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潔
摘要:在學習古詩詞時,學生不僅要會背誦古詩詞,更要學習和感受它的音樂美、意境美和情感美,這也正是我們需要繼承和傳揚的文化精髓。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古詩詞教學時,要拋卻教學的功利心,以發展學生的文學素養為目標,重視對古詩詞中音樂性、優美意境和豐富情感資源的挖掘,并采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學習古詩詞,欣賞傳統文化的美,接受傳統文化思想的熏陶和浸潤,逐漸養成良好的文學素養,實現古詩詞教學的價值。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吟誦;意境;情境
在我國的文化寶庫中存儲著一顆璀璨的明珠,它就是古詩詞。古詩詞中蘊含著豐富的美感,是對學生進行語言教育、審美教育和思想教育的重要資源。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古詩詞教學,如何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古詩詞,充分發揮古詩詞的意義和價值,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是語文教師需認真考慮的事情。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也應積極改進教學方法,更深層次地突出古詩詞的美,引導學生品味古詩詞的意和情,逐漸提高小學生的文化素養。
一、著重吟誦課文,品味音樂美
古詩詞在創作時講究合轍押韻。經過上千年歷史的洗滌和沉淀,至今流傳下來的古詩詞每一首都膾炙人口。古詩詞因為其平仄變化而呈現出動聽的韻律。在學習古詩詞時,語文教師首先要教學生用唱的方式去吟誦古詩詞,在朗讀中感受古詩詞的音樂美,不斷培養學生的語感。正確的斷句是吟誦古詩詞的基本要求,除此之外,教師可以采用范讀、播放視頻、學唱詩歌等方式,讓學生深入感受古詩詞中如行云流水般的音樂,感受詩歌語言的音樂美。例如,在學習《山居秋暝》這首古詩時,我就引導學生通過反復誦讀古詩來體會古詩詞的音韻美。課上,我首先通過示范朗讀的形式讓學生學習怎樣讀好這首詩。之后,我又利用朗讀錄音來引導學生欣賞古詩詞中的音韻美。接著,我采用配樂朗讀的形式,讓學生閉眼感受古詩詞中流淌出來的音樂美。最后,我借助網絡上的吟誦視頻,幫助學生認識古詩詞中的合轍押韻,學會如何通過吟誦來表現古詩詞中的韻律。這樣,在反復朗讀古詩詞的過程中,學生深刻體會到了古詩詞中蘊藏著的音樂美。
二、創設生活情境,體會情感美
古詩詞是詩人真實生活的寫照,也是詩人抒發真實情感的思想寄托。古詩詞中的情感豐富,有愛國之情、思鄉之情、愛情等多種情感,深入挖掘古詩詞中的思想情感,對學生進行德育熏陶是古詩詞教學的價值體現。不同社會背景下創作的古詩詞風格和內容變化較大,思想情感也各不相同。在引導學生感受古詩詞的情感美時,教師應積極聯系學生的生活,創設與詩詞內容相似的生活情境,用生活的情感出發學生朗讀的情感,從而與詩人產生強烈的共情感。例如,在學習《示兒》這首古詩時,為了能夠引導學生更好地體會詩人的愛國情感,我就在課堂上借助一些電影片段或生活事例來創設情境。雖然詩人和我們身處的時代不同,但是愛國的情感卻是相同的。最近很多的一個電影《戰狼》,其中主人公的愛國情感就很令學生動容。在課上,我以《戰狼》為話題切入愛國主題,并結合生活中很多消防員、軍人為國捐軀的英雄事跡,幫助學生理解他們的愛國之情。如此一來,在相似的情境中,學生的內心受到了強烈的震撼,被詩人這種“抱著必死之心也要報效祖國”的真摯深沉的愛國之情所感動。
三、創新教學形式,再現意境美
在創作古詩詞時,詩人力求語言精練、傳神。他們把自己的諸多情感寄存于古詩詞的山水畫面之中,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是古詩詞常用的手法。感受古詩詞的意境美是教學的重點之一。小學生對抽象語言的感受力不強,為了幫助學生更加充分地感受古詩詞的意境,在課堂上,教師應積極創新教學形式,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為古詩詞進行配畫,把從古詩詞中感受到的畫面通過繪畫表現出來,用形象可感的事物進一步刺激學生的思維,在讀的過程中產生更強烈的畫面感,充分感受古詩詞的意境美。例如,在學習《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古詩時,我采用為古詩作畫的新穎方式,引導學生感受詩中悠遠的意境和友人走后空留自己的悵然之感。詩中,詩人看著好朋友的船越走越遠,卻久久不肯走,最后只看見滾滾的長江水不斷地流淌著,景物場面的宏大襯托了孤帆的“孤獨”,滾滾的江水襯托了詩人孤單的身影,這一切都使得送別的不舍、悵然之情更甚。課上,我要求學生根據古詩的內容來進行繪畫創作,畫出高高的黃鶴樓,詩人孤獨的身影、滾滾流逝的江水。當整個畫面呈現在紙上時,一切都罩上了一層淡淡的憂愁。這時,詩人對故人的不舍和對前途的迷茫就充分顯露出來了,意境美也油然而生。
總而言之,古詩詞學習的意義在于學習、感受和傳承傳統文化精髓。古詩詞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優質教學資源,在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應站在培養學生文學素養的高度看待古詩詞教學,充分把握古詩詞學習的要義,以更具語文特色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古詩詞,在吟誦、知音、悟情中感受古詩詞中的美感,促使學生受到古詩詞的良好熏陶,形成良好的文學素養。
參考文獻:
[1]王冰. 試論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 知識文庫,2022,(07):28-30.
[2]姜海霞. 讓教育戲劇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綻放[J]. 小學生(上旬刊),2022,(04):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