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菊
摘要:在科技日新月異的當今社會,教育信息化成為幼兒教育極其重要的部分。信息化教育為幼兒教育帶來了更多的可能和便捷,通過利用信息化技術,能夠實現園區內信息共享,縮短了信息傳遞的時間;教師通過網絡進行備課,以PPT的形式展現課程內容,為課堂增加更多趣味性;信息技術融入游戲,可以豐富游戲內容,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喚起幼兒強烈的參與興趣,延長幼兒在游戲中的活躍度。
關鍵詞:信息技術;幼兒教育;互聯網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傳統的教學方式已不適用現在的幼兒教育。因此,教師改變了教學模式,采用新型的方式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幫助其養成良好的習慣,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以及人生觀,促進其健康成長,成長為優秀的人。信息技術是互聯網時代的衍生品,能夠快速地搜集資料。因此,教師將其引入到幼兒教育中,能夠彌補幼兒教育上的不足,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從而提高課堂質量。基于此,本文將簡要分析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現狀,并提出具體的應用策略,希望給其他教師提供一些參考建議。
一、在幼兒教育中應用信息技術的現狀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其在教育領域的應用非常廣泛。在幼兒教育中,采用信息技術可以有效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拓寬現有的教學范圍,優化幼兒的學習體驗,營造有趣味性的學習氛圍;另一方面,采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師開展教學活動,具有傳統教學模式無法比擬的優越性,利用音頻、視頻等形式優化幼兒的多種感官體驗,使幼兒長時間保持注意力,這樣會更加容易理解教師傳授的知識,并進入到學習情境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但科技的發展是一把雙刃劍,在幼兒教育過程中,采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活動也存在一些弊端,如果教師過分依賴信息技術,為幼兒播放過多的課件視頻,幼兒容易失去自主思考的能力,甚至會分散注意力,降低教學效果。出現此種現象不但不能夠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反而會降低幼兒的學習主動性。據調查數據,青少年的視力水平呈逐年下降的趨勢,其中過多使用多媒體設備是導致這一現象出現的原因之一。因此,在運用多媒體設備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應該合理把控信息設備的使用度,確保幼兒的視力不受損害。
二、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策略
(一)激發幼兒的學習動力
因幼兒的思維活躍、好奇心重、認知能力不足等特點,導致其容易受周邊環境的影響。這時,教師應關注幼兒狀態,引導其對學習產生新的認知。傳統的教學方式形式較少,經常以口述的形式進行授課,這對于幼兒來說是難以提起興趣的,缺少學習的動力,這種情況不利于幼兒的成長。教師應采用信息技術來進行授課,這種方式能夠引起幼兒的興趣,吸引其目光,激發其學習動力,以便進入學習狀態。同時,教師也要緊跟時代的潮流,通過多種途徑來提高自身的能力,如查閱資料、外出交流、聽教育專家的講座等方式來提高教學水平,這有助于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和能力,為接下來的授課做好準備。因此,在進行幼兒教育時,教師應多與幼兒多交流,了解其想法,從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這樣能夠讓幼兒自覺聽從教師的指導與安排,完成教學任務。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運用信息技術能夠將教材內容用生動、有趣的形式展現在幼兒面前,使幼兒對學習產生興趣,有助于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以及動力,以便促進其思維的發展,養成良好的習慣。
(二)豐富教學形式
因幼兒的思維尚未健全,自控能力弱,導致其無法自我約束,這種情況阻礙了教學活動的開展。在課堂授課時,一些教師主要是通過講述教材中的內容來傳授知識,忽略了幼兒的接受程度,導致其對學習失去興趣,從而產生抵觸的心理,這不利于培養幼兒的綜合素質,促進其健康、快樂的成長。因此,教師應采用信息技術來開展教學活動。在實際授課時,運用信息技術來播放相關的圖片以及動畫,吸引幼兒目光,讓其在觀看動畫的過程中學習知識,感受知識的魅力。同時,運用信息技術能夠激發幼兒的興趣,活躍課堂氛圍,為課堂增添趣味。例如,在培養幼兒保護環境的意識時,教師可運用信息技術來查找《熊出沒》這部動畫片的片段,并將其作為教學材料給幼兒播放,這不僅豐富了教學形式,還能讓幼兒快速進入學習狀態,以便提高教學效率。
(三)創新教學模式
首先,與情境法相結合。情境法是非常常見的授課方式。在開展幼兒教育活動時,教師應先了解教材內容,再運用信息技術查詢與教材相關的圖片以及視頻,并在此基礎上設計授課方案,這樣能夠將教材與信息技術有機結合,以便創設適宜的情境。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激發幼兒的興趣,并將其帶入到情境中,使其在情境中快樂學習,養成良好的習慣,培養自主學習意識,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例如,在幼兒教育時,教師可借助信息技術查詢小鴨子、小雞、烏龜等動物的圖片以及音頻,并使用多媒體播設備放出來,這樣能夠讓幼兒直觀地了解到動物的長相以及聲音。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活躍其思維,培養其探究意識。
其次,結合角色扮演游戲。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形式之一。在開展幼兒教育時,教師應將角色扮演有與信息技術結合,這樣能夠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使其自愿參與活動,有助于活躍課堂氛圍,讓其在積極、向上的環境里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可運用信息技術搜集資料,以此來彌補教材中內容的不足,能夠擴展教學內容,開闊幼兒的視野,增加幼兒的知識量。例如,教師可運用信息技術查找與教材內容有關的動畫片,將其作為教學素材,引起幼兒的興趣。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看完動畫片后,可以讓幼兒自主選擇扮演的角色,使其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學會互助,建立團結友愛的精神。通過這種方式能活躍課堂氛圍,減輕幼兒的負擔,有利于鍛煉其語言表達能力。
三、結語
信息技術有益也有弊,因此,教師在教育幼兒時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設計出對幼兒有益的授課方案。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活躍幼兒的思維,培養其創新意識,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從而成長為優秀的人。
參考文獻:
[1]暢娟.現代信息技術對幼兒教育教育的影響[J].文學教育(下),2020(2):138—139.
[2]徐莎莎.淺談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有效運用[J].才智,2019(8):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