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云
“師傅領入門,修為靠個人”這是學藝的高度總結。學習任何一門技術都必須由師傅先教方法,然后憑自身的努力去學習和研究。小學低年級學生學習看圖寫話也是如此。教師必須用最直接簡單的方法教會學生如何看圖,如何聯想,如何寫話,使學生盡快掌握和熟悉看圖寫話的方法,以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一、指導學生看圖是寫話的基礎
低年級學生看圖喜歡東看看西瞧瞧,缺乏耐心細致系統的觀察。學生不會看圖也就談不上寫話。如何教會學生看圖是教學的第一要素。那么,怎樣引導學生看圖呢?看圖如同寫漢字一樣,都有其各自的順序。書寫漢字有從上往下、從左往右、先中間后兩邊、先里頭后密封的次序。看圖的次序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由遠及近,由近及遠;由左向右,由右向左;從中部到周邊;從四周到中間;從整體到部分,從部分到整體。通過認真看圖,弄清圖中的時間、地點、人物、事情和表達的意思。在教學時,筆者利用漢語拼音第四課《d t n l》的插圖指導學生按已學的看圖順序仔細觀察圖畫,并按自己觀察的結果用筆寫下來,然后互相交流。有的寫:“藝術節表演真好看,有跳舞的,有唱歌的,有打鼓的,還有……”;有的寫:“學校舉行的藝術表演有打鼓的,有唱歌的,還有跳舞的,真好看!”由于學生的觀察順序不同,寫成的話也精彩紛呈。
二、引導學生想象是寫話的關鍵
要把看圖寫話寫得生動具體,必須打開學生的思維與想象。看圖寫話的畫面是靜止的人或物,它單調而貧乏,如果沒有恰當的想象,只是寫出所見畫面的樣子,那么所寫文字就顯得索然無味了。如何指導低年級學生把看圖寫話寫得生動具體,豐富多彩呢?唯有通過思維與想象才能實現。教學中,筆者利用課本插圖,指導學生抓住圖中的景色、人物、動作進行想象,適時對學生進行引導性的提問,逐漸培養學生的思維和想象能力,讓畫面變得有聲有色,豐富多彩。同時,還引導學生從圖上的場景聯想到前前后后的幾個場景,從一個動作或表情聯想到人物的思想活動。比如,筆者指導學生看“吹泡泡”圖時,因為圖上只畫了三個人吹泡泡,如果只寫圖上看到的內容,就會寫成一句話——“有一天爸爸帶著我和小明到公園吹泡泡。”這句話的確是把圖上的情況寫清楚了,不過看起來平淡無味。為了達到教學目的,筆者把問題講給學生聽,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同學們,大家想想,他們吹泡泡的時候是什么樣的心情,這些泡泡是什么顏色的,大小是不是都是一樣的呢?它們飄到哪兒去?”學生們聽到問題后,就按問題進行了想象,很快就把原本平淡無味的語句補充得有聲有色,妙趣橫生。有學生寫道:“五彩泡泡飛到花叢中去,飛到樹林里去,飛到天上去。”
三、學會看圖說話是提升寫話能力的重要途徑
“我口說我心,我筆達我意。”其實,一個人說的話是他邏輯思維的表現,也是寫話的腹稿。學生想不想說,會不會說,對寫話至關重要。如果學生的思維清晰、邏輯性強,直接把自已說的話寫下來就是一篇好文章。然而,很多學生都是口語化的語言,表達缺乏條理和連貫性,說話前后不連貫、啰嗦重復、語病纏身。為此,正確引導學生看圖說話很重要。剛開始,筆者放低了教學要求,指導學生說一句完整通順的普通話即可,讓他們邊說邊有成就感,讓每個學生都樂于傾訴。在教學漢語拼音第13課ang eng ing ong 的詞語時,筆者充分利用教材插圖指導學生說話。筆者先說圖一“夏天,熊貓在水里游泳”,然后指導學生連貫有條理地用普通話大聲說出其它兩幅圖內容。學生們思維活躍,興趣高漲,紛紛舉手說話。有的說:“運動會上,大象、老鼠參加自行車比賽,市民圍觀。”有人說:“大象與老鼠開展自行車比賽。”也有人說:“大象、老鼠騎自行車來了。”學生們心里有了可說的話,寫起來自然就輕松,興趣也就隨之而來。筆者指導學生把剛才自己說過的話寫在本子上,回家與父母分享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和本領。同時請父母給自己寫的話糾正語病,以不斷修改完善寫話。
教學《四個太陽》時,筆者讓學生給課文插圖配上幾句話。學生非常積極,搶著說話,而且還會加上時間、地點,給圖上人物起名。有些學生竟然把圖上小朋友想象成自己,說得活靈活現:“美術課上,我畫了三個太陽。畫一個綠意盎然的太陽,掛在夏日的天際,高山、田野、街道、校園處處透著絲絲涼意;為秋天畫一個金黃色的太陽,讓人們收獲累累碩果;畫一個紅紅的太陽送給冬天,給大地驅除寒冷。”在學生說話的時候,筆者要求他們大膽想象,把自己所學的詞匯都用上。筆者鼓勵學生說:“還可以用哪些詞語來說?誰能說說與大家不一樣的話?”在“說話”這一環中,筆者盡可能讓全班學生參與互動,達到共同學習進步的目的。有時,筆者讓口語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先講,給口語表達能力稍差的學生做引導員,讓他們能聽得進去,想得出來,并能用自己的話完整地說出連貫的話來。有時,筆者讓口語表達能力稍差的學生先說,讓其他的學生來修改補充他的話,幫他把話說好。這樣,全班學生都愿意說話,不僅提高了他們說話的興趣,也增強了自己語言表達的能力,為寫話作了很好的鋪墊作用。
四、多寫多練是寫話的秘訣
寫好看圖寫話,多寫多練必不可少。只有經常寫練才能掌握和熟悉寫話的技巧,才能有嚴謹的思維,才能掌握更多的詞匯。為了讓學生多寫多練,早日步入習作的正軌,筆者常常把課文作為例子來教,強化圖文實踐。筆者以課文段式結構為例,訓練學生仿寫;讓學生對文段展開想象,訓練學生續寫;讓學生觀察教材插圖,訓練學生看圖寫;尋找課文“空白”,訓練學生擴寫;在說話交流中,訓練學生復寫。挖掘教材每一課的寫話訓練點,以多寫多練的形式讓學生熟悉寫話的方式方法,讓他們有成就感、快樂感和獲得感,從而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提高。通過平常的精心設計、耐心指導和多寫多練,促使學生在看圖、想象、說話、寫話中積累課文中的詞匯或語句,并能活學活用,很好地調動了低年級學生讀圖寫詞的積極性,以及提高了說話寫話的能力。
低年級學生看圖寫話,重在有序看圖、打開想象、引導說話和多寫多練,它們環環相扣,缺一不可。只有這樣,學生們看圖寫話才能輕松入門,思路才會清晰,興趣才會濃厚,寫作起來才會越寫越有勁,越寫越自信,越寫越享受成功的喜悅。
責任編輯? 吳華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