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號
摘要:在新課改大力推行的背景下,情感教育已經被得到高度重視,所以教師不能忽視情感教育,相反還要主動地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重視情感教育的滲透,讓美好情感在教學課堂中綻放,實現教育效率和質量的提升,也為學生的成長帶來直接幫助以及提升。
關鍵詞:初中語文;情感教學;滲透策略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價值
1.能夠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效率
初中生智力與心理都尚未成熟,仍然處于發展的關鍵階段,同時學生的自制力與意志力都相對較差,很容易在學習過程中產生厭煩情緒,因此,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添加了很多神話故事,能夠帶給學生更多的正能量,這些故事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語文知識學習產生一定的興趣,有助于學生認知水平與學習效率的提升。在語文教學中,通過情感教育能夠使學生受到情感層面的感染,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可以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從而促進認知能力的形成,更有效地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
2.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初中生存在較強的逆反心理,自我意識較強,很容易與教師產生矛盾和沖突,這樣會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排斥心理,甚至會出現暴力現象,這都會嚴重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在初中語文課本中有很多闡述和表達師生之情的文章,有利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和諧相處。此外,語文教師可以利用情感教育提升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發現自身的優勢,并且學會尊重他人,建立信心,更好地完成相關的學習任務。語文教學的情感內容比較豐富,能夠使教學更加有效。
3.能夠促進學生健全人格和身心健康發展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全面展開情感教育有利于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建立健全人格,有效引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很多學科都加強了思想教育的融入,但是語文這門學科具有一定的獨特性,對學生的育人效果更加突出。很多語文課文都傳遞著作者的情感,這些情感來源于對生活的感悟、對不同事物的喜愛、對哲學的感悟等,有利于學生逐漸去除消極心理,從而升華個人情感,融入更多積極樂觀的內容。語文教學中添加情感教育,可以使學生實現情感層面的認同,并且轉化為個人的價值取向與生活態度。
4.可以發展學生的創造能力與思維邏輯能力
初中生對任何事物都充滿著好奇心,對知識的渴求恰好是他們提高學習能力的關鍵之處。他們更加期待個人的追求與渴望可以得到相應的肯定和尊重,而通過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能夠使學生滿足學習需求與興趣追求,使學生能夠不斷探索與研究更加深入的事物,從而促進學生創造能力與思維邏輯能力的全面提升。在情感教育中,教師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理解文章內容與情感內涵,讓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作者創作的目的和文章設計的技巧,達到情感傳遞的目的,有助于學生思維的發散和創新能力的加強。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情境教學滲透策略
1.注重語言教學
在實際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對生動形象的語言進行應用,這樣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有效調動。同時也是將教學內容帶入學生心靈的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手段。通過對生動的語言進行合理化應用,使良好的學習環境被創設,以此來使學生和文章中之間的距離被拉近。
例如,學習《散步》這篇課文時,在品味課文語言階段,教師要將學生帶入課文的氛圍中,教師只有調動學生的情緒,才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用朗讀的方式將學生們帶入情境,引導學生們想象課文描述的畫面,讓學生們感受到“我”的心理變化。教師還可以適當的引導學生說出在生活中遇到的類似的場景,再說出那時自己的選擇,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2.創設適宜情境
情境的營造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情感,特別是在一節課的新課導入環節。教師需要對該導入環節進行合理化設置,使其具有明顯的趣味性。這樣可以博取學生的關注,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教學內容上,讓學生的思維有一個自然的過渡,也有利于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除此以外,教師還可以創設一個有利于學生表現的情境,調動起學生的表現熱情,在此基礎上巧妙地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教師除了運用語言來創造氛圍以外,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形式來對相關的氛圍進行烘托,并再現一個真實的情境。學生處于情境中可以有效的進入到文本構造的世界,并對作者構造的世界進行感受,同時與作者產生心靈上的共鳴,學到正確的處世態度并樹立正確觀念。
例如,在講解《紫藤蘿瀑布》時,教師可以用寫作背景導入新課,同時播放紫藤蘿的相關視頻,營造情境,調動學生的審美情感,在此基礎上,把紫藤蘿十年前的悲慘遭遇和現在的繁盛壯觀進行對比,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作者的內心歷程以及文章在總體上呈現的感情基調,理解藤蘿花和人生命運的相似點,進而對作者的感慨之情進行全面掌握。
3.激發主觀意識
想要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情感教育,培養學生的道德素質,就必須要在教學中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中充分調動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多多的自主探究,只有這樣,學生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才能夠逐漸的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中心主旨。因為情感教育的獨特性,所以每個人對于相同的事物也會有不同的見解,這個時候教師就要鼓勵學生多多發表自己的意見。
例如,在學習朱自清的《背影》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先行組織學生們談談對于父愛的感受,以及父愛的不同表達方式,讓學生們聯系生活實際展開討論。可能有些單親家庭學生會說,沒有感受到明顯父愛,沒有辦法切身地感受到作品想要表達的父愛。這個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將父親轉換成其他的愛你的人,例如母親、爺爺奶奶等等,這時的思維并不需要局限在某一個層面上。這樣,學生們就可以理解文中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進而也能夠培養學生們孝敬父母、珍惜親情的情感。
三、結語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十分重要,關系到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關系到語文教學的效果。教師利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教育,能夠使學生真正感受到語言文化的魅力和作者的情感傳遞,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獲得良好的體驗,豐富個人情感,從而提高語文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 任書娟. 淺談初中語文情感教育[J]. 商情,2020(23):220.
[2] 曾繁文. 初中語文情感教學策略探討[J]. 語文課內外,2020(1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