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典
摘 要:在進行建設項目具體施工期間,必須高質量的將成本把控措施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做好建設工程施工管理與成本控制工作,并且對目前建設項目施工成本管理存在的各項隱患問題,進行細致的分析,保障建設項目的有序開展。
關鍵詞:建設工程;施工管理;成本控制
1施工成本控制的概述
施工成本控制是指在確保施工周期和質量的前提下,采取科學合理的管理措施,包括經濟措施、技術措施等把成本把控在一定范圍內,從而減少建設項目的資金支出,進一步提高建設企業的盈利能力。從建設企業角度出發,成本控制是其工作的關鍵環節,所以說,成本控制對企業有著尤為關鍵的影響。建設工程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施工規模龐大,施工工期較長,施工工序較為繁雜,在進行具體施工作業期間,環節較多,內容繁雜,并且每一個環節與內容都是相輔相成,相互聯系的。如果哪一個階段的成本管理工作沒有高質量的落實,那么就會導致整體管理出現問題。在具體進行工作時,可以將成本控制分為:前期階段、中期階段、后期階段,并且各個階段還可以進行細化,可分為:第一,人員成本控制;第二,材料與經濟成本控制。總而言之,施工成本控制就是建設工程全過程所需要使用資金的總和。
2建筑工程管理中施工質量控制及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
2.1尚未形成完善的質量監督體制
建筑工程施工會受到施工技術、工作人員綜合素質、施工原材料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加之施工現場環境比較復雜、涉及內容比較多、施工范圍比較廣泛等,要想確保建筑工程施工順利進行,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人力和物力對施工現場進行全面控制,并且要采用質量監督的方式來提高施工質量。很多建筑工程并沒有建立完善的施工質量監督體系,很多建筑工程的施工都是通過招投標的方式將工程承包給施工企業。受到外包管理的影響,很多建筑工程的施工內容和職務權限比較混亂,對建筑工程施工產生了很多不利影響。這些問題在很大程度上說明,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質量控制體系缺乏完善性。從施工材料的角度來說,施工材料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內容,然而很多施工材料質量并不符合國家的相關標準。施工企業為了節省施工成本購買一些不符合標準或質量存在問題的材料,不僅影響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而且增加了施工安全隱患等問題。另外,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中的監督體系不完善,施工材料問題被忽視,往往會導致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和施工質量問題。
2.2成本控制體系不完善
通常情況下,在建設工程施工期間,要建立一個項目小組,而這個小組主要負責的任務就是定期匯報施工情況與進度。但是大多數的建設企業沒有對小組內的成員進行定崗定位,沒有將責任落實到具體的人,從而致使成本控制工作落實不到位。還有一些項目管理員人員沒有充分的認識到成本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其只是單純的認為成本管理所導致的項目質量問題都是個人行為,而成本管理控制工作所獲取的利益都是建設企業的,因此,對成本管理工作不夠重視。
2.3相關工作人員的整體素養水平不高
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于各種物質和精神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斷提高。于是,人們對于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越來越重視,對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和專業素養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所以,以往模式下的施工技術和施工人員的專業水平和素養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實際需求。很多施工人員的整體素養水平和專業技能水平有所欠缺,未能有效掌握和理解新的施工技術和施工理念;還有一些施工人員在進行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施工行為渙散,沒有形成嚴格的組織性和紀律性,導致建筑工程的施工進度和施工質量無法得到保障,甚至一些施工技術人員出現了違規操作的問題;另外,施工技術水平的欠缺,往往會導致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控制效果大打折扣,從而影響整個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和施工安全。
3建設工程施工管理與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
3.1優化施工合同管理
在建筑工程中,合同管理工作是重要的組成部分,相關管理人員要擬定合理的工程協議,對合同中的內容進行反復的推敲,并且工作人員要對實際的施工作業進行有效的評估,如果在施工期間發生了問題,才能夠以此為依據追究責任。與此同時,合同雙方要明確自身的職責和義務,嚴格的遵循合同中的規章制度,從而為彼此的經濟利益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在確定合同價格期間,務必保證其合理性和公平性,企業需設定專業的工作人員進行市場調查,掌握當前施工材料和設備的價格,在此基礎上來評定合同的合理性,從而決定企業是否要簽訂合同。這樣才能保證施工企業在施工意外的環節節省大量的投資成本。
3.2加強施工管理模式的創新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控制需要對施工管理模式進行不斷創新。施工企業要重視管理模式的創新,引入各種先進的施工管理理念、管理技術和管理方法,同時還要將信息技術和管理工作進行有效融合,以實現施工質量控制的信息化水平,比如:可以將BIM技術融入施工管理中,改進原有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分別在工程的設計和施工階段利用BIM技術對施工質量進行事前控制,在施工方案和施工設計環節排除施工中可能存在的質量隱患和安全隱患,從而完善施工質量控制模式和方法,提升整個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控制水平。
3.3建立獎懲機制
在進行項目成本管理期間,首先需要對具體的成本控制進行高質量的擬定;然后在組織建設項目具體施工時,要嚴格依據差異性來擬定合理的控制方案,并且要充分考慮建設項目的具體施工情況,對建設項目的方案進行不斷的優化與健全,從而進一步提升成本控制的規范性、實用性。在這期間,可以建立合理的獎懲機制,對表現優異、工作認真負責,具有強烈職責意識的工作人員以及施工團隊進行獎勵,并對其工作進行高度的認可;而對于馬虎了事、施工質量不符合建設要求的人員進行批評教育。采用這種方式能夠不斷提高建設施工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促進工作人員高質量完成施工任務。
3.4規范建筑行業施工秩序
相關部門應對建筑行業的市場發展環境進行不斷的優化和調整,規范市場發展秩序。首先,相關部門要對建筑工程招投標進行完善和規范,避免出現串標圍標問題。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對招投標工作的監督管理,針對市場中的常見問題制定管理措施,比如:針對串標問題,要加強對招標機構的監督,重新完善招標流程,如招標的要求和內容要在招標時進行現場開標,所有的開標人員在開標前都不得提前知曉招標內容。另外,對于資質掛靠的問題,招標要求中應明確規定投標企業需具備一定的資質,同時還要具備相同資質的工程案例明細,工程案例施工企業要與投標企業的名稱相統一。相關監督管理部門應定期或不定期地對施工企業和施工現場進行審查監督,避免出現分包行為。此外,監督管理部門還要針對分包行為制定嚴格的懲罰措施,通過這種監督和懲罰方式來避免違法分包行為的發生,從而規范建筑市場秩序。
3.5優化設計方案、減少設計變更
建筑工程項目的設計階段涉及了諸多的內容,包含了方案的構思、初步設計和最終的審查工作等。其中每一個環節都要嚴格遵循相關的規范,同時還要滿足工程項目的功能需求和結構特點,從而有效的優化設計方案,使其具備一定的合理性,切實的減少設計變更。與此同時,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對企業的經濟實力和方案所需成本進行詳細的分析,在此基礎上適當的調節,保證設計方案符的實際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設計人員要對方案進行嚴格的審查和評估,明確最終的造價方案,同時加強對施工的管理,保證其符合設計方案的標準和要求,避免設計在施工期間出現變動,從而增加工程的施工成本,減少建筑企業的經濟損失。
4結論
綜上所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創新發展是推動建筑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創新管理模式,能夠解決傳統管理模式在質量、安全等方面的問題,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質量,并且為管理模式的不斷發展和創新提供了重要保障。建筑企業需要利用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創新發展來提高建筑行業的管理水平,從而為我國建筑行業的現代化、標準化、規范化和國際化發展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何凱.建筑施工企業成本控制管理[J].中外企業文化,2020(11):59-61.
[2]劉穎.建筑工程項目施工成本管理探究[J].經濟師,2020(10):287+289.
[3]鐘偉潮.淺議建筑施工管理的成本控制[J].財會學習,2020(10):165+167.
[4]薛郭包.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影響因素及解決對策[J].工程建設與設計,2020(04):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