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慶 隋欣 田媛

摘? 要 “1+X”證書國際化推動職業教育融入并服務于“一帶一路”倡議,對持續提升中國職業教育國際影響力和產業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以冶金機電設備點檢“1+X”證書為例,在對其海外推廣進行SWOT分析的基礎上,從法律基礎、教學資源建設、師資建設、證書認可度提升、證書試點建設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可復制、可移植的“1+X”證書制度國際化方案,為職業教育與企業攜手出海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 職業教育;“1+X”證書;冶金機電設備點檢;SWOT分析;一帶一路
中圖分類號:G712?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22)09-0059-03
0? 引言
為進一步辦好新時代職業教育,國務院于2019年1月發布《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為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指明了道路。《方案》明確提出:“深化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模式改革,借鑒國際職業教育培訓普遍做法,制定工作方案和具體管理辦法,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啟動以來,教育部先后公布三批92個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作為試點,冶金機電設備點檢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是第三批試點項目之一。證書規定了冶金機電設備點檢職業從業人員不同證書等級對應的工作領域、工作任務及應該達到的技能要求。因此,該證書對促進冶金機電設備點檢職業技能培訓、考核與評價,提升相關專業學生及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為相關用人單位進行人員聘用、培訓與考核,提供了重要參考。
通過“1+X”證書“走出去”,實現職業教育融入并服務于“一帶一路”倡議,提升中國職業教育國際影響力和產業國際競爭力。本文以冶金機電設備點檢“1+X”證書為例,從制度保障、國際化資源建設、師資建設、證書認可度提升、證書認證管理等方面探索“1+X”證書制度國際化路徑,并形成可復制、可移植的國際化方案。
1? “1+X”證書國際化推廣問題研究現狀
我國已經與全球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聯系,我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更是串聯了沿線65個國家和地區。為持續推動企業走出去,培養符合“一帶一路”國家當地需求的高層次技術人才,《教育部關于印發〈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的通知》指出,推動中國優質職業教育協同企業探索境外合作辦學、校企合作等多種形式辦學。“1+X”證書國際化是職業教育國際化以及推動職業教育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途徑。推動“1+X”證書“走出去”是為世界職業教育發展貢獻中國智慧的重要舉措。目前,“1+X”證書在海外推廣尚處于開始階段,知名度不高,推廣阻力較大。由于“1+X”證書在開發初始階段主要針對中國的學生和職業教育體系設計,且“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相關行業發展不均衡、標準不統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行業和知名冶金機電設備企業參與不充分,因此,目前冶金機電設備點檢“1+X”證書標準與國際相關的標準未達到全對接,尚未完全匹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相關行業和企業對從業人員的要求。
截至目前,國內學者研究“1+X”證書國際化推廣的論文和課題較少,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汽車、物流等相關專業的“1+X”證書推廣工作,研究內容也多集中在課證融通、人才培養模式、課程教學改革等,針對冶金機電設備點檢“1+X”證書國際化推廣路徑及方法的研究尚處于啟動階段。
2? 冶金機電設備點檢“1+X”證書海外推廣SWOT分析
通過對冶金機電設備點檢“1+X”證書國際化推廣的SWOT分析(圖1),分析冶金機電設備點檢“1+X”證書國際化推廣方面的問題,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路徑,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人民的職業教育現代化提供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
2.1? 優勢及機遇分析
《方案》指出,要深化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模式改革,推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正式落地實施,鼓勵職業院校學生獲得學歷證書以及就業方向相關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1+X”證書制度以“學歷教育+職業技能提升”的模式有效幫助職業院校學生在校期間做好就業能力儲備,提升其創新創業能力,以高質量人力資源供給推動實現職業院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因此,“1+X”證書在推廣過程中得到政府層面的大力支持。《教育部等四部門印發〈關于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方案〉的通知》中指出,“X”為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體現了從業者職業活動和個人職業生涯發展所需具備的綜合能力。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分為初、中、高三個等級,體現了對從業者不同層次水平的能力要求。證書考核是由第三方評價機構聘請相關行業專家學者,結合本證書應用領域,按照所對應的工作領域、工作任務制定相應的職業技能要求,確保證書考核標準的合理性。
“一帶一路”沿線及非洲國家和地區礦產資源豐富,礦業冶金逐漸成為許多國家的支柱產業。隨著“一帶一路”建設走實走深,走出去的企業為沿線國家和地區帶來先進的中國技術和中國裝備,沿線國家和地區對冶金設備運維技能人才需求激增。而沿線國家和地區職業教育發展不均衡、總體水平不高,難以滿足行業產業對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為實現海外本土化人才培養和企業需求的精準對接,急需“1+X”冶金機電設備點檢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和產業攜手出海,為各國培養冶金設備等機電類人才,服務“一帶一路”和國際產能合作。
2.2? 劣勢和風險分析
德國的職業資格制度是從幾個世紀前的學徒制度逐步發展起來的。德國參考歐洲的職業資格評價標準并按照國內實際情況進行職業資格評價標準本國化,使得德國資格標準符合歐洲標準,因此,德國的職業資格證書在歐洲的認可度較高。而冶金機電設備點檢“1+X”證書的推廣在我國國內也才剛剛起步,與之相對應的人才培養體系、評價考核設備、師資培養、教材和教法改革、實訓基地建設以及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等,都在不斷建設和改善中。因此,相對于那些成熟的資格證書國際標準,冶金機電設備點檢“1+X”證書的推廣顯得有些勢單力薄。此外,我國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語言和文化上的差異,造成溝通和交流上的障礙,客觀上也對“1+X”證書的海外推廣造成阻礙。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仍存在發生政局動蕩的可能性,仍有較多政策不確定性。如中亞的阿富汗、南亞的巴基斯坦,還有西亞的敘利亞等國家,深受恐怖組織威脅。同時,地區大國也對當地的政治局勢時有干涉。這些國家都有很豐富的有色金屬資源,是我國對外投資的對象國。有時,可能還會由于對當地的法律條文理解不到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法律糾紛。這些都為冶金機電設備點檢“1+X”證書的推廣帶來風險。
3? 冶金機電設備點檢“1+X”證書國際化推廣對策
3.1? 建立健全“1+X”證書推廣的法律基礎
完備的職業教育法律法規是德國職業教育蓬勃發展的重要保障。其中,德國在2005年公布實施的《職業教育法》是最重要的一部法律,這部法律是德國雙元制職教體系實施的基礎,肯定了教育企業在德國職教領域的地位和作用。同時,德國各州和地方政府也頒布了《培訓框架計劃》《框架教學計劃》《聯邦勞動促進法》《青少年勞動保護法》等多種法律法規,確保雙元制職教體系能夠順利實施。為了確保剛剛推出的“1+X”證書這種職教新體制能夠順利實施,我國以《職業教育法》和《勞動法》等現行法律為依據,細化法律條文,確保學生在頂崗實習、現代學徒制等多種形式的在校生下廠實習中能夠全方位受到法律保護,確保實習生和實習單位雙方的權益都受到保護。
3.2? 冶金機電設備點檢“1+X”證書的國際化認證
通過與國外高水平職業院校、合資企業、政府機構進行證書培訓合作,引進國際先進職業標準,對接國際通用職業資格證書,建立與國際職業資格標準相統一的冶金機電設備點檢證書英文標準;深入研究當地知識產權等方面的法律法規,以及職業標準體系、職業技能培訓、證書頒發和認證等方面的政策,結合國內冶金機電設備點檢證書試點院校建設、考核流程,制定符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國情的培訓組織方案、證書考核及頒發流程。
引進國際通用標準與開發中國特色標準相結合,制定國際化職業教育標準。一方面,借鑒和融合國際職業教育通用標準,匹配本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當地教育發展水平,實現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建設標準國際化;另一方面,依托中資冶金、礦業公司與國內外職業院校合作開發特色鮮明、企業認可、國際通用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設和教育行業發展貢獻“中國智慧”。
3.3? 冶金機電設備點檢“1+X”證書的教育教學資源國際化
依據海外學生學情,將證書原有資源庫進行國際化改造,制作具有中英文對照的學習資料,掃除海外學生學習的語言障礙;教學資料以視頻、動畫等形式為主,提升海外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教學內容進行模塊化、顆粒化細分,便于學生隨時學習。借助“互聯網+”推動冶金機電設備點檢證書走出國門,依托線上教學平臺,降低海外學生學習難度,同時為海外院校提供線上志愿者助教服務,助力海外本土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深化“中文+職業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在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支撐的同時,促進文明交流互鑒,服務“一帶一路”建設。
3.4? 師資隊伍國際化
引進與培養雙管齊下,打造國際化師資隊伍。一方面,要積極引進海外技術能力過硬的雙語外籍教師到校任教。另一方面,通過派遣骨干教師開展線上線下境外教學活動,提升師資國際化教學能力,輸出資源豐富、特色鮮明的職教課程;通過出國進修,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國際行業競賽等形式,開闊教師的國際化視野;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培訓并考取國際互認的職業資格證書,推動教師技術能力國際化。
3.5? 冶金機電設備點檢“1+X”證書中贊職業學院試點
通過調研了解贊比亞國情、職業教育現狀及冶金礦業現狀,了解贊比亞冶金機電設備點檢從業人員各方面素質。與當地企業、政府部門合作,在中贊職業技術學院建立冶金機電設備點檢證書推廣實驗班,探索制定滿足企業需求、符合當地法律法規的冶金機電設備點檢證書英文標準、證書考核頒發流程等。為贊比亞本土職業院校教師及通過證書考核的冶金機電設備點檢從業人員提供冶金機電設備點檢證書培訓師、考核師、考務人員培訓,培養全本土的冶金機電設備點檢證書培訓及考核團隊,為冶金機電設備點檢證書的贊比亞推廣做好人才儲備。將國內冶金機電設備點檢證書試點學校和考核點建設經驗向海外移植,幫助中贊職業技術學院建立冶金機電設備點檢證書試點,并組織證書培訓,最終進行冶金機電設備點檢證書認證實踐。歸納分析冶金機電設備點檢證書贊比亞推廣實踐中的問題,待試點產生顯著成效后再逐漸擴大推廣范圍。在有色金屬“走出去”企業條件成熟、需求迫切的緬甸、印度尼西亞、幾內亞、剛果(金)、哈薩克斯坦等國家推廣試點經驗并開展新試點項目。
綜上,健全的法律法規保障體系、“1+X”證書的國際權威性、教育教學資源的國際化、師資隊伍的國際化,以及冶金機電設備點檢“1+X”證書的國際化試點工作等,是保障冶金機電設備點檢“1+X”證書國際化順利推廣的重要因素,也是中國職業教育成功向外輸出中國方案和技術的前提與基礎。
參考文獻
[1] 祝井亮.服務“一帶一路”高職物流管理1+X證書“走出去”SWOT分析[J].物流技術,2020(11):157-160.
[2] 王垚芝,盧德生.德國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及對1+X證書制度的啟示[J].當代職業教育,2020(5):105-112.
*項目來源:“一帶一路”職業教育發展人文交流研究院課題“‘一帶一路背景下高職院校智能制造發展人文交流平臺建設”(項目編號:2021-IIPEBRVED-08。主持人:李國慶);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課題“1+X證書制度國際化探索路徑研究”之子課題“冶金機電設備點檢證書國際化研究”(項目編號:JGJX2015C23。主持人:李國慶)。
作者:李國慶,長春職業技術學院副校長,博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管理與國際化交流合作;隋欣,長春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工業機器人技術系統集成;田媛,長春職業技術學院,助講,研究方向為工業機器人技術應用(13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