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時代高職院校教育教學必須做到與時俱進,在深刻把握高職學生成長成才規律的基礎上,結合高職教育教學特點,積極推動教育教學管理機制和模式創新,長期以來,受傳統教育尤其是普通高等教育的影響,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管理體制無法適應高職學生特點和高職教育教學規律,影響了高職院校的長遠發展,為了提升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質量,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大勢,尤其是新時代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必須改革現有的教育教學管理體制。
關鍵詞: 新時代;高職;教學管理
一、前? 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時代的中國要更加重視發展教育事業,提升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水平,高等職業教育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伴隨著職業教育法的深入實施,尤其是國務院“關于職業教育綜合改革方案”的出臺,高等職業院校的建設和發展也進入了一個新時期,但是,調研發現,高等職業院校教學管理模式基本延續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學管理模式,忽略了職業教育應有的特點和規律,部分高職學院更沒有建立校企合作和產教融合體系和機制,人才培養方向偏離了技術技能型的要求,因此,在教學管理觀念、教學管理目的及教學管理模式等方面難以適應高職教育規律和學生特點。高職院校的管理者應該意識到:教學管理工作是高職院校搞好教學工作的基礎和前提,也是高職院校日常活動的核心內容。
二、當前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教育教學管理目標定位模糊
部分高職院校教學管理者對高校教學管理的目標缺乏深刻的理解,對教學管理質量的提升產生影響和制約。為有效保證教學管理工作的質量,需要對教學管理的內涵有全面的理解,掌握科學高效的教學管理方式方法。高等職業院校教學工作的根本目標是提高教學質量,培養符合經濟發展的應用型人才,在整個教學中,教學管理工作也要為這個目標服務。
(二)教育教學管理觀念落后
在學生培養方面,強調統一性,對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的培養比較欠缺。在教師管理方面,教學管理規定了一系列明確的標準和固定的框架,對備課內容、上課過程、作業修改等教學流程做出了統一的規定。雖然這種方式保證了課程的系統性和整體性,但是各專業學科之間課程內容容易重復,所學習的專業知識往往滯后于一線生產。這些“硬性指標”阻礙了教師發揮主觀能動性。
(三)教育教學管理模式不合理
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都是對“教”的管理。高職院校認為“教”應作為主導,“學”只是在教師引導下的一種主觀過程。高職院校學生在學習態度、學習目的方面本身就有所缺陷,如果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處于被動狀態,其自身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得不到發揮,學習效果自然不理想,培養出的學生也不符合社會對技術型人才的需求。
三、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管理創新路徑和策略
(一)以職業需求為導向,明確高職人才培養目標
構建科學教學管理目標,以市場對大學生人才職業能力需求為導向,完善教學管理運行機制以及規范優化管理制度。以提高教學質量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為核心,發揮教學管理的目的性實踐活動本質,將科學化教學管理目標作為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和教材建設的構建體系目標,形成以職業崗位(群)的任職要求為前提,將專業技能的培養與職業素養的培養結合起來,形成與產業緊密對接、專業特色鮮明的課程體系。將科學合理的教學質量監控、保障機制作為推動高職院校可持續發展的主要途徑,深化校企合作,完善高校內部保障體系。基于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優化課程體系設置、改進教學方法,采用教、學、練、創一體化教學模式,增加教學過程中的開放性、實用性以及管理過程的激勵、約束功能。注重教學改革和研究,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教師教學的創造性,形成以激勵為主的教學管理運行機制,健全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突出實踐創新型人才培養主題。依托于互聯網構建線上教學管理平臺,采用多樣化、網絡信息化的形式,在高職院校官方網站中的教學管理模塊中,增設一些教學案例共享;推廣教學理念、教學方式等;共享高職院校教育信息庫等。
(二)實現民主決策,優化管理的開放性
成立專業指導委員會,由學院教師及管理人員,同時吸納行業、企業以及政府的專家、學者等,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綜合性針對高職院校教學管理體制運行,從管理內容、計劃以及組織、專業建設等重大領域入手,以市場人才需求為指導,依據高職院校現有的教學資源,共同制定與討論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方案。將專業指導委員會作為教學管理的主要規劃組織,重大事項則由院長以及分管教學工作的副院長決定為核心,完善教學管理體制的組織結構,構建良好的工作決策機制。每年在學期開始前召開高校教學管理大會,制定學期管理目標,運用目標管理,實現教務處、質量管理處以及各大教學單位之間的合作,以年度教學工作目標,根據各大教學單位的工作范圍以及職責,細化目標達標過程,教務處以及質量管理加強工作指導、溝通與協調等等,以量化考核標準將考核結果與年終分配歸納到一處,提高教學部門工作的積極性。將教育與激勵作為教學體制改革的動力,以全體教職工的個人目標、工作目標以及學校總體目標進行有機結合,以民主管理形式積極鼓動教職工參與到高職院校教學管理體制之中。
四、結語
目前高職教育大規模發展情況下,應圍繞產業轉型升級,堅持以市場人才需求為導向,注重于教育的內生性以及內涵,適應以實踐能力、職業能力為主的人才培養模式需求,要滿足教學過程開放性、實踐性以及職業性的特征,規范實訓場地、實習崗位的分布,強化校外實訓教學質量監控,從理論與實踐雙方面創新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體制。基于高職院校教育教學體制改革,健全教學管理體制以及革新教學管理運行機制,實現民主化、規范化管理。
參考文獻:
[1]譚正.高校教育教學管理的觀念變革和實踐創新[J].科技文匯,2018(12).
[2]雷婧.論高職院校教學管理體制的改革與創新[J].現代商貿工業,2011,23(16).
項目來源:重慶市職業教育學會2020—2021年度科研課題《融入企業文化的職業院校文化建設研究》階段性成果,編號:2020ZJXH282092
作者簡介:趙麗(1985.10—)女,民族:漢,重慶銅梁人,重慶交通職業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高職教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