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鑫 趙婭娉 楊喆
摘 要:數字化管理平臺的建立,作業區生產運行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并有效減輕了員工的勞動強度,提高了現場安全管理,有效運用數字化服務結合數字化管理平臺,高效運行產量監控體系,全面服務于生產是數字化實施的重要意義所在,本文簡要闡述了數字化實施在作業區產量監控體系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討論如何有效結合數字化管理平臺,高效運行產量監控體系。
關鍵詞:數字化;產量監控;運行;安全生產
數字化是指充分利用自控技術、通信技術、視頻和數據智能分析技術、實現單井、管線、場站等基本生產單元的有效管理和控制,以及“多級監控、流程管理、同一平臺、數據共享、智能分析、實時預警、精確定位、協同動作”,達到過程受控、強化安全、節約人力資源和提高效益的目的。
一、產量監控體系實施的重要意義
吳起采油作業區開發至現在已經迎來中高含水期,逐步進入老油田的行列,隨著采出程度的逐步增加,主力層系長6已經面臨著含水上升速度加劇,自然遞減率加大,油藏穩產難度加大的嚴峻形勢,因此借助數字化管理平臺的運行進一步完善和加強產量監控體系的建設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吳起作業區油井開井533口,注水井198口,井口日產液3300方,日產油1750噸。面對井數多,產量高,開發年限長,導致油管桿超期服役,從而使躺井率逐年上升,如果發現不及時,躺井將嚴重影響原油生產。為了支撐廠“穩產400萬,跨越500萬”的宏偉目標,繼續創造連續穩產60萬噸,打造可持續發展型穩產采油作業區,產量監控體系的持續有效運行,是不可或缺的有力保障。
二、數字化平臺的重要意義
2.1數據反饋及時性增強
原有的產量監控制度從體系上“分而聚之”將單井→井站→井區→作業區四級體系逐級上報,單井員工每天早上憋壓1次,每6小時摸光桿一次,觀察油井壓力變化情況,判斷油井生產是否正常;班站點員工每2小時錄取本站產進液量分析油井生產是否正常,井區每4小時錄取各站產進液量及時進行對比分析,同時應對井組、站點上報情況及時落實;落實不清楚上報作業區產量落實小組落實;作業區成立產量監控小組,編制了動態預警圖,負責當日全區產量監控體系的運行,對井區外輸液量進行全天候監控,外輸管線2小時壓力變化,每8小時對各站點的外輸量與吳二聯的收到量進行對比,從體系的運行來看整個過程都很緊湊,數字化實施以來,可以減少許多工作量,對油井停井狀態可實現自動報警,更加及時的反應出了油井不正常的信號,同時各站點可以通過數字化平臺線上流量計讀數,隨時監控進油情況,作業區也可以隨時監控個站點的產量運行情況,及時性更加增強。
2.2正確性得到進一步提高
示功圖判斷故障,單井員工在正常情況下每天早上憋壓1次,每6小時摸光桿一次,觀察油井壓力變化情況,如發現出液不正常對判斷不出液原因上報技術室,由技術室安排測井判斷。數字化的實施,可直接實現油井示功圖的隨時監控,技術人員可通過視頻功圖準確判斷出油井不出液的原因,及時安排修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油井有效時率和油田精細管理水平,并能準確判斷出油井故障。
2.3可操作性進一步增強
原油的產量監控體系會由于部分單井員工責任心不強,不能嚴格執行2小時巡回檢查制度,隱性躺井不能完全及時發現,或虛報油井生產信息,對產量分析產生誤導。
三、利用數字化提高產量監控
3.1提高員工產量意識建立數字化管理制度
加強崗位員工工作責任心,強化員工產量意識,員工的工作責任心在作業區的生產運行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員工產量意識淡薄,勢必影響到產量監控制度的運行。
3.2提升員工數字化應用能力
培養員工獨立分析的能力,加強員工的技術培養,數字化管理平臺的建立,使員工的技術水平在產量監控體系中發揮重要作用,油井示功圖分析,資料的錄取,設備簡單故障的排查等一系列的問題都對員工技能素質提出來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隨著數字化的發展,作業區用工形式的變化,社會化用工參與油田建設,他們大多數文化程度、思想意思、個人素質等多方面都不適應油田快速發展的需要,要在比較短的時間讓他們盡快適應自己的崗位、自覺加強學習、更行知識、提高工作技能是很困難的。
四、數字化平臺的先鋒作用
4.1自動投球減少人為停井
對于單井管線投清蠟球每日人工投球的操作,采用自動投球技術,在井組的出油管線上安裝自動投球器,一次裝球10個,根據井組壓力和結蠟狀況設定自動投球周期;在站點安裝自動收球裝置自動收球,代替人工停井倒流程、放空等現場操作,減少了任務因素對生產的影響。
4.2視頻智能闖入報警
視頻智能監控分析系統可智能判識井場非法闖入以及油井生產異常狀況,并能及時報警,使得管理人員有針對性的及時采取措施來防治非法闖入的安全風險,保證正常生產,從而取代了人員定點長期值守管理。
4.3智能管線判斷
以安全生產運行為主,采用溫度、壓力異常報警等技術,與站點數字化建設相結合,綜合分析管線運行工況,判斷漏點,提示采取對應措施,實現管線自動安監控和快速反應,取代傳統人工巡檢。
4.4電子巡井
在井場設置電子巡井,實時采集功圖數據,計算液量并判斷油井工況;實時采集電流、電壓、功率等參數,判斷電機工作狀態,進行節能分析、井場視頻監視和圖像識別。通過實時監控油水井生產狀況、視頻等關鍵信息,完成智能識別、異常報警,實現了數據采集和實時監控,這一系類的操作員工可以在電腦端操作實現。
4.5智能電子路卡
在生產區域關鍵路口設置電子路卡,視頻拍照實時監控通過車輛,具有車牌識別、特殊車輛提示功能,并通過軟件計算,智能預測特殊車輛可能去井場以及達到的時間,連鎖跟蹤車輛通過裝設視頻路口的情況。電子執勤實現智能巡護,有效提高了道路管理水平,代替了分散設卡、人工值守管理方式,對油田安全起到一定的作用。
4.6預警報警系統自檢
對井場、站場采集實時數據,建立分析模型,開展各種生產工況自動診斷分析及參數優化工作。利用井和站點采集的壓力、溫度、流量、液位等參數,可燃氣體檢測儀和視頻監視系統,及時判斷異常運行情況和對工況影響程度,定時自動巡檢設備故障、網絡異常等,聲音報警提醒生產異常信息,發出警告并提出措施建議,提高安全運行的可靠性。
4.7遠程調配
遠程調配注水,采集水源井壓力,流量,注水井壓力、流量,對水源井電潛泵進行遠程啟停,注水井注水量遠程避免了人為調節造成的誤差,提高了油田注水的精準性。通過遠程控制提高了生產效率,特殊天氣的異常處理也安全性提高,減少員工進入高壓危險區域的頻次切實的保證了員工的安全。
4.8數字化撬裝集成裝置
數字化撬裝增壓集成裝置的研發,通過技術集成,將油氣混合物的加熱、增壓、控制、分離、緩沖等功能集成并創新;通過智能控制系統可實現多種工藝流程的遠程切換。撬裝化使場站變為裝置,實現了“泵到泵”油氣混輸,實現了集成化、數字化、撬裝化為特點布站方式,優化了流程。
五、數字化應用效果
5.1 吳起作業區的產量監控體系已日趨完善,數字化投用以來,其產量監控相應制度及考核方法已深入人心。
5.2 所有相關的崗位都能明確本職崗位在監控體系中發揮的作用,保證了產量監控體系運行的及時性,準確性,正真實現了用數字說話,聽數字指揮。
5.3 油井出現隱形躺井的概率大大減小,做到了不正常油井發現及時,上報及時,為油井的上修贏得了寶貴的時間,也提高了油井的檢泵周期,為保證全年生產任務保駕護航。
5.4 提高了采油井的采油時率,掌握了原油生產的主動性。
5.5 員工日常操作由每天的巡回檢查,錄取數據,轉變為參數自動采集上傳,報表自動生成,員工的勞動強度大大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