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穎
摘要:對于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活動開展而言,語文作業時其中的一個重要的教學環節。語文作業不僅是對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回顧總結,還是學生對于所學知識內容的一個反思思考。語文作業與小學階段的語文課堂教學、語文課外活動共同構建了一個完整的小學語文教學體系,教師可以通過語文作業來了解掌握學生對于語文知識內容學習的掌握程度,而且語文作業對于學生來說還可以起到一個學習導向的作用。那么,教師應當如何通過語文作業來提升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呢?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文作業;教學質量;存在問題
小學階段的語文作業布置可以幫助教師對于學生的課堂學生質量進行一個檢驗,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習的知識內容,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但是,對于現在的小學語文作業布置還仍舊存在許多的不足之處,比如說,教師對學生所布置的作業比較的機械化、或者說對于學生所布置的作業只重視數量而不重視質量等等,這樣的作業布置并不能夠對學生的學習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而且影響著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因此,教師就應當創新自己的教學思維,從而改善小學語文的作業布置,優化小學語文的作業布置,以提高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質量。
一、小學語文作業設計中所存在的問題
(一)作業現成內容較多
實踐上,縱觀現在的小學語文作業設計,大多數都是教師讓學生來對課本中的生字詞或者重點段落等來進行書寫背誦,或者是將書本中的練習題來完成,從而來構成現階段小學語文作業的主要內容,而很少會涉及到發散學生思維的一些內容,但是,這種死記硬背的教學方式實際上并不符合現在學生的綜合素質的發展,所以,教師應當編擬一些適合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作業來對學生進行布置,從而來提升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
(二)理論內容大于實踐內容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還處于抽象視思維發展的階段,如果向他們傳授大量的理論知識內容的話,則很有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他們的身心的健康發展。因為語文本身就是比較偏向于文科性質的一門科目,其實踐性本身就比較缺乏,如果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仍舊是向學生布置一些理論性的知識內容,則很有可能導致學生缺乏實踐性,從而就使學生所學習到的知識內容無法應用到實際的生活中,影響學生的個性發展。
(三)以考試為目的,違背教育目標
雖然我們現在的教學更加提倡的是要促進學生的綜合素養的發展,不要為了應試教育而展開小學語文階段的教學活動,但是,仍舊有一些教師的教學觀念沒有得到及時的革新,還處于一種傳統的教學思維中。這樣一來,就會有很多教師在向學生布置作業時仍舊是為了能夠在考試中取得一個好成績而有重點的來進行作業布置。但是,實際上這種作業布置的設計不僅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而且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素養的培養,從而就會影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開展。
二、小學語文作業優化的策略
(一)合理的語文作業量
對于小學語文作業設計布置中存在的問題教師應當給予充分的重視,教師應當要意識到不是為了讓學生完成作業而布置作業,作業的布置在于精而不在于數量之多少。因為語文作為小學階段學生所學習的一項基礎的課程,幫助學生掌握良好的語文技能是非常重要的,而教師想要達到這一點,就需要明白不斷地加大作業的量只會在無形中加大對于學生的學習壓力,家中學生的學習負擔,不僅不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反而還會對學生的學習質量產生一定程度上的影響,從而進一步影響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質量。因此,教師要想優化小學語文的作業設計,首先就應當從學生的作業量上出發,應當合理布置語文作業量,布置有意義的語文作業,從而來對學生的思維認知進行培養,使得學生的綜合素養能夠得到發展。這樣一來,就能夠在優化小學語文作業的基礎上來提升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
(二)語文作業設計應當更加的具有開放性
俗話說“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語文本身就是一門開放性較強的學習科目,如果教師在對學生布置作業時是死規定,則只能夠限制學生的思維發展,影響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因此,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就應當多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不拘泥于條條框框的作業布置,而是應當結合語文知識內容的同時與社會教育實踐進行緊密的聯系,從而使學生的思維可以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發散創新,進一步使學生的學習質量可以得到提升,從而促進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作業是小學語文教學活動開展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應當重視對于小學語文作業教學活動的開展,在減少作業布置數量的同時加強作業的質量,在布置的作業中能夠使學生的語文思維得到提升,從而在優化作業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來提升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黎潔.淺談在小學語文課后教學中優化作業質量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01):171-172.
[2]陳愛民.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個性化作業設計策略[J].天津教育,2020(33):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