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辦高校以“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創新人才”為出發點,在“以評促改,以評促建,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的方針下進行自我評價和改建,從而促進民辦高校的不斷發展,提高教育質量。在明確教育質量評價的目的、注重評價系統的公平性、從教師的個人發展、完善教學質量評價系統以及高校為教師提供優質的教學環境三個方面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提高教學質量直觀的手段是完善教學評價系統,通過教學評價系統對教師進行考核,從而提高教師能動性,對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顯著的作用。完善評價系統不是為教師制定教學行為規范,而是幫助教師找到教學環節中的問題并進行課堂反思。學校行政單位為教師提供優質的教學環境,輔助教師上好每一節課;學生是教師教學的主體,參與教學環節,可以為教學進行評價;教師個人也需要不斷的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
關鍵詞:教學質量;教學評價;教學考核
1優質的教學環境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必要條件
提高教學質量首先需要行政部門的配合,為教師打造優質的教學環境,配合教師完成教育工作。只有各行政部門的協同合作,才能使教師對教學工作達到高度的認同感,歸屬感。同時學校應為教師提供科研學習途徑及平臺,在完成基本的教學任務后能接觸到各個平臺的優質課程及科研資料,豐富教師自身的知識儲存。優質的教學環境除了學校提供的硬件設施之外,需要教師內部組建優秀的師資隊伍,加強民辦高校師資隊伍整體素質與水平,重視高級人才引進。優秀的師資隊伍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保障和基石。發展多學科和多學歷層次的師資隊伍。目前民辦高校在師資隊伍中缺乏優秀的高學歷、高職稱、有經驗的教師,而青年教師居多。青年教師隊伍龐大,在和學生交流方面有一定的優勢,但是教學經驗上略有欠缺。需要完善導師制實現“一帶一”或者“一帶多”的教學輔導,讓有經驗的教師幫助青年教師快速成長。所以,針對民辦高校應該引進高職稱,高學歷教師,擴充師資隊伍,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2教師自我修養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內在因素
“以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要求教師不僅擁有深厚的知識修養,還要具備崇高的道德素養,扎實的政治素養。教師必須要做到先受教育,不斷地提升自我修養。提高高校教學質量,應堅持教書與育人的統一,無論是言傳還是身教都離不開教師的自我修養與自我教育。教師是學生的領路人,對學生產生重要的影響,教師的修養直接關系到教學質量。加強對教師的培訓,提高教師素質。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3完善教學質量評價系統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
教學質量評價系統是高校對教師的規范,其目的在于通過教學質量評價考核,提升高校整體教學質量。完善教學質量體系,做到公平性,是對每一位教師負責也是對高校發展負責。
制定學生評教系統提高教學質量。學生是教學環節的重要參與者,有權利對每一節課做出客觀的評價。目前,各大高校都采用學生評教對教師進行考核,但在操作上存在很多問題,比如,放大學生差評或是加大學生評價在教師整體業務能力中的占比。首先,學生也存在一定的主觀意識,依據于當時的感受給與打分。不能完全依據于學生評教系統的高低來判斷教師教學質量的高低。學校應合理的規劃學生評教系統,通過線上調研,考察學生對教師每節課的切實感受。將學生評教系統納入教師考核中,但占比不能過高,不能成為重要的依據。學生評價是對課堂的聽課反饋,而不是針對教師個人,更不能因為學生評價來決定教師的教學質量,這樣會讓教師無意識的對學生放松要求,不敢對學生嚴格要求,從而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合理的看待學生評教成績,客觀的分析學生給出的每一個差評和好評,找出差評的根源,反饋至教師。學生評教系統是復雜的,具有主觀性,但不能依賴于學生的評價。目前,各高校學生在學習上確實自覺性和自律性,追求自由,不喜歡換被約束。對于教師在課堂中嚴格要求或者是專業實踐項目過多,影響學生的心情,導致學生因為實踐項目過多而針對教師本人,在期末評價中帶有個人情感給出不公平的教師評價分數。這樣的分數沒有發揮實質的意義,反而影響教師的教學積極性。所以保留學生評價系統,但更應該保證評價系統的規范性及公平性。
制定專業聽課小組,由專業人士對相關專業教師進行聽評課。聽課的目的是發現教師在課堂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問題,幫助教師優化課堂。目前,各大高校也組織有聽課小組聽評課,但大多數聽課小組與被聽課教師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獨立的。高校向國家輸送專業性人才,每個專業都有自己的獨特性。不僅要求教師具備較高的業務能力,同時也要求聽課小組熟悉聽課專業的特殊性。只有了解各專業的專業屬性,才能找出問題,幫助教師成長。而大部分高校的聽課小組并不是本相關專業的行業精英,在聽課的時候不能完全站在本專業的角度上提出問題,或者提出的問題并不是核心問題,并不能解決實質問題。所以完善聽課小組的專業構架非常重要,選拔優秀的教學經驗教師作為聽課小組成員,針對本專業進行聽課,保重公平性,或者是引進社會專業人士成立專業聽課小組。可以根據專業的特殊性提出相應的問題并能幫助教師找到相應的對策。
制定教師培養計劃,定期對教師進行培訓,組織教師參與教學技能大賽,實行季度考核制度,讓每一位教師都能參與到技能講課或者是筆試考核,通過筆試考核,考察教師的專業知識。督促教師利用閑暇時間不斷的提升自己。只有教師的學識淵博,才能在教書環節中游刃有余。
結論:
完善教師教學質量評價系統,是對教師的一種鍛煉,也是為提升教學質量做鋪墊。高校制定各項教師考核制度目的在于提高教學質量,保證學校教學正常運行。在開展教學工作時,也需要其他各行政崗位積極配合。同時,要求教師要不斷的提升個人修養,在教書的同時注重育人的重要性。
作者簡介:楊悅(1990.8~),性別:女,民族:漢,籍貫:河南焦作,單位:商丘學院應用科技學院,職稱:助教,碩士研究生(2017級碩士),研究方向: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