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今社會,經濟發展質量顯著提高,對汽車養護及維修技術與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的同時,使傳統汽修行業發展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與考驗。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多多運用信息技術增強學生們對于知識的印象與熟練度,全面優化提升其在汽修專業教學中的關鍵應用優勢。本文分析了信息技術在汽修行業中的應用意義,并結合相關實踐經驗,探討了信息技術在汽修專業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中職教育;汽修技術;信息技術
互聯網背景下,知識經濟社會與互聯網融合創新,推動著各行各業的發展。互聯網通過網絡開放的特性,對傳統教學模式產生了巨大的轉變,使得現代教育方式得到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互聯網也讓中職教育步入現代信息技術發展和變革中,給中職教育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中職汽修專業教學也需要針對信息時代下學習的特色,不斷改進教學模式,提升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思維,促進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教學效果,培養更多社會所需的專業綜合型汽修人才。
一、信息技術在中職汽修專業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一方面,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讓學生的學習不在局限于書本之中,學生可以通過網絡進行學習和交流,如閱覽汽車行業相關網站、通過視頻、公眾號、微課以及APP軟件進行在線學習,互聯網讓學習隨時隨地都可以發生,學習方式不再受到空間、地域和時間的限制,讓教師的教學過程不再枯燥,讓學生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識點。特別是在中職汽修專業教學中加入信息技術,可以利用多媒體交互的特點,引導學生多方面思考,幫助學生更方便、更直觀地理解老師傳授的知識,并在愉悅的氛圍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1]。
另一方面,中職汽修專業教學的知識都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但是由于課堂時間比較短,就要求老師要在有限的時間里最大程度的豐富課堂內容。信息技術以多媒體技術表現方式展示汽修專業內容,將文字、圖片、視頻等方式整合,為學生提供更加直觀的教學資源,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特殊的記憶方式,從而達到讓學生更好地記憶知識的目的。
二、信息技術在中職汽修專業教學中的應用措施
(一)多媒體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汽修理論所具有的高度抽象性和高度概括性等特點,往往使學生覺得繁難、枯燥。很難提高學趣,從而導致了不少學生由原來的盼學、愿學到怕學、厭學。因此,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是教學的基本任務[2]。
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針對性使用教學資源,構建課堂情境,成聲、像、圖、文并茂的多媒體教學系統,向學生介紹中外汽修專家的事跡和汽車產生的過程,呈現4S店的經營理念及研究范疇,讓學生了解汽車產生的背景和過程,知道維修知識應用的廣泛性,促進學生對該領域的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的應用和發展有所了解和接觸,增強學生的主體探索意識,為今后的職業發展打下基礎。
(二)混合式教學,創新學生學習形式
中職院校汽修專業與社會生產實踐有著密切聯系,所以對教師的教學活動有著非常高的要求,為了適應目前的教學現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加大對互聯網技術的研究,探討專業教學與互聯網結合的新教學模式[3]。
基于“互聯網+”來開展中職汽修混合式教學充分利用在線教學平臺和各種溝通渠道做好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互動,將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結合起來對學生開展教學,學生也可以反復觀看,并根據自己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來強化學習,對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能夠發揮出積極的影響。教師一方面要根據課程教學目標,將章節內容進行細分,提煉課程基本知識點、基本操作規范,設計線上預習任務、開發或搜集相應的教學資源作為線上學習資源、編制線上自測題目,使學生運用交互工具進行提問、交流、討論,對教材中的知識點有初步理解;另一方面,在線下采用任務驅動法,把課堂擴展到課堂外、擴展到生活中開展汽修實踐活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中展開課程知識點的自主探究、技能點的操作,教師進行差異化指導,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引導學生突破汽修教學的難點,使教學呈現系統化發展。
(三)新媒體宣傳,增強學生學習體驗
隨著新媒體和信息化技術的逐漸普及,中職院校也積極進行新媒體和信息化教學設施的建設。但在中職汽修專業教學中,主要還是采用常態化的教學,對新媒體信息化的教學并沒有有效使用。很多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主要還是傾向于對傳統的教學方式使用,耗時耗力影響學生的學習體驗。
在汽修專業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云班課”內“搖一搖”的功能隨機抽取學生進行汽修相應操作的演示,并開展小組討論和小組評價活動,讓學生使用云班課對相關學生的操作情況分析并評價,實現評價和反饋結果的及時獲取,便于學生實現操作水平的提升;同時可以結合專業課程以及學生就業和發展的計劃,讓學生通過“i博導”內實訓系統開展實戰演練的活動,讓學生系統的學習工作每個過程的影響因素,并通過虛擬軟件記錄預判的故障點,這樣可以強化知識的預習過程,為人才培養提供更多的路徑[4]。
結束語
互聯網讓中職教育步入現代信息技術發展和變革中,給中職教育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中職汽修專業教學也需要針對信息時代下學習的特色,不斷改進教學模式,通過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針對性使用教學資源,提升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思維,并有效結合新媒體平臺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提升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教學效果,培養更多社會所需的專業綜合型汽修人才。
參考文獻:
[1] 趙瑞偉. 淺談信息技術在中職汽修專業教學中的應用[J]. 中學教學參考,2020(24):92-93.
[2] 劉一鶚. 融合現代信息技術的“任務驅動”在中職汽修專業課中的應用[J]. 廣西教育B(中教版),2015(4):42-43,85.
[3] 陶殿濤,嚴美龍. 中職汽修專業教學中應用信息化資源的對策分析[J]. 現代職業教育,2021(37):160-161.
[4] 毛叔平. 中職學校汽修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探討[J]. 職業技術教育,2011,32(23):39-41.
作者簡介:丁侰瑾(1965.03-),女,漢族,江蘇南京人,本科。研究方向:汽車檢測與維修4E9C2EE4-BAA7-41B0-B7BA-5D8904D03D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