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宗妹
摘要:在過去幾年,家長都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而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家長從孩子小學就開始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課外輔導班,學校也開始給學生留過重的作業。這就導致了學生承受過重的學習壓力,學生的童年也慢慢被無休止的作業填滿,從而使學生的童年失去了“童年”的意義。而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國家在2021年制定的“雙減政策”有效的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在雙減政策的要求下,如何精準把握教學目標成了重中之重。本文就“雙減”政策下小學語文中年段如何精準把握教學目標展開敘述。
關鍵詞:雙減;小學;教學目標;語文;措施
引言
大家普遍認為,小學階段目標主要分為“低中高”三個階段。中年階段主要是指三到四年級,這一階段的語文教學目標包含學生要理解詞句含義并體會表達效果,要求學生流利有感情的閱讀課文,并在閱讀后有自己的感受,可以提出不同的問題,并養成讀書看報的好習慣。本文就如何精準把握這些教學目標展開敘述。
一、精準把握教學目標的重要性
教學目標在很大的程度上為教師指明教學方向,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目標,只有制定了合適的,準確的教學目標,才能簡潔高效的新課改要求下的素質教育,才可以更好的完成“雙減”政策要求下的教學,從而極大地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讓學生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因此,教師在教學時,除了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功底,也一定要制定好總的和階段性的教學目標。快速高效的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在“雙減”政策下,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制定教學目標是非常重要的。優質的教學目標不僅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完成“素質”教育,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因此,對于教師來說,制定好的,符合實際情況的教學目標便成了重中之重。
二、小學語文中年段如何精準把握教學目標
2.1 深入解讀文本,理出目標點
小學語文的教材普遍采用“主題單元”的形式組織教材,這種架構的教材可以幫助學生較為精準的掌握文本中展現的情感,也可以使教材中所要表達的情感具有內在的聯系,從而幫助學生具有更好地情感體驗。除此之外,這種架構的教材也可以幫助教師較為方便的把握教學目標。
例如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這一單元由《貓》,《母雞》,《白鵝》三篇課文組成,這三篇課文所展示的中心思想,主題情感都存在著很大程度上的相似。因此,學生在學習這三篇課文的過程中,可以循序漸進的掌握第四單元的總體情感。但為了讓學生可以更好的理解文章,教師首先要深入解讀文本,理出目標點。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教師可以在教授完每一篇文章后,通過鼓勵學生進行總結,并在課堂上鼓勵學生發表他們自己在學完這篇文章后所得到的啟示,引導學生進行思維的碰撞等各種方式幫助學生進行情感的升華,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主題思想。因為只有這樣,教師才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更好更迅速的達到教學目的。
2.2 精心取舍目標,聚焦著力點
雖然小學語文的教材普遍采用“主題單元”的形式組織教材,但是同一主題下的幾篇文章可能會存在不同的題材,因此這就要求教師除了要總結相同的主題思想,還要求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文章的類型進行針對性的叫教學,合理設計教學目標的著力點。
例如,詩歌和散文較為側重于情感方面的表達,而科技和說明文更重于對文章表述內容的把握。這就要求教師具有很好的教學功底,要求教師可以準確把握不同題材的文章的側重點,特點。從而針對這些特點精心取舍目標,聚焦著力點。
2.3 圍繞“學生最近發展區”,確定教學拔節點
為了可以更精準地把握教學目標,實施素質教育,教師在教學中應重點關注“學生最近發展區”,而“學生最近發展區”就是學生當下的水平層面與學生需要達到的水平層面的差別。在這一部分中教師需要打通學生與教材之間的連接點并認清學生之間的差異,從而更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而為了打開學生與教材的連接點,教師除了要從自我的認知方面理解文章,嘗試從學生現有的知識文化理解能力層面來解讀文章,教師只有這樣做,才能更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運用這種方式,教師可以準確的找到學生不能理解的地方。從而展開針對性教學。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認清學生之間的差異,并正視學生之間的差異。
例如,教師在教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爬山虎的腳》時,為了更好的讓學生理解何為爬山虎的腳,教師可以采用實物的方式進行教學,也就是說,教師可以在正式講述這篇文章之前,讓學生進行實地考察,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打開學生與教材的連接點,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認清學生之間的差異的目的則是方便教師在教學目標上進行分層設計,方便學生樹立足夠的信心。
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制定合適的教學目標,教師不僅要要深入解讀文本,理出目標點,還要精心取舍目標,聚焦著力點和圍繞“學生最近發展區”,確定教學拔節點。教師只有將以上幾點學會并熟練運用才可以制定適合自己的教學目標,從而完成“雙減”背景下的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徐梅枝.“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生長型課堂的建構[J].湖北教育(教育教學),2022(02):37-38.
[2]曹火群.“雙減”背景下,探索學習小學語文的策略[J].新課程,2022(0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