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冬梅
摘 要:幼兒教育工作的開展是培養未來人才的重要前提,在幼兒教育工作中,語言游戲能夠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促使整體教育工作高效開展。但是,在過去的教育工作中,部分幼兒教師沒有對語言游戲開展策略進行優化和完善,導致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不高,語言表達能力難以得到培養和提升。因此,教師應不斷解決過去幼兒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為幼兒語言游戲的高效開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幼兒園;語言游戲;有效性;指導策略
幼兒時期是一個人的啟蒙時期,同時也是能力培養以及語言表達訓練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學會溝通,能夠更好地提升表達能力,實現能力與素質的整體提升。幼兒階段又是培養溝通能力的關鍵時期,所以這個階段的教師需要針對幼兒的特性,開展相應的溝通訓練,使其學會說話,將自己的想法以及對待事情的態度用語言表達出來,實現自由地和大人或者同齡人的溝通交流,讓思維能力得到培養的同時又能夠更好地接受相應的知識。
一、現階段語言教育游戲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游戲形式單一是現階段語言教育游戲化過程存在的問題之一,這主要是由于教師在語言教學模式下未對游戲化概念產生明確界定所導致的。在幼兒園語言教育環節之中,幼兒教師不能正視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模式下的正向引導與信息傳遞價值,則難以最大化地提升自身的專業游戲力,導致游戲的設計更加傾向于流程化、任務化,僅僅在固定的環節以組織較短游戲的方式,使游戲淪為了簡單的語言教學方法,而非教育過程。這一問題的出現導致幼兒園語言教學難以受到游戲化的增益,出現小學化、制度化的教育模式,不僅難以切實吸引幼兒的語言表達興趣,更使得幼兒的語言能力難以得到切實提高與發展。
另外,在現階段的語言教育游戲化過程中,幼兒在游戲實踐中的主體性遭到了極大削弱。這是由于部分幼兒教師單方面認為現階段的幼兒還未形成系統的語言體系,擔心幼兒難以切實參與到游戲表達過程中,因此常常在實踐中向幼兒提供具體的指導和規劃。這一模式下教師忽視了對幼兒現階段實際表達特征的分析活動,導致過分低估了幼兒的表達實踐能力,進而使得語言教育游戲化的課程難以最大化地向幼兒提供向幼兒以引導價值,不利于幼兒語言能力的高效發展。
二、語言教育游戲化的設計方針
在幼兒園的語言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目的在于引導幼兒逐步參與學習,通過游戲化的教育方式及游戲化的教學活動激發幼兒的語言學習興趣。對于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來說,幼兒的語言學習探索過程應從幼兒自身的興趣出發,引導幼兒掌握更加科學與完善的語言知識。但是幼兒園中年齡尚小的幼兒自控力比較弱,強制性的學習很容易讓幼兒產生厭學心理。為了培養幼兒的語言學習素養,提高幼兒的語言學習熱情,幼兒教師應積極開展語言游戲教學活動。
(一)合理設計游戲
幼兒年齡尚小,教師在設計游戲的過程中應合理設計游戲的規則,使幼兒更容易理解。在快樂的教學環境下,幼兒能夠提高對游戲的關注度,在游戲中了解相應的學習內容和知識。教師可采用游戲設計與學科教育相結合的方式,將學科教學內容與語言游戲活動結合起來,在理論與實踐相融合的教育方式下,提高幼兒的綜合能力。為此,教師應加強對教育環境下表演游戲學習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保障游戲設計的客觀性和有效性,增強與幼兒之間的互動,使幼兒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例如,在進行幼兒語言游戲設計前,幼兒教師通過觀察,發現幼兒時常會對新奇的事物進行語言的應用。在掌握了幼兒這一特點后,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用新奇的玩具調動幼兒語言游戲參與的積極性。在這一教學環境下,幼兒能夠有效提高自身的學習興趣,從而在游戲的過程中與同伴進行交流。這有效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了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
(二)轉變游戲活動開展理念
隨著素質教育與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幼兒教育體系不斷升級、完善,教學理念的轉變也讓教師在教研過程中具有了更多的主動性、能動性,從而提高了教師的綜合能力。語言游戲等有效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教師應轉變語言游戲活動的開展理念,利用各類學習資源發展幼兒思維能力。
例如,在幼兒語言游戲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幼兒教師應用情境教學法,通過對幼兒的角色轉換,促使幼兒以小動物或者卡通人物形象進行交流,最終提高了幼兒的參與積極性,促進了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
(三)創新游戲活動開展方法
在幼兒語言游戲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幼兒教師應高度重視對教學方法的創新,促使幼兒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主學習能力,進而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幼兒語言游戲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幼兒教師應注重突出幼兒的參與主體地位,保證幼兒學習自主性的提升。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語言游戲活動能夠充分滿足幼兒的能力培養要求,落實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提升。
(四)重視提問設計
在幼兒的語言游戲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應深入挖掘教材的相關理論,對教材中的要求進行全面的分析,從而使語言課堂更加通俗易懂,使幼兒能夠更加高效地學習語言知識。在幼兒的語言游戲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應注重提問的設計,通過互動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習熱情,從而使學生更快地掌握語言能力。
例如,在語言課堂上,教師應充分挖掘教材內容,并明確教材中的重難點知識,如發音的要求,通過自身的演示來教學生學習。對于教材中的部分知識,教師可設計相關問題,通過提問的方式使加深幼兒的理解和記憶,從而保證其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應用語言知識,與他人更好地交流。由此可見,教師注重對教材的深入分析與問題的設計,能夠幫助幼兒順利獲取語言學習的能力,從而達到正常交流溝通的目的,為未來的知識學習奠定基礎。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幼兒階段進行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是幼兒園教育教學的關鍵,同時也是人們關注的重點。語言能力的培養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首先可以從良好的環境方面進行,還要針對不同學生采取不同方法,提供個性化教育,同時教師需要多傾聽幼兒的表達,并且鼓勵幼兒進行模仿。這一系列的教學不僅可以提升幼兒能力,還能夠提升幼兒的自信。總之,實現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需要從多個角度開展。
參考文獻:
[1]胡霞.幼兒園語言游戲化教學淺析[J].好家長,2018(81):117.
[2]曹佩華.幼兒園語言游戲化教學實施途徑探索[J].學苑教育,2018(21):89.
[3]李丹.淺析游戲化模式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的實踐途徑[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1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