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怡
摘要:數學是一門科學、嚴謹的學科,如果教師不善于創新,總是采用傳統的一種教學模式,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若教師只是迎合學生、創造活潑的課堂氛圍又會影響教學的進度。都說興趣是學生的老師,教師應該努力探索創新,運用既能提高學生興趣又能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的教學方法。基于此,本文詳細分析了小學生數學理解能力培養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生數學;理解能力;培養;有效策略
引言
理解能力是一項非常關鍵的思維品質,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著力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不但可以把握數學教學的關鍵點,也能促進學生思維火花的碰撞和交融,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領悟效率產生質的突破。
1.教師應該促進學生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
小學生年齡尚小,數學學習還是以機械式的知識記憶為主要方式,思維能力還達不到將數學的具體問題抽象為數學原理的層級。所以,教師教學時應該注意磨練學生的數學理解能力以及學生數學學習能力。根據具體問題,把數學問題轉化成實際的生活問題,可以降低學生理解數學知識的難度。數學問題也屬于原理問題,在實際的問題中總結出學生都能理解的數學原理,從而能夠與生活問題相聯系。小學的數學知識大部分都會與生活實際有關,教師引導學生理解了生活問題,就能將生活問題引入到教學中,能夠有效降低學生理解數學問題的困難。例如,教學小學數學《十以內的加減法》時,教師不能僅按照大人的思維邏輯讓學生學習,這樣學生只會機械記憶,并不能訓練數學理解能力。學生記憶算式的時間也非常有限,這樣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學習算式益處不大。教師應該轉換教學思維,把原理性數學和具體問題相聯系。將學生難以理解的數學知識轉化為感興趣的生活內容,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進而訓練數學理解能力。
2.采用趣味化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求知和理解動機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本質上來講就是幫助學生將對數學知識的認識從感性升級為理性,強化學生的抽象思維及數學建模能力。學生理解能力的發展成效主要取決于自主能動性能否被充分激發,教師采用的教學方式能否吸引學生的興趣。如果教師采用的教學手段難以掙脫灌輸式教學的束縛,學生數學理解能力的提升會極為緩慢,反之,學生的理解能力自然突飛猛進。興趣是學生形成和完善數學理解能力的第一要素,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理解能力時,應致力于滿足學生的興趣需求,加強實施趣味化教學手段,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和理解動機,另一方面也能使數學課堂煥發朝氣和生機,從而引領學生卸下固定思路的枷鎖,助推學生數學理解能力和諧發展。首先,強烈的好奇心是小學生普遍具備的天賦,教師在培養學生理解能力時,應該善于開發利用這一可貴的心理品質,為學生設計充滿趣味元素的啟發性問題,不僅可以點燃學生的思維火花、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也能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從而達成理想的理解能力培養目標。其次,學生理解能力的發展主要依托于自主探究,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育學生理解能力時,不妨從學生的天性出發,積極實施游戲化教學舉措,不但能夠促進學生養成自主探究意識,也能在輕松靈動的游戲氛圍中強化訓練學生的理解能力,從而使小學數學教學達到寓教于樂的至高境界[1]。
3.挖掘文本背景知識,領悟情感品味內涵
通過深入挖掘并全面感知文章的寫作意圖、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等相關知識,能夠讓學生通過對文本的理解感受文章所傳遞的思想觀、價值觀,并逐步增強學生對作者所傳遞思想情感的把握,促進學生個人審美傾向的發展及其認知理解能力的提升。為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訓練時應有意識地滲透文本背景知識,引領學生對文章所傳遞情感及其蘊含豐富內涵的感知,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培養和發展[2]。
4.教師應該結合多媒體
在計算的時候,思考過程和推導步驟均需要教師在黑板上詳細講解,這也是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可替代的優勢。所以教師應該把多媒體軟件教學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結合,而不是多媒體教學將傳統教學模式取代,也不能一直使用傳統教學方式。將提高學生數學理解能力作為根本,多媒體教學和傳統教學相互作用,使得小學數學的教學事半功倍,并有效提高學生數學理解能力。例如,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統計與概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中播放電影《費馬的房間》中糖果問題的重要片段,讓學生感受電影的緊張氣氛,以及思考電影中設置的懸念,用以聚集學生注意力,引發學生興趣。對于學生來說,電影片段會比數學題目更易于理解,學生通過認真觀看視頻就會簡單地理解概率。此時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投硬幣、擲骰子等試驗,通過豐富的教學活動和教學內容讓學生直觀并且具體地體驗和理解概率中可能性的定義,還能夠強化學生的數學理解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理解能力不僅是學生數學素養以及高階思維能力發展的基礎,也是學生參與數學探究活動必備的思維品質。
參考文獻:
[1]央毛吉.淺探如何培養小學生數學探究能力的有效策略[J].散文百家,2019(07):137.
[2]卓梅英.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加強學生理解能力的培養[J].學苑教育,2019(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