學生進行共同閱讀,在無形之中,對學生興趣進行培養。通過這樣的方式,既可以實現培養學生閱讀興趣,激發學生閱讀的主動性,還可以促使師生關系得到進一步發展,有助于學生的未來發展。
比如,在學習《雪地里的小畫家》這個文章的時候,老師就可以采用樹立榜樣和以身作則的方式帶領學生進行閱讀。在學習這個文章的過程中,要求學生掌握其中的生字,同時要了解文章中四種動物的腳印形狀,并且可以流利正確并且有情感的閱讀文章。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就要發揮自身的作用,為學生示范領讀,之后老師對閱讀效果優秀的學生進行獎勵,以此激發小學生好勝心。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在無形之中,讓學生養成重視閱讀的習慣,進而激發進行閱讀的欲望,最終也就實現激發學生興趣的目的,促使學生可以主動地進行閱讀。
二、傳授高效的閱讀方式,促使學生養成樂于閱讀的習慣
為了保障小學生的閱讀學習效果,就要傳授高效的閱讀方式,促使學生養成樂于閱讀的習慣。在這個過程中,就要求老師要做到以下幾方面:首先,對學生閱讀過程中的讀書筆記進行指導,根據不同的年級,為學生合理安排相應的筆記任務;其次,對學生應用讀書的方法進行指導,讓學生可以了解和掌握關于“精讀和略讀以及覽讀”等方法的相關內容,并且把掌握的方法應用在語文閱讀學習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閱讀學習效果;最后,對學生仿句和仿段以及仿篇等內容進行指導。為學生選出合理的仿句例子,之后講解其中的方式,讓學生進行相應的練習,既可以保障閱讀的效果,還可以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創造能力以及想象力等進行培養。通過上述的方式,提高閱讀教學的效果,可以更好地保障學生的發展。
例如,在學習“畫楊桃”這個課文的時候,老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年級和年齡進行合理的讀書筆記安排。因為這個課程是三年級下冊的一篇文章,這時的學生是處于中年級的階段,所以老師在安排讀書筆記的時候,就要以摘錄好詞佳句和名人名言以及精彩片段等為主。讓學生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養成隨手記錄的習慣。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在日積月累的影響下,養成“樂于閱讀”的興趣,以此保障學生的閱讀學習效果,進而促使學生的文學素質以及閱讀能力得到充分的培養,可以更好地滿足素質教育培養綜合型人才的目的。
三、開展閱讀學習活動,幫助學生形成愛上閱讀的思維
要想促使學生可以養成愛上閱讀的思維,就要開展閱讀學習的活動。在這種情況的影響下,語文老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就要做到“每天一講”和“一周一報”以及“一月一賽”等要求。其中“每天一講”是在每節語文從學習活動正式開始之前,為學生留出5-10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輪流上臺分享最近的閱讀內容;“一周一報”是要定期要求學生要以閱讀為主題制作手抄報;“一月一賽”是在學習的過程中,為學生舉辦“故事會”和“朗誦比賽”等活動。通過這樣的方式,采取多種形式開展閱讀學習活動,進而為學生養成愛上閱讀的思維提供助力。
比如,在學習“祖父的園子”這個課文的時候,老師就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開始之前,對自己的童年趣事進行分享或者講解自己閱讀關于童年的內容,之后引入正式的學習。在學習這個內容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對文章進行閱讀,老師要評選出閱讀效果較好的學生,以此保障學生的閱讀效果,長此以往,實現幫助學生養成愛上閱讀的思維。
結語
總而言之,通過本文的分析,使得我們明白閱讀學習的重要性,不但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而且還可以促使學生的文學素養顯著提高,推動學生向著全能型的人才方向發展。因此,在“雙減”政策和素質教育的雙重影響下,要求學生養成“主動閱讀和樂于閱讀以及愛上閱讀”的習慣與思想,為學生素質以及能力的培養提供助力,促使學生成為國家發展所需要的人才,推動國家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玉琴. 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學法指導[J]. 新課程,2022(7):101-102.
[2]唐雪梅.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優化策略[J]. 學周刊,2022(4):137-138.
[3]田晶晶.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模式的運用要點分析[J]. 學周刊,2022(4):139-140.49C9407F-335B-4F37-AB57-7ABCD9A8A8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