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有芳
摘要:近些年,國民身體素質問題受到多方關注,小學學生身體素質逐漸走低,為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我國教育改革深入到小學教育中,并對此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改革成果初見成效。但與此同時,一些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德育與武術課程融合難,教師與學生存在認知差距,部分小學遇到改革瓶頸期等,都是當前的重要改革問題。本篇針對目前的小學德育與武術教育融合的問題,進行了一系列探究與思考,并對此提出了一些建設性建議,以此為教育改革建設提供一些不成熟的思路。
關鍵詞:小學;德育;武術教育;融合
隨著教育工作的推進,體育改革也成為了社會關注的重點,武術課程求新求變,以增強小學學生體質為重要目標。在兩類改革都有所突破時,德育與武術教育的新融合則為小學教育帶來了難題,如何在增強武術課程教育的同時,融入新時期德育,以提高學生思想與體質“雙收”,成為了當前小學需要重點探究的問題。
一、當前德育及武術教育現狀
1.學生及家長群體重視度不足
當前的基礎教育階段正是應試教育固化最嚴重的時期,應試教育思想在當前這一批小學學生心中早已根深蒂固,武術教育為專業學科教育讓路的事件早已見怪不怪,因此,德育及武術教育的改革問題并未能引起當前學生以及家長的足夠重視。同時,由于近幾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大部分學生的鍛煉時間縮水嚴重,居家娛樂也以娛樂性媒體為主,部分媒體為吸引公眾眼球,對報道內容“掐頭去尾”,部分事件內容與德育內容嚴重背離,小學德育受到一定沖擊。特別是武術課程中的德育,大部分學生對此采取忽視態度。于此,在面對小學的實際教學時,大部分學生受主觀與客觀環境影響,對德育及武術教育信任度嚴重不足,重視度也比較低。
2.體育課程并不完善,小學教師群體德育受限
我國教育改革進程加快,但受多方面影響,體育改革仍然任重而道遠。除資金與體育場地建設問題外,小學教師隊伍也存在一定問題,改革意味著創新,而體育教師隊伍大部分時間都用于體育建設,思想建設時間較少,創新難度大,想要將德育深刻融入到武術課堂中,現有體育教師團隊必須進行改革,而小學教師聘用制度也需要與時俱進。
3.國家及學校在推動德育及武術教育改革的經驗不足
我國教育改革尚處于探索期,經驗不足,許多問題都難以深入探究。面對此種現象,教育部給小學下放了一定任務的同時,允許小學在一定范圍內自主變化策略,給了小學相對足夠的施展空間。但實際上,大部分小學改革后勁明顯不足。就德育這一問題,許多小學安于現狀,采用簡單策略來應付差事,往往“無功無過”,想要在武術教育改革中融入德育,難度非常大。但有一部分小學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教育改革,雖然成效不大,卻為我國小學教育建設做出了示范作用。還有一部分小學借鑒其他小學教育經驗,但卻受種種原因限制,均未激起太大的水花。雖然過往的教育改革有從學生主體下手,但許多小學卻是“虎頭蛇尾”,或者“三分鐘熱度”,所以在改革探索期,經驗不足,耐心不夠等,都對德育及武術教育產生了一定影響。
二、建設性策略
1.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教育問題應先從學生群體入手
學生是教育的主體。長期以來,我國教育堅持以人為本,無論是哪一項有關教育的建議或是意見,均從學生群體出發,并且我國教育以培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目標,因此,想要提高德育與武術教育融合的實效性,必須要從學生主體入手。針對學生群體,應深入走訪調查,了解當前改革階段學生意見,并進行深入分析。同時,以激發學生興趣為基本點,改變學生思路,將原有的應試思想清除,提高學生對于武術活動的熱愛,在武術教育過程中,不斷融入德育,避免引起學生反感心理,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與以學生主體為中心的教育思想,并不斷革新,實時了解學生群體理念,做到真正的以學生為本的教育融合。
2.加強小學教師整體隊伍建設,促進教師團隊與時俱進
武術教師作為武術課程與德育融合的直接建設者,一定要跟進改革步伐,不斷改變教育思路,與小學教育和改革政策實現有效磨合,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推動教育融合。同時要擺正自身位置,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作為引導者,要時刻牢記教育使命。在教育過程中,要及時發現問題,并將問題整理,與同行業教育者做出策略性探究,以推動小學教育改革進程,加快德育與武術教育融合的步伐。當然,作為小學教師,在遇到問題時,應及時與上級溝通,做到上下級聯合性教育,提高教育效率的同時,也必然會為其他小學教育建設做出具有實效性的示范作用。
3.小學應綜合運用當前條件設施,結合多方力量進行教育融合
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載體之一,對于內部條件問題,小學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認可教師的引導地位,為學生與教師的溝通建設良好的環境;對于外部條件,小學應積極響應國家教育部的改革號召,避免 “懶政”現象的出現,與校外有關單位做好溝通,推動市場對于人才培養的正確認識的形成,優秀人才必定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加強市場方面對于思想政治與武術素質良好的人才的認可,引領正確人才價值導向。
4.小學應在允許范圍內,及時靈活自主地調整方式策略,求新求變
改革進程步伐放緩,各地區問題層出不窮,主要問題在于小學教育死板。于此,國家有關部門應加強監管,推動德育與武術教育有效融合。社會各界也可對于改革問題對小學進行監督。誠然,學校也不應固守成規,要求新求變,在允許的范圍內,積極引進人才,大膽地進行教育革新。以人才建設為基礎,推動教育融合,同時以優秀人才為榜樣,為當前小學的德育與武術教育融合提供示范性價值。當然,也可以積極借鑒其他成功經驗,結合本校實際情況,以推動德育與武術教育的進一步融合。
三、結語
總之,小學的德育建設任重而道遠,武術的教育改革也并非一蹴而就,只有充分結合二者的教育特點,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迎合時代特點,求新求變的同時,才可以將德育深入到武術教育中。對于當前的改革問題,需要我們不斷探索,以高度的改革精神來面對這場小學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體質與素質的雙重攻堅戰。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既可以增強體質,又可以獲得思想政治的熏陶,從而提高國民身體素質與思想素質,形成雙贏局面。
參考文獻:
[1]宗在紅.體育教學中德育的開發與實施[J].新課程.2022,(8):15.
[2]吳艷.德育教育加入中體育課程的必要性探討[J].武術畫報.2022,(3):19-20.
[3]朱平.武術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J].魅力中國.2021,(15):29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