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 櫻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東洲小學)
1.通過對比閱讀故事,品味奶奶給王葆講故事的奇妙之處,探究寶葫蘆的秘密。
2.通過交流合作,展開想象,根據奶奶給王葆講的故事內容創編故事,感受童話故事中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編織奇妙的童話夢”創作大賽通知:童話世界里的真善美,有著溫暖人心的力量,照亮我們五彩的夢。閱讀奇妙的中外經典童話,插上想象的翅榜,編寫屬于自己的奇妙童話故事吧。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神奇的寶貝,瞧,是什么?(出示:葫蘆)
2.對,葫蘆!葫蘆已經有7000 多年的歷史了。在我們中國,葫蘆文化源遠流長,葫蘆就是“福祿”,吉祥富貴的象征。回憶一下,你們讀過的故事中,葫蘆是哪些仙人的法寶呀?
預設:鐵拐李常用葫蘆里裝的藥為人治病;《西游記》中金角大王的寶葫蘆,只要有人對著它應一聲,立刻就會被吸進去;太上老君的紫金葫蘆可以把妖怪收入其中,化成膿水……
3.葫蘆的本領可真大!兒童文學作家張天翼寫了一本書,題目就叫《寶葫蘆的秘密》。這里的葫蘆更神奇。這節課我們一起去探一探寶葫蘆的秘密。(揭示課題)
【設計意圖:于漪老師曾經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好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在我們中國,葫蘆被寄寓平安吉祥、福祿等美好祝愿,中國神話傳說中諸多神仙都使用葫蘆作為法器。本課一開始,喚醒兒童的閱讀記憶,聊聊文學作品中葫蘆的本領,一下子撥動了學生的情感之弦,激發了學習的興趣。】
(一)尋找語言的“奇妙”
1.讓我們走進這個故事。故事開篇王葆是怎么介紹自己的?把你找到的句子讀給大家聽。
出示:
我姓王,叫王葆。我要講的,正是我自己的一件事情,是我和寶葫蘆的故事。
可是我要聲明,我并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我和你們一樣,是一個平平常常的普通人。你們瞧,我是一個少先隊員,我也和你們一樣,很愛聽故事。
2.現在你就是王葆,你會用什么樣的口吻介紹自己呢?自己練一練。
3.(指名介紹)王葆的介紹和我們平時的介紹有何不一樣?(圈出“你們”等詞)
小結:課文的開篇就充滿奇妙的色彩,一個普普通通的少先隊員竟然和寶葫蘆發生了故事,讓我們迫不及待地想讀下去。
4.朗讀1~4 自然段。
(二)尋找故事的“奇妙”
1.童話最大的特點就是神奇,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
任務驅動:默讀課文,哪些地方讓你覺得特別神奇?在書上圈畫出來。
2.初識寶葫蘆的神奇。
(1)王葆要給大家講的是他和寶葫蘆的故事,這到底是一只怎樣的葫蘆?《寶葫蘆的秘密》這本書里是這樣介紹的:
(播放音頻)大家好!我是寶葫蘆。別看我小,我呀,什么都能變出來。吃的、玩的、用的,五花八門,應有盡有。飛上天空,潛入海底,甚至可以幫助你實現任何夢想,更不用說學習了。有了我,你一定會高枕無憂,可是你不能對任何人泄露一個字,噓——保密!
(2)這只葫蘆怎么樣?(神奇)
(3)課文中也有一句話是介紹寶葫蘆的,快速瀏覽。找到了嗎?一起讀。
出示:
一得到了這個寶葫蘆,可就幸福極了,要什么有什么。
3.探究寶葫蘆的秘密。
(1)借助表格梳理奶奶給王葆講了哪幾個寶葫蘆的故事,借助表格簡要介紹。

(2)奶奶講的故事奇妙在哪兒?
預設1:主人公的名字都包含數字。奶奶是講故事的高手,名字是奶奶隨口說出來的。你還能說出這樣的名字嗎?
預設2:四個人得到寶葫蘆的方式都很神奇。
預設3:奶奶講的故事情節有意思,寶葫蘆總是給主人公帶來奇妙的感受。
預設4:奶奶講的故事結構奇妙。
出示結構圖:

小結:反復型結構是童話故事中常見、經典的一種結構,奶奶講的童話故事結構有相同或相似之處。
預設5:故事的結尾一樣。
(3)同學們一下子找到了四個故事,也發現了故事的奇妙之處。現在,你能讀出這四個故事的奇妙嗎?拿起書本自己練一練。(指名讀)
小結:張三、李四、王五、趙六神奇地得到了寶葫蘆,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奇妙的變化。奶奶講的故事充滿奇妙的色彩。
【設計意圖:素養為本的學習,是任務驅動的學習。這一板塊學習任務是“探一探寶葫蘆的秘密”,通過兩個學習活動——“尋找語言的‘奇妙’”“尋找故事的‘奇妙’”的設計,運用閱讀與鑒賞、梳理與探究等多種學習方式,使學生獲得真實的言語表達經驗,引領促進其自主、合作、探究,提高語文核心素養。】
1.這些故事都是王葆很小的時候奶奶講的,所以王葆也只記得片言只語了。其實奶奶講的故事可沒那么簡單,比如張三的故事,奶奶還會講些什么呢?
預設:在哪兒碰到神仙?神仙長什么樣?神仙為什么會送他寶葫蘆?寶葫蘆什么樣?寶葫蘆是怎么變出水蜜桃的?神仙會和他說些什么?張三心里是怎么想的?……
2.其實奶奶是這樣講的:
(播放音頻)一天早晨,張三打開大門,發現一個白胡子老頭躺在大門外的路上。張三把老人扶到家里,給他倒熱水喝。老人喝了水,恢復了力氣。張三欣喜萬分:“老伯伯,您可真像《西游記》里的太上老君呀!”老伯伯捋了捋他銀白色的長胡子,開口說道:“我正是太上老君。你叫張三吧,真是一個善良的孩子,送你一個葫蘆。”說著他把身上的一個葫蘆摘下來,送給張三。張三剛想道謝,太上老君卻伴著一縷白煙,消失了。
夜里,葫蘆散發出亮光,開始說話了:“主人,只要你說出想要的東西,我就可以滿足你的要求!”張三喜出望外,他想:“我要吃水蜜桃。”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寶葫蘆發射出燦爛的金光,刺得他睜不開眼。金光散去后,桌上竟然就出現了一盤又大又紅又誘人的水蜜桃!這可把張三高興壞了,他捧著寶葫蘆樂得半天合不攏嘴!
3.奶奶講的故事可生動啦!那李四、王五、趙六的故事奶奶會怎么講呢?
任務驅動:
請你選擇其中一個故事,根據已有內容進行創編,大膽想象其中奇妙的情節。

4.小組交流分享故事。指名交流,圍繞“奇妙”來評價。
5.小結:你們看,不管張三李四也好,還是王五趙六也好,一得到了這個寶葫蘆,可就幸福極了。
齊讀:一得到這個寶葫蘆,可就幸福極了,要什么有什么。
6.總結:這節課,我們探究了寶葫蘆的秘密,創編了寶葫蘆的故事。課后請大家把創編的故事完稿,“編織奇妙的童話夢”創作大賽期待你的來稿哦。
【設計意圖:本單元主題是“編織奇妙的童話夢”,于是筆者為學生創設了一個需要用語言做事又愿意用語言做事的學習情境——“編織奇妙的童話夢”創作大賽。通過多樣的語文學習任務,讓學生自主閱讀發現創編童話故事的密碼。最后讓學生自主選擇一個故事,搭建故事框架,在積極的語言實踐中感受童話的奇妙。大情境,大任務,讓學生的語文學習真正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