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強榮
摘 要:小學英語教師通過有機的教學引導,在實踐教學中深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觀念,使得學生更好地認識到自主學習的重要意義,進而,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幫助學生更好地提升英語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英語;自主學習
一、基于小學英語教學視域之下,培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實踐教學意義
(一)深化英語教學的教學意義
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教師充分研讀小學教材,關注學生的現實生活和社會熱點,使教學設計能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與課堂生活結合,把握好整體性和主題性,多角度挖掘教材的價值和本質,在深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深化了英語教學的教學意義。
(二)打造小學英語教學品牌
基于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培養目標之下,教師必須對教材有一個整體且系統的認知與把握,才能有的放矢、有條不紊地逐層深入落實教學內容,從而更有效地保障教學質量,努力打造小學英語自主學習教學品牌。
(三)深化教師的教學能力
在現階段的小學英語教學之中,教師不斷地加強學習,勇于實踐,深入推進。學校行政驅動,全面啟動,想方設法,克服困難。加強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扎實推進實施研究工作。教師在實踐教學交流期間相互汲取,互相學習,共同提升對小學英語自主學習課堂的理解和運用,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和今后的實驗目標。
二、基于小學英語教學視域之下,培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實踐教學路徑
(一)多樣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能力
教師按照自主學習課的教學模式,設計各種活動、練習,以全班、小組、個人等形式,通過聽、說、讀、唱、玩的方式引領課堂,培養學生自評、互評及小組合作學習的習慣,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小學英語教學之中,單元整體教學與自主學習能力的融合有助于英語課堂高質量教學目標的有機實現。“大觀念”,說起來簡單做起來不易,它對教師的要求較高。要求教師要對教材有一個深度的理解,更要求教師對英語學科的語言支架,語言功能,語言話題有更深刻的認識和創新。在教學中,以前小學英語教師會圍繞自己所教的語言重點,語言難點,語言功能和語言支架設計教學,這樣就會出現“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學習弊端。隨著整體語言教學實踐的深入和單元整體語言教學觀指導下英語教學的探索,我們會對它有更精準的認識。英語教師要運用自己的智慧,合理運用整合教學資源;增加互動,把學生的興趣放在首位,關注每一位學生;活動設計要有層次性、有梯度,真正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
教師們從談話入手,從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出發,教學設計聚焦單元整體語言教學,教師們自如地激活背景知識,讓學生在情境中自然習得語言,并順利進行語言輸出。首課時“We love animals”,教師個人綜合素質高,肢體語言豐富,課堂氛圍輕松愉悅,教學設計層層遞進,教學活動設計簡潔明了且扎實有效。學生從知識點學習到主題意義探究,很好地達成了教學目標。教師講解“What's this?”和“What's that?”區別時,通過示范展示,清晰明了。每出示一個動物,給學生足夠的空間free talk,自由表達,指向了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避免了機械跟讀。
教師在“Our animal friends”這節課中以歌曲導入課堂,不僅創設了歡樂的學習氛圍,還通過歌曲中的dog、bird、cat等直接引入了動物animal的主題,并通過對話了解學生們最喜歡的動物,復習了句型,同時鍛煉了學生們的口語,引入課題。在課堂過程中,教師十分注意引導學生們的語音語調以及重音;通過小組合作、動手拼圖、小組展示等方式練習,并運用大量的時間給學生們進行個性化的展示,充分體現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深化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最后通過一個視頻升華主題:“We need them.We love them.We protect them.We are friends.”教師教學思路清晰,活動設計豐富。通過出示生活中常見的標識讓學生讀一讀來引出本課的話題signs,吸引學生注意,提高學生興趣。然后就這些標識根據shape,colour,meaning給學生作了不同的分類,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所看到的標識。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教師不僅教學生學習書本中的四個sign,還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明白了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標識,不同的標識給我們不同的提示,這樣進行遷移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而且四個標識的學習,教師由扶到放,充分利用了小組合作,再到最后的情景表演,能很好地把英語學習和生活結合起來,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
(二)落實情景教學,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基于情境化教學視域之下,小學英語教師們注重創設情境,努力把更多的時間、更多的機會留給學生,使學生能最大限度地參與課堂活動。教師的“Hobbies”的第一課時,在教學中,教師用自己和學生的興趣愛好讓學生提前感知單詞“hobby”,歌曲Hobbies的對對唱,既活躍了氣氛,自然交流了愛好,又巧記了單詞,深化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對學生愛好要正確引領,愛好應該是健康向上的,像賭博這種不能稱之為愛好。最后,結合繪本閱讀并回答“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story?”,注重對學生們的價值觀引導,有效提升英語教學的教學意義。
同課異構,以相同主題展現不同風采,由英語本色延伸文化素養。“雙減”背景下的英語課堂,博觀多元文化,厚積英語知識,在一課之內高效保質地建構學生語言能力,充分展現了新英語課堂的特色。
(三)基于實踐教研,提升教師教學素養
教師們在備課時既要基于教材,又要高于教材;既要了解學情,又要重視知識重建,找準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從而很好地豐富所學知識內容,為學生更好地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
基于小學英語的教學階段,教師將“雙減”教育理念與能力培養的教育理念相互融合,通過多樣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能力;落實情景教學,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基于實踐教研,提升教師教學素養,貫徹落實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深化學生的英語學習觀念。
參考文獻:
[1] 林水英.試論如何培養農村小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J].讀與寫,2021(20):138.
[2] 李銀環.如何在中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學周刊,2020(1):65.
[3] 葉杏梅.自主學習理論下小學高年級學生英語預習能力培養[J].情感讀本,2021(20):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