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玉珍
摘要:數學閱讀教學是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語言敘述能力、自學能力和創造能力為目的教學方式。聾生能準確靈活地閱讀數學語言,對其發展數學思維、培養數學能力、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聾生;數學語言;數學閱讀;教學策略
聾生由于聽力障礙,嚴重影響了其閱讀能力,導致數學學習困難。新版《聾校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聽覺障礙既嚴重影響聾生的語言發展,又嚴重影響聾生理解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的形成,給數學學習帶來困難”、“數學課程使聾生掌握必備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發展語言能力和社會溝通能力。”新課標指出聾生語言發展的障礙是導致數學困難的原因,還提出數學課程要承擔起培養聾生語言能力和溝通能力的要求,閱讀最直接的作用在于發展并提升人的語言能力。
數學語言貫穿數學學習的全過程,聾生學習數學離不開數學閱讀。如何在聾校數學教學中,把數學閱讀引入課堂,幫助聾生提高數學學習能力呢,談談以下幾點做法。
一、教師要轉變意識,重視數學閱讀教學
教學模式的改進是從施教者轉變舊教育觀念、接納新思想開始。首先,教師應充分認識數學閱讀的教育功能,掌握相關的閱讀指導策略,將數學閱讀納入數學課堂中,對數學閱讀教學有信心,才能真正開展數學閱讀探索。
二、數學閱讀教學要順應聾生認知活動的發展規律
聾生認知活動的發展是一個從具體到抽象,從現象到本質,從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逐步深化的過程。教師要依據聾生的心理特點,開展教學活動。
傳統的解決問題教學是出示文字應用題,教師教學生讀題,先講題意再指導學生列式計算。但是聾生沒有語言環境,陌生的應用題素材或情景無法激發聾生學習興趣,不知道學習應用題有什么用。只是被動的參與學習、模仿例題的解題方法去做練習。看到“一共”就用加法計算,看到“剩”就用減法計算。
首先,教師要對教材進行合理加工,應用題教學從圖形應用題入手,直觀的圖形易于聾生閱讀和解答。聾生具備簡單的單句能力后再教學文字應用題。從應用題結構入教學手,從直觀的填空式應用題到抽象的全文字應用題,順應聾生認知規律。循序漸進的數學閱讀教學減輕聾生學習難度,數學學習能力得到提高。
三、結合生活實例講解生字詞或抽象術語,掃除閱讀障礙
在教學過程中,很多概念、法則術語抽象,聾生因詞匯障礙而缺乏閱讀的興趣和信心,從而影響閱讀效果。常見的詞匯障礙主要是生字詞,還有一些難以理解的數學術語。教師在教新課前,先解析生字詞,再引導閱讀。把抽象數量、概念直觀化,能幫助學生更準確地閱讀和理解。
四、培養閱讀的好習慣
名師張素紅說:“數學閱讀是培養學生理解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沒有閱讀就沒有理解”。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提高聾生學習能力。
培養學生閱讀教材、做筆記的習慣。數學課本是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資源,教學內容和例題編排都是遵循以舊引新,由扶到放的原則,有例題、有分析、有圖解。教師講解例題一定要結合電子課文,邊講解邊對關鍵性的詞句做記號。課堂上給學生安排足夠的閱讀教材時間,要求學生認真對照文字解析看例題,逐字逐句,反復地讀,并對照老師的講解,把課本上的關鍵詞、句子用彩色筆劃出來,把公式、解題方法摘抄在筆記本上。過后對相關知識遺忘或感到困難時,要求學生能在課本或筆記本上查找到相關知識和例題,通過閱讀喚醒知識記憶,解答疑難。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五、鼓勵聾生表達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設計問題,有針對性地啟發學生思考、表達。引導聾生用教材里的數學語言正確地表達,對發展其數學思維、培養數學能力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綜上所述,把數學閱讀教學引入課堂,對教材、教法進行加工改進。閱讀教學實踐發現,學生在課堂上始終處于積極參與、動腦、動口、動手、相互交流合作的狀態下,數學學習能力得到提高,思維、表達、實踐、合作能力都得到發展。聾生數學閱讀教學是一個突破舊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提高數學學習能力,發展聾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好方法。
參考文獻:
[1]左紀正.指導數學閱讀 開展聾生自主學習[J].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2004(01):44-45.
[2]邵亞君.初中生數學錯誤中語言因素的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1.
[3]田寅生.《聾校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解讀[J].現代特殊教育,2017(05):9-12.
本文系廣西北海市教育教學科學研究所立項課題《閱讀教學在聾校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實踐研究》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