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露苧?尚庭婷
摘要: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與應用,對社會各領域建設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在“互聯網+”時代,金融經濟也無法脫離互聯網及其相關技術以獨立形式存在。在“互聯網+”金融環境下,如何借助“互聯網+”有效開展會計審計工作,探索新的審計模式,促進工作效率與質量的提升,是當前企業審計人員最為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會計審計人員;轉型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及其技術的推廣應用,對廣大群眾生活與工作的方方面面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毫不夸張的說互聯網及其相關技術對廣大群眾衣食住行,都產生了巨大影響,換言之,廣大群眾生活與工作無法脫離互聯網帶來的便捷。廣大群眾普遍在享受互聯網帶來的便捷,并且在加深互聯網及其技術應用價值的研究,以期為廣大群眾生活質量的提高提供技術支撐。
一、“互聯網+”金融審計風險因素分析
在“互聯網+”時代這種環境下,開展金融審計工作必然會增加一些特殊性,從而直接增加了互聯網金融企業審計工作難度,在長期的實踐中,暴露出眾多問題,具體涉及到經營風險、規范制度缺乏、審計技術不完善、審計線索隱蔽等四個方面,接下來,筆者將以個人工作經驗,在查閱大量與之相關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就“互聯網+”金融審計風險因素,結合個人意見,并采用個人語言進行簡要介紹。
1、風險增加
審計風險與經營風險有著本質的區別,但是在內在聯系中,也有著一定的關聯。被審計單位在發展經營中,受到多種因素,例如:單位外部市場環境、經營戰略發展策略決策等,均有可能讓被審計單位出現經營風險或者財務危機,嚴重的情況下,可能讓單位出現破財倒閉問題。為了保持經濟效益的持續增長,或者維護當前經濟效益不受損,在編制信息時,極有可能采取虛報信息這一方式,對一些重大問題進行有意隱瞞,針對這一現象,在審計時,審計人員尚未發現這一問題,將會造成財務報告中的經營風險無法及時消除,進而出現了審計風險。通常情況下,被審計單位經營風險越高,相應的審計風險也就越高。現今的互聯網金融機構具有超高的淘汰率,源自市場的激烈的競爭。為了生存,為了發展,互聯網金融機構需注重經濟效益的提高,不得不通過一些不規范的操作,或者違法的操作,隱藏一些真實信息,影響到審計人員評價的客觀性、準確性。隨之而來的就是審計人員無法給予與之相符的審計意見,審計業務自然就存在較大的審計風險。
2、互聯網金融現行規范亟需完善
互聯網金融現行相關規范,除了與互聯網金融企業經濟活動相關的法律規定之外,還涉及到會計準則、審計法則等相關的規范性文件、制度等。首先,互聯網金融企業具有互聯網中的特有的創新性特征,大量新金融業務、產品創新出現在大眾視野,然而相關的規范,并沒有隨之及時更新,造成審計人員在實踐操作中,缺乏有效的審計標準,同時也缺乏相應的理論依據,自然影響到審計工作的開展。其次,互聯網金融企業發展變化極快,一旦審計人員結合現行規范,給予相應的審計意見,在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變化的情況下,規范為了適應發展實際需求,會適當調整規范,將會造成審計人員依據舊的規范給予的審計意見,由合理轉變為不合理,直接造成審計產生一定的風險。
二、基于“互聯網+”金融環境下,會計審計人員轉型需具備的能力
1、信息處理能力
“互聯網+”金融環境下,審計工作的最大特點,在于借助大數據等技術,收集了海量的企業業務經濟數據。同時在信息技術的推廣應用下,審計工作必然也會逐漸實現信息化建設。基于這一情況,數據處理能力與效率將會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互聯網+”金融環境下,必然擁有較強的專業素養,除了掌握企業財務、審計專業等知識之外,還需要掌握與互聯網相關的專業知識,方可滿足當下被審計單位提出的要求。同時,審計人員掌握上述專業知識,在審計實踐中,不再需要工作流轉,節省了大量時間,進而促進了審計工作效率的提高。除此之外,信息技術在企業中廣泛應用,并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得到了深層次的應用。
2、防范意識的增強
“互聯網+”金融環境下,審計風險日漸增大,被審計單位接受審計時,企業內部信息資源安全無法保證。因此,需要增強被審計單位內部信息、資金等安全防護力度。例如: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常用到的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方式,逐漸成為了人們日常消費的重要構成部分,在實踐中,也存有較大的風險。因此,企業在被審計時,除了保障企業內部信息安全之外,還要注重最新安全防護技術的應用,加強安全防護技術研發,以保證安全防護技術水平能夠應對任何安全隱患。同時,企業需要及時完成系統更新與升級工作,這也是審計重點發展趨向。
3、咨詢或評價智能
“互聯網+”金融環境下,企業在組織機構、生產運營模式等方面,均進行了優化與發展。企業要想在發展中,適應模式的轉變,需要注重企業內所有部門的有機合作,充分認識到互聯網應用的重要性,借助互聯網思維加強企業內部管理與控制。同時,審計人員在審計成果中,需結合企業發展實際情況,基于審計角度,提出一些有利于企業發展的建議,需強調的是建議需具備前瞻性,方可發揮出審計轉型中、后的評價與咨詢作用。
參考文獻:
[1]代偉偉.淺析互聯網金融時代商業銀行審計風險防范[J].全國流通經濟,2018(33):107-108.
[2]覃家法.基于風險視角下的互聯網金融審計研究[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8(06):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