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禮冰 郭欣蕊 張宇
摘要:藝術教育作為綜合素質美育的教學內容,在現代教育理念的發展中逐漸被重視。在中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必須加強對學生美術技能的培養,以更具特色的教學形式培養中學生的美術能力和技能。
關鍵詞:中學美術;核心競爭力;課堂教學
1.提高對藝術的興趣
藝術作為學生在素質教育中所需要的綜合素質之一,具有一定的職業教育地位:它不僅是對藝術知識和技能的培養,也是對學生藝術文化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在中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應培養學生的美術興趣,使學生能在興趣的驅動下有效地參與美術課堂的學習,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美術技能。藝術的培養和教育包括很多方面,反映在生活的各個角落,如配色、手工藝、藝術繪畫、動畫內容等。這樣一個豐富而廣闊的藝術領域為教師的課堂教學提供了更多的機會,使教師能夠創造多種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對藝術的興趣,同時豐富藝術課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創造與學生興趣相關的開放式教學活動,提高學生興趣的有效培養。
2.核心競爭力無非是個人的修養。核心能力涵蓋范圍廣泛,如道德、語言和行為、知識和技能、意識形態領域等。但核心競爭力的特點是更注重整體,是一種綜合評價。
藝術課程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體現,擔負著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任務。美術教師應以學生為中心,以提高學生的氣質和審美情趣為目標,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通過生動有趣的教學內容,努力培養學生的核心能力,運用“因材施教、后教”、“寬松氛圍、寓教于樂”、“善用科技、科學結合”和“求利勵利”四種方式,適應新時代、新社會對人才的新要求。在教學中,我們精心倡導和設計與主題相關的活動。學生的學科技能和學科成就在相應的學科活動中得到發展和進一步發展。專業活動的目的是將學習者的個人經驗與專業知識結合起來。學科活動應反映經驗,允許學生通過獲得經驗來重建知識;要體現主體性,尊重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成為活動的主體,而不是“主動”;要體現學校性質,就要結合不同地區、不同環境的特點,選擇資源,組織活動;要精心設計活動,充分體現活動的教育性,以核心能力為目標,結合主題的內容和特點進行活動設計。讓我們來談談在中學美術課上培養學生的核心素質:
2.1“因材施教,因材施教”
我們學校是一所注重學生能力培養的國際學校。我們學校的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學生們有著廣泛的視野。學生們對藝術的愛好和要求也各不相同。每個學生的個性當然是不同的,這體現在興趣、氣質、能力和夢想等各個方面。這也是為什么我們需要“因材施教,因材施教”。人教的重要性并不意味著不同班級的教學內容不同,而是指相同的教學內容。根據個別班級的氣氛,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它不僅考慮了不同班級學生之間的差異,還考慮了預期目標與實際結果之間的差距。根據相同的課堂內容,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改變,避免一成不變的課堂模式,強烈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使這門藝術課豐富多彩。
2.2“輕松的氛圍,有趣的課程”
美術課就上讓學生釋放天性,學會審美,學會創造美,每個人天生都會有創造的欲望,而美術課正是發揮學生才能的舞臺,但是很多時候導致學生不敢展示自己的原因正是因為過于嚴肅的課堂氣氛。美術課的課堂氛圍因該是輕松而快樂的,這也就是所謂的“氛圍輕松,寓教于樂”,而要想達到這種氛圍,其實不妨在課堂上設計一些小活動。例如: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的第三課就是“我們的風采”,若是老師干巴巴的講解繪畫方法無疑就會使學生聽得無聊,這時候不妨設計這樣一個創意服裝秀,把同學分為不同的小組,每組同學先在畫紙上設計自己本組的校服,然后在制作出來,讓組員穿上本組的服裝,本班級開展一個校服時裝秀,這樣對學生繪畫和動手等各方面都有鍛煉和培養,最主要的是學生在其中都能參與進來并快樂的學習,這樣的小活動會使得學生們興致高昂,并且也在娛樂的同時學到了內容,而且印象還會較為深刻。
2.3“善用科技,科學結合”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上課的形式也已經開始不斷的發生變化,現在很多學校都已經普及了多媒體課件的使用,美術課除了創造外,還有一部分就是鑒賞,多媒體播放設備無疑為這種鑒賞提供了相當程度的便利。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打破了“一支粉筆、一張嘴”的傳統教學格局,將現代化教學手段,如錄音、投影、電視、錄相、電子網絡等引入課堂。這些現代化教學手段,具有直觀、生動、情境性強等特點,能將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有機結合起來,增強了教學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說服力,能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創設讓學生思維層層展開、步步深入的教學情境,有助于學生分析能力、綜合能力的提高。特別是現代網絡的高速發展,開拓了學生的視野,為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創造了更為有利的條件。
2.4“尋找優點,善于鼓勵”
美術不同于數理化,數理化的問題總會有一個唯一的標準答案,但美術卻沒有,美術作品向來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因此,在美術作品的鑒賞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大家說出自己對于美術作品的理解,而且要對那些新的、獨特的,哪怕是有些偏離主題的見解都要予以鼓勵,因為思維的發散性和角度的獨特性是美術課所必須鼓勵的。還有在美術創作的過程中,不少學生的繪畫功底確實偏低,畫出的作品也差強人意,但美術老師一定要從中找出學生的閃光點,對學生進行鼓勵,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我在對學生美術作品評價的時候,采取多樣化評價手段與形式,傾向重視過程評價,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充分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我還不斷創新評價的方式方法。評價作品是可以采取自評和互評相結合。我們每學期都有不同主題的作品展,將學生的作品展示出來,這對于學生來說會獲得巨大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從而激發起創作和學習的熱情。
參考文獻:
[1]楊少卿. 淺談優化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的幾點體會[J]. 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 2015, 000(006):P.21-21.
[2]李歡. 淺談提高初中美術課堂教學效率的幾點思考[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6, 010(03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