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聲虹
【摘要】隨著各類智能教學平臺的引入,教師的教學模式與學生的學習方法都受到了很大的沖擊,若想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不僅僅只是配齊各項最新型技術、設施就可以做到,智能教學平臺在教學過程中起到的僅僅是輔助作用,而更重要的還是教法與學法的同步變革。因此,研究如何利用計算機技術來改變教師的傳統教法與學生的傳統學法則變得尤為重要。本文以教研課M5 U11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為例,從實際操作方面講述在小學英語聽說教學課中,如何利用智能教學平臺的各項功能活躍課堂氣氛,重構課堂和學習模式。
【關鍵詞】智能教學平臺;小學英語;聽說教學
一、引言
智能教學平臺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無限可能,給學生的學習模式帶來了巨大改變。在傳統課堂中,大部分教師占據著課堂主體。另外,由于班級人數多,一堂課短短的40分鐘,教師也無法對班級全體學生的聽說能力及水平進行一一反饋與指導。而在課后的學習活動中,家庭作業也總是以書面作業為主,即使有部分聽說作業,學生也無法即刻得到糾正,這一切都導致學生的聽說水平難以提高,造成部分學生陷入“啞巴英語”的困境。
在智慧校園環境下,傳統教學模式得以更新改變:學生可以在智能教學平臺上獲取一位“在線教師”,隨時隨地開展教學并進行評分、糾正,鼓勵學生開口讀、開口練。同時,學生還可以獲取多種多樣的自主學習方法與平臺,利用豐富的資源,促進個性化學習、開放式學習和泛在學習。教師的教學理念得以更新,促進了小學英語的教學改革與發展。在這一條件下,英語教師需跳出傳統英語教學的限制,充分利用各類現代技術手段,創設輕松愉快地學習氛圍,激發學生主動學習,主動聽讀的積極性。教師通過智能平臺學生數據的反饋,能夠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更好地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成長,為每一位學生提供適合他們的教育。
為了進一步促進小學英語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機整合,教師更要注重自身的發展與進步,提升信息技術素養、豐富教學手段、促進專業成長,以提高教學效率。
二、把握教學內容,合理融合信息技術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這節聽說課的教學內容是教科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Module 5 Weather的第一課時。本課時學生的主要學習任務是能夠領會本單元的新單詞及重點句型等內容,學會詢問和談論不同地區的天氣。本課的新單詞較多,信息量大,學習上有一定的難度,但學生通過四年的學習,也已有了一定的基礎:學生在小學英語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學習了關于“天氣”的話題以及已經接觸過有關天氣的單詞;四年級上冊第九單元學習了有關“衣服”的詞匯,對于本課的學習都起到了一定的幫助。本節課的設計主要體現了小學英語課程教學基本理念中的“采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這一項,堅持以活動促發展,以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與運用英語的能力為核心,倡導學生主動學習。本課設計了“給老師旅行建議”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完成“找行李箱密碼”“了解各地天氣”“給出穿衣建議”及“給出旅行建議”四個活動,在活動中熟悉、理解本節課的新單詞、新短語、反復操練句子及完成最后的建議輸出。
本課教學對象是五年級的學生,五年級學生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學習態度,集體意識增強,重視集體評價作用,出現意識較強的學習動機。集中力、注意廣度等方面對比低年級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發展;創造性也得到發展。同時,該年段的學生樂于分享、樂于幫助同學,但高年級學生比起低年級課堂氣氛沒有那么活躍,害怕犯錯,更愿意自主安靜學習,需要教師鼓勵與引導。本課的天氣話題學生比較熟悉,學生對貼近生活的學習內容很感興趣,樂意交流。針對現代學生善于使用電子設備,喜歡競爭、學習動機較強的特點,筆者在本課的不同教學環節中融合智能教學平臺的各項功能,借助多媒體的優勢,幫助這節聽說課增光添彩。
(一)巧用預習功能,進行糾音指導
由于本課需要使用到四年級學過的關于服飾的單詞,所以課前,學生通過使用手機或平板在“暢言曉學”上完成四年級上冊U9聽說練習,利用聽說練習復習鞏固關于服飾的單詞,聽說練習包括發音測評、聽音選詞、看圖選詞、英譯中和中譯英這五項內容,學生在完成的過程中,“暢言曉學”系統會根據學生的發音準確度及完成情況給予評分,并在教師平板端生成學生詳情和班級分析,學生詳情包括每位學生完成的得分、用時及提交的時間。同時,還可以瀏覽每位學生每道題的作答情況;在班級分析一欄,教師可以看到每道題目的平均分。根據這些數據,筆者歸納出學生得分較低的單詞(shirt/dress/jeans/trousers),在課堂上統一重點強調,并再次帶讀。而針對完成較差的學生,學生可以自己選擇重新完成,教師也可以在課后將作業打回,要求學生重新完成,以進行再一次鞏固強化。
(二)活用答題功能,活躍課堂氣氛
智能平臺的介入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師生互動的模式。傳統課堂中,師生的互動多為學生舉手或教師抽查、指定,指名具有一定的主觀性,且不能面向全體學生,容易出現整堂課只關注到優生和善于回答問題的學生的情況。而在本節課中,筆者利用平板電腦上的隨機、搶答、全班作答、討論等功能,提醒班級學生集中注意力,關注課堂內容,同時也轉變了師生互動方式,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營造了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為課堂帶去新的活力。
(三)課堂實時分享,促進共學共進
傳統課堂上學生成果的評講,我們大多數時候都依賴于投影儀的幫助。但使用投影儀時,只有教師能利用畫筆等功能進行批改,且學生只能閱讀到由教師指名的一兩位學生的作品,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在智能教學平臺的幫助下,學生在完成自己的作品后,通過平板拍照分享,學生們可以實時看到全班所有同學的完成情況,取長補短,向他人學習。優秀的學生還可以幫基礎較差的學生指出錯誤,在一定程度上幫教師減輕了壓力,同時,也幫助優秀的學生鞏固了所學內容,實現教師和學生的雙贏。所有的課堂材料均留存在后臺,課后,學生仍舊可以隨時查閱,便于學生積累學習資料,也為學生課后的復習與提高提供了便利。
(四)課后在線鞏固,實現數據收集
以往,學生完成課后鞏固作業時,若遇到不會的題目,只能等到第二天上學時詢問教師,也往往不能及時得到作業完成情況的反饋。而現在,學生利用智能教學平臺完成當天作業時,后臺會實時收錄學生的作答數據,由系統給出評分,針對完成較差的題目,學生可以再次完成。教師可以在平板客戶端查看到所有學生的完成情況與成績,對于完成得差的學生,可以將練習打回,要求學生重做;還可以查閱完成較好、完成較差的題目,針對完成較差的題目,回到學校后在課堂上集中講解。多次練習后的數據累積起來,就能為每次學生形成獨一無二的聽說練習數據庫。這樣通過運用大數據學習分析技術,對于學生作業的正確率、作業完成時長等數據都進行了加工。依靠這些直觀的數據,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調整自己的教學目標,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實現基于數據的課堂教學;學生也可以針對自己的弱項進行專項訓練,實現教學的針對性輔導,推動教學的個性化。
以上課堂活動的實際都是筆者經過幾次試教,多次反復嘗試后的展示,在這個過程中收到的效果證明了這項研究繼續下去的必要性。利用智能教學平臺輔助英語教學是時代趨勢,作為新時代英語教師的我們更應該與時俱進,提高自身信息素養,努力學習課堂與信息技術的融合,造就高效的英語課堂。構建新型的學生發揮主導作用的課堂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學習的自主化與個性化。
參考文獻:
[1]田密娟,付蓉.智慧教室環境下小學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以樂山市為例[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9(7):18-19,22.
[2]楊俊芳.基于智慧課堂下的小學英語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才智,2019(18):170.
[3]江艾萍.新媒體環境下提高小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策略[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9):379-380,314.
[4]仲崇艷.基于智慧課堂的教學模式設計及應用研究[D].北華大學,2018.
[5]張楚如.借信息技術之力,活躍英語讀寫課堂——以“M6 U11 My Dream Job(Period 3rd)讀寫課”為例[A].廣東教育學會.廣東教育學會2021年度學術討論會暨第十七屆廣東省中小學校長論壇論文選(二)[C],2021:7.
責任編輯? 楊?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