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 瑞,黎 驪
(1.信陽職業技術學院檢驗技術學院,河南 信陽 464000;2.信陽職業技術學院商學院,河南 信陽 464000)
2021年9月,中共中央批準了中央宣傳部梳理的第一批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偉大精神,大別山精神位列其間。作為中國革命精神的重要構成要素,大別山精神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然而近年來高校課程思政建設過程中缺乏對大別山精神有機融入的科學探索。特別是當前高職院校肩負著為國培育工匠型人才的時代使命,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提升事關我國高水平技能型人才培養大局。如何將大別山精神有機融入高職院校課程思政,并確立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案例,是新時代高職院校課程教學改革的迫切需要。
與本文主題相關的既有研究主要聚焦于如下方面:
在高職院校推進實施課程思政建設是確保培養高質量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依托。高職院?!罢n程思政”相較普通高等院校具有一定特殊性,如高職院校學生學習更偏重實踐,崇尚實用主義。這就對高職院校課程思政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如需要強化學情調研,注重課程思政教學的精準性和有效性。需要深化技能型教師培訓,打造德才兼備的高職院?!罢n程思政”隊伍。需要建立長效機制,分梯次構建高職院校課程思政體系。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人民革命、建設、改革的百年奮勇征程中,凝練形成了彰顯黨的本質屬性的一系列偉大革命精神,為培育時代新人提供了不竭精神動力,將革命精神融入高校課程思政,有助于教育引導廣大青年學生樹立正確人生信仰。在高校課程思政建設中善用革命精神文化資源,能夠增強學生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思想認同,也強化了高校教師對革命精神的深刻領悟,有助于更好地落實立德樹人教育要求,豐富課程思政建設資源。革命精神融入課程思政建設可基于革命故事傳頌、革命榜樣學習、革命歷史解析等路徑具體展開。作為革命精神的重要構成之一,大別山精神是大別山區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鮮血和生命凝聚成的“堅守初心、勇擔使命、緊跟黨走、不勝不休”的革命意志、革命信念的總和。
事實上,現有理論與實踐中鮮有大別山精神融入高職院校課程思政建設的探索,因此,本文將在深入分析大別山精神融入高職院校課程思政建設時代意蘊的基礎上,系統凝練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推進路徑。
近年來,我國職業教育已逐步實現規范化,正朝著內涵化目標邁進。高等職業教育兼具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的雙重特征,在當前時代背景下推進高等職業教育現代化建設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高職院校肩負著為國家培養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在培養過程中必須確保以立德樹人為根本育人目標。須知專業技能培訓與思想政治建設是高職院校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充要條件,二者缺一不可,在強化高職院校學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同時,更需要將學生理想信念的培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實現專業技能培訓與思想政治建設的耦合共進、同頻共振。這就對高職院校課程思政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即在課程體系設置中既重視對專業技能形成所蘊含的創新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培育,也強調對青年學生進行正確價值觀念的引導。
中國共產黨偉大的革命精神生動地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人百年奮斗的堅韌歷程,在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強建黨百年系列革命精神宣傳、學習、教育,有助于廣大青年學子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確定端正的奮斗目標,將革命精神內化為自身學習、成長、成才的思想動力;有助于高職院校明確育人導向,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更高水平發展。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第一批偉大精神的梳理發布,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通過弘揚敢于斗爭、勇于擔當的革命精神,呼喚當下高職院校大學生自覺培養愛國之情、踐行報國之行。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關鍵時期,大別山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多得的關鍵鑰匙。
卓越的革命精神是高職院校課程思政教育的重要素材,作為在革命歲月中飽經槍林彈雨、腥風血雨洗禮的革命精神,大別山精神是黨和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具有豐富的思想內涵和時代價值。作為紅色革命精神的重要構成,大別山精神可被概括為“堅守信念、胸懷全局、團結奮進、勇當前鋒”,其豐富的內涵與外延能夠為高職院校課程思政建設提供充足的教育資源,也成為重要教育功能發揮的資源載體。大別山精神在強化黨的建設、培育公民思想道德素養、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宣傳紅色文化旅游、推動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等領域均有重要現實價值。將大別山精神有機融入高職院校課程思政,能夠有效豐富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資源,能夠科學引導青年學子堅定理想信念,保持奮斗精神,爭做時代先鋒。
大別山精神融入高職院校課程思政建設意義重大,亟待深入實施、系統推廣,本文結合高職院校課程思政體系建設實際,從強化頂層設計、突出教師主體、契合專業特色、優化課程體系、培養學生興趣等維度提出具體的推進路徑。
目前,高職院校課程思政建設依然未能形成整體部署與統籌規劃,缺乏多元主體合力育人的規范化思路。事實上,堅持將大別山精神融入高等職業院校課程思政建設,亟待強化頂層政策設計,即在“立德樹人”總體框架下提出高等職業院校課程思政建設總體要求和目標,注重宏觀層面分類指導,推動專技訓練與德育培養協同進行,完善高等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注重大別山精神實質的深度挖掘和適度拓展,合理構建師生互動式的課程思政效果評價機制,激勵和鞭策廣大師生以積極的態度和專業的精神投入到高等職業院校課程思政體系的優化上,將大別山精神貫穿課程教學關鍵環節,確保學校明確端正的育人導向,培養兼具專業技能與思想政治素養的高水平工匠型人才。這同時也是高職院校確保正確辦學方向、保證黨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導權的必要條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思政課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备咚刭|的教師隊伍是高職院校課程思政建設的重要依托。在新時代,高等教育肩負著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任務,因此,高校教師既要做學問之師,更要做品行之師。需要注意的是,學生思想道德素養的培育不只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任務,而是需要全體教師共同參與其中,這對教師自身思想品德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高職院校課程思政建設過程中,有必要進一步強化高職院校教師育人自覺,引導其站穩政治立場、堅守初心使命和責任擔當,在課程教育教學改革中起到關鍵精神引領作用。任課教師應該認識到,大別山精神融入高職院校課程思政建設不僅不會削弱專業技能培訓,反而會更大程度地挖掘專業課程的人文價值,有助于引導各類課程教師勇挑課程思政重擔,提升其對課程思政的價值認同。
高職院校培養方向覆蓋面廣,涉及專業領域較多,不同學科專業應結合自身特色,凝練專業技能培育與思想政治引領的融合發展路徑。大別山精神融入高職院校課程思政建設需要各專業緊貼培養方案,推動課程思政元素進教學大綱,積極探索不同專業的思政元素和教學方法,將大別山精神實質參透悟透,有機融入專業知識的講授過程當中,實現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的合二為一。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設計上,高職院校應當深挖大別山精神關聯思想,將核心素養融入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突出不同專業的核心價值理念,打造具有專業特色的高水平育人環境。對高職院校畢業生核心素養培育領域的改進思路進行總體把握、科學設計,將特色化專業思政育人目標細化落實到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的全過程,明確專業思政育人細節,強化思想教育功能。
大別山精神融入高職院校課程思政建設并非追求課程體系低層次地全面鋪開,而是有選擇、有步驟地推進改革,堅決杜絕課程思政的低效泛濫。專業課程開展課程思政建設,不僅要依照課程論的基本邏輯,尊重專業課程教學規律,而且要把握專業課程大類的共性特征和具體課程實踐的個性特征,同時注重課程思政建設的體系化設計,確保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教師通過挖掘具體課程中各章節可能與大別山精神內涵與外延的結合點,發現課程中隱含的價值觀,按照專業課程育人的要求,構建不同課程的“大別山精神思想寶庫”,并科學展開大別山精神課程思政,不斷優化課程思政建設水準,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
傳統思想政治類課程專注于思想引領、價值觀塑造,相較通識課、專業課由于缺乏實用性與趣味性,難免會受到青年學生的冷遇,究其深層次原因,不外乎是學科間協同性的斷層所導致的學生學習興趣的缺失。課程思政建設相較傳統思想政治類課程更加具有專業背景的一致性和課程體系的粘著性,青年學生更樂于接受。大別山精神融入高職院校課程思政建設的實踐探索更加具有吸引力,任課教師應以學生發展為導向,通過開展課內課外聯動的思政教育新模式,深化對革命精神的領悟,引導青年學生正確認識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實用性,有助于更好地將大別山精神等黨的優秀革命精神創設為高職院校課程思政建設的實踐引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