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菊
在幼兒階段的教學中,繪畫教學屬于非常重要的內容,為了更好地保證幼兒繪畫教學效果,教師做好繪畫教學指導是非常關鍵的。而以往的教學模式中,很多教師并沒有真正認識到教學指導的重要性,所以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容易出現各種問題。事實上,幼兒園的孩子好奇心、模仿力強、想象力豐富,在這個時間段,幼兒具有非常強的學習能力,所以教師還需要充分把握幼兒的特點,結合具體的繪畫教學內容,引入符合幼兒需求和興趣愛好的教學方式,對繪畫教學進行改革和創新,有效地做好教學指導,更好地保證教學效果。
一、幼兒繪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的幼兒繪畫教學中依然存在不少的問題,具體包括:? ?1. 幼兒園教師對繪畫教學的理解不深。受到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當前很多幼兒園教師在開展繪畫教學的時候,并沒有真正認識到做好繪畫教學的重要性,教學的重點大多放在提升兒童的繪畫知識和繪畫技巧上,對于兒童繪畫興趣、審美能力的培養多有忽視,導致很多幼兒園繪畫教學都比較局限和表面,不利于幼兒綜合素質與能力的提升。2. 沒有充分認識到做好教學指導的重要性。幼兒園的孩子大多年齡比較小,在這個年齡階段,兒童各項技能均處于比較初級的階段,要想更好地保證教學效果,還需要教師做好教學指導,幫助幼兒更好地參與到課堂中。但是當前很多幼兒園教師并沒有真正認識到教學指導的重要性,在開展繪畫教學的時候,也沒有結合幼兒的需求和具體的教學內容去做好教學指導,導致幼兒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受到很大的影響,繪畫教學質量也會受到影響。3. 幼兒園教師的教學方式單一。在幼兒園繪畫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式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關鍵,要想更好地保證幼兒園繪畫教學質量,教師還需要引入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為幼兒營造豐富多彩的課堂情境,讓幼兒更愿意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從而更好地保證教學效果。但是當前很多幼兒園教師在開展繪畫教學的時候,并沒有認識到多樣化教學的重要性,依然習慣性采取單一的教學方式,導致繪畫課堂相對比較枯燥,很難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教學效果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二、做好幼兒繪畫教學指導的意義
教師在幼兒園教學中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想要更好地保證幼兒園繪畫教學質量,將教師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是非常關鍵的。以下針對做好幼兒園繪畫教學指導的意義進行具體分析:1. 能夠很好地調動幼兒學習繪畫的興趣。對于幼兒園的孩子來說,學習興趣是最大的學習動力,教師在開展繪畫教學的時候,加強教學指導能夠讓幼兒更快地進入到繪畫教學中,從而更好地將幼兒的繪畫學習興趣調動起來,幼兒的學習效果也會更好。2. 能夠提高繪畫教學效果。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會忽視教學指導的重要性,在這種情況下,教學效果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教師加強繪畫教學指導能夠有效地優化課堂,讓課堂更具針對性,繪畫教學效果也會隨之提升。3. 能夠提高幼兒美術素養。對于幼兒園階段的孩子來說,繪畫學習不單單需要提高美術技能,更需要對幼兒的審美能力、美術修養等進行鍛煉,加強幼兒繪畫教學指導能夠讓幼兒繪畫教學更具針對性和科學性,幼兒在參與繪畫學習的同時,能夠學會欣賞繪畫作品,使自身的審美能力得到鍛煉,同時也能很好地鍛煉自身的繪畫技巧,美術素養也隨之提升。
三、幼兒繪畫教學指導的有效策略
在當前的教學環境下,幼兒園教師開展繪畫教學的時候,要想更好地保證繪畫教學效果,做好教學指導是非常重要的。以下針對幼兒繪畫教學指導的有效策略進行具體分析:
1. 選擇生活中的材料,培養幼兒的審美感知能力
幼兒在學習繪畫的時候,審美感知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師在開展繪畫教學指導的時候,還需要更加重視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能力。而繪畫本身是一門藝術,藝術來源于生活,幼兒對實際生活內容熟悉度也比較高,所以教師在教學指導的時候,可以選擇一些幼兒熟悉的生活材料,通過生活材料的運用,幫助幼兒更好地培養審美和感知,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審美能力;同時教師在指導幼兒觀察生活材料的時候,還能有效地消除幼兒對美術繪畫的陌生感,拉近幼兒與繪畫的距離,使幼兒更愿意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繪畫教學中,教學效果也會更好。當幼兒養成觀察生活的習慣之后,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發現事物的美麗之處,讓幼兒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幼兒的審美感知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鍛煉與提升。例如,在幼兒繪畫過程中,經常需要描繪人物、花朵、樹木、小草、房子等,教師在進行教學指導的時候,就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選擇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引導幼兒進行觀察。例如在描寫人物的時候,可以讓幼兒嘗試去觀察媽媽或者爸爸的笑臉,鼓勵幼兒說出媽媽或者爸爸笑臉的特點以及自己的感受;在描繪花草樹木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去觀察操場上的花草樹木,讓幼兒描述花草樹木的顏色、形態、特征等。幼兒在繪畫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讓幼兒結合自己觀察的內容,進行相應的描繪,幼兒的繪畫學習能力和審美感知能力也會得到鍛煉。除此之外,幼兒在描繪自然事物的過程中,往往會將自己心中的愿望和想法體現在繪畫當中,類似幼兒描繪各種葉子的形態,三角形、橢圓形、心形等,從而更好地激發幼兒對生活的熱愛,同時也能更好地發現生活中的美,幼兒發現美的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鍛煉和提升。
2. 引導幼兒將復雜的事物簡化,培養繪畫信心
幼兒園的孩子年齡比較小,在這個年齡階段,很多孩子的繪畫技巧處于比較初級的階段,面對一些復雜的事物時,很難將其具體的描繪出來,這時候幼兒的繪畫信心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因此針對這種情況,幼兒園教師在進行繪畫教學指導的時候,還需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有意識地引導幼兒將一些復雜的事物利用概括、簡化的方式描繪出來,從而減少復雜事物的繪畫難度,幫助幼兒更好地樹立繪畫自信心。而教師在引導幼兒簡化復雜事物的時候,一方面需要從感知、視覺等入手,讓幼兒通過觀察、觸摸等方式,更好地了解事物的初略結構,從而進一步加深對事物的認知。例如,在“樹木”的繪畫過程中,教師可以指導幼兒去感知樹木的結構,了解樹木通常包括樹葉、樹枝、樹干等部分,然后進一步地了解每一個部分的具體特點,結合樹木的結構和整體進行繪畫,更好地降低繪畫難度。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引入簡單臨摹的方式鍛煉幼兒的繪畫技巧,教師可以選擇一些便于臨摹的畫作,讓幼兒嘗試根據畫作的內容進行臨摹。學生在臨摹過程中,可以將自己的想法融入其中,重點去觀察事物的表達,鍛煉自身的表達能力。而教師在整個過程中,需要加強教學指導,幫助幼兒更好地概括和總結,有效地增強幼兒感知能力和繪畫自信心。
3. 引入擬人化手法,提升幼兒的表現能力
幼兒年齡比較小,在這個年齡階段,很多幼兒看待事物的方式是具象化、擬人化的,他們會將自己看到的事物賦予生命力和情感,讓事物更具表現力。所以教師在進行幼兒繪畫教學指導的時候,還需要充分抓住這一點,引入擬人化的手法,讓幼兒更好地去表現事物,提升幼兒的表現能力。除此之外,教師在指導幼兒繪畫的過程中,還需要注意保護幼兒的想象力,鼓勵幼兒放飛自己的想象,讓繪畫更具魅力。幼兒在想象的過程中,也能更好地感受到繪畫的魅力,學習效果隨之提升。例如,當幼兒提問“彩虹是怎么產生的?”時候,并不是需要教師去給幼兒講解彩虹產生的原理,教師可以將其融入到一個趣味性的小故事中,讓幼兒在這個過程中對彩虹產生更多美好的想象,從而得到心理滿足感。幼兒在繪制彩虹的時候,情感也會更加豐富,繪畫作品表現力會更好。再比如,在繪畫具體事物,類似花朵、樹木等,教師不用讓學生一板一眼地去描述具體事物的形態,可以鼓勵學生將自己心中的想法表現出來,這時有的學生可能會將太陽繪畫成老公公的形象,并且繪制上笑臉;有的學生會將花朵的葉子畫上笑臉等。
4. 引入兒歌和故事,培養幼兒繪畫興趣
故事、兒歌都是幼兒比較喜歡的內容,通常能夠很好地調動幼兒的興趣和積極性。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進行教學指導的時候,可以將兒歌和故事引入到繪畫教學中,通過兒歌和故事充分調動學生的繪畫熱情,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選擇兒歌和故事的時候,不能盲目地選擇,而是需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與幼兒的興趣愛好進行針對性的選擇,保證能夠將兒歌或者故事融入到繪畫教學中,才能起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引導幼兒繪制有關于生活的作品時,教師可以引入繪本故事進行引導,然后以故事作為原型,讓幼兒嘗試去設計其中的主角形象,包括服飾、相貌以及故事的環境、道具等。幼兒在繪畫過程中,想象力更加豐富,同時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也會更高。
四、結語
綜上所述,繪畫教學屬于幼兒園教學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鍛煉和提升學生審美能力和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所以做好幼兒繪畫教學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開展繪畫教學的時候,還需要做好教學指導,通過有效的教學指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進一步提高繪畫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