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丹
摘要:隨著時代與世界的不斷變化和發展,我們的生活也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在信息化教學理念的基礎下,國家對通用技術教學也提出了更為重要的具體要求。隨著科技的快速進步與發展,促使當前的社會成為一個信息化的社會,國家對信息化人才培養的要求也逐步提升。通用技術作為一門注重實踐和創新的科目,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相對來說是十分關鍵且重要的。教師們要發揮自身的教學作用,通過實踐操作來提升信息技能,提升通用技術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以此來促進學生們的個人發展,并且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本文就我國通用技術教學的發展現狀以及信息化條件下通用技術教學實效性的教學策略進行展開研究。
關鍵詞: 信息化;通用技術;教學策略;實效性
引言
在信息化教學條件下進行通用技術教育教學是意義非凡的,因為信息技術已經越來越發展成熟,存在于我們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師們要學會利用信息化教學趨勢改變教學模式,開創新的教學理念,需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起來的基礎上,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優化通用技術課堂的教學實效性。學生們能夠通過學習通用技術,掌握知識和技術,提升本身的實踐水平和能力。所以,對于學生來說,信息技術能夠對學生提升學生的技能并且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引導學生主動地去學習和研究。這對于提升教學實效性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一、通用技術教學的發展現狀
1.1教師教學理念的陳舊
在通用技術的教學課堂中,教師還存在陳舊的教育教學觀念,沒有去采用信息化條件下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只局限于講授書本上的知識,讓學生們被動的去接受和學習知識,沒有將知識與技能結合的理念去運用到實際教學工作當中去,這就導致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無法實現與發展,也不利于學生的自學能力的提升,最終無法達到教師教學的方向和目的。所以,教師們需要注意轉變自身的教育教學理念,跟隨時代的發展和趨勢,讓學生學會主動地去探索,去分析,去實踐,從而提升學生的通用技術能力和課堂的實效性。
1.2學生進行實踐活動的時間有限
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學校非常注重學生的成績分數,沒有去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使其通用技術課程的時間嚴重不足,很多學校開設的課堂時長不夠,就會導致通用技術課堂實踐活動無法進行。但是,通用技術是一門注重實踐的科目,課程的時長直接影響著教學的實效性,促使學生在通用技術的課堂實踐中處于被動的位置,無法調動學生自主地去探索和創新。學生也覺得沒有什么意義,有的學生就會敷衍了事。最終由于課堂時長的限制,忽視了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和發展,從而影響了課堂的實效性。
二、信息化條件下通用技術課堂實效性的教學策略
2.1利用網絡資源,豐富課堂教學
在當今的信息化世界,各種資源都可以查詢到,教師要充分合理利用網絡資源,去運用自身的作用去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搜集和整理好查到的教學資料,確保資料的科學性和事實性。借助網絡來開拓學生的視野,以此促進通用技術教學的教育教學。讓學生能夠更容易去理解知識,并進行實踐操作,從而提升學生學習通用技術的實踐能力和水平,同時也提升了教師的教學素養和能力。
比如在講授蘇教版高二通用技術《常見結構的認識》這課的時候,可以在學習本課前,教師利用網絡搜集并整理好本課所需要用到的資料,并做成圖片來讓學生們直觀的了解。也可以讓學生提前預習和了解,在學習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分享自己所了解到的,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再進行講授,了解并掌握結構的類型和特點,讓學生對結構有新的認識。
2.2改變教學模式,提升課堂實效性
教師在教授新的課堂知識的時候,學會采用信息化的教學方式進行教授新課。首先能夠做到去集中學生學習的注意力,激起學生對于通用技術的好奇心,教師要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帶給我們的便利來進行課堂教學,促進通用技術教育教學的發展和創新。所以教師要用新的教學模式去對通用技術進行教授,并且能夠讓學會通過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和能力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去,從而提升課堂的實效性。
比如在學習蘇教版高二通用技術《結構功能的認識》這課時,通過播放有關趙州橋結構功能的視頻和圖片,首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有初步的認識和了解。觀看后,教師提問:“大家觀看后,認為趙州橋是什么結構類型,說一說它的功能和特點。”一個同學說:“趙州橋是敞肩拱結構形式,是現存最早的拱橋。”另一個同學說:“橋身跨度大、弧形平。”教師進行總結。通過有效地采用信息化教學模式,從而提升課堂的實效性。
2.3創設教學情境,促進師生交流
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同時,也要注意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要注重學生學習的狀態,不能一味地讓教師去講述,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讓學生進行主動地學習。教師要營造敢于質疑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勇于去嘗試和探索,勇于提出問題并且能夠去有效地解決和完善。教師可以創設一些教學情境,鍛煉學生時代實踐能力,使其拉近通用技術與學生們的距離,也促進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也為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比如,在學習蘇教版高二通用技術《簡單結構的設計》這課的時候,教師要借助設計活動為學生創設課堂情境。讓學生根據所學到的結構知識,進行自主設計,要考慮安全性和耐久性,設計一座自己喜歡的橋。并讓學生進行展示和介紹,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實踐能力。在設計過程中,教師給予幫助和指導,由此來促進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交流和溝通。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需要積極開展信息化通用技術的教育教學工作,團結一致集中力量,完善和優化教學體系,為學生們提供支持和幫助的同時,也提高了自身的素養和信息技術能力。并且信息化教學有利于課堂教學內容的整合和發展,營造良好舒適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通用技術的主動性。在信息化條件下,通過有效地課堂教學,提升學生的能力素養,積極的去參與和發展課堂學習,來改變通用技術教育教學現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進行多次的實踐活動來總結經驗,從而達到教師教學的最終目的和提升課堂實效性。
參考文獻:
[1]本報記者? 王峰. 教育信息化建設要堅持需求牽引、實用易用[N]. 21世紀經濟報道,2022-03-18(006).
[2]陳景乾. 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教學中學生開展技術試驗活動實踐能力提升的培養研究[J]. 教育革新,2022,No.250(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