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慶輝
班級里的教育和教學是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的,而班主任的任務就是在班級管理中通過實施教育教學管理手段,以達到培養人、塑造人的目的,對于班級教育和班級教育教學我的實踐體會是:“團隊教育”和“有效教學”是當今班主任在實施班級教育教學管理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兩個手段。
一、團隊教育是提高班級教育教學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徑
眾所周知,一根筷子輕輕被折斷,但把更多的筷子放在一起,想要折斷是很困難的事,一個團隊的力量,遠遠大于一個人的力量。同樣,團隊教育是提高班級教育教學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徑。
班主任在進行日常教學過程中的過程中,僅僅依靠自身完成對應的管理工作存在有較大的局限性。而團隊則可以挖掘出巨大的智慧,且青少年具備有較強的創造熱情以及激情,在進行日常教學與管理的過程中,從學生額角度出發,傾聽學生的建議對于提升教學管理工作的效果存在有極為重要的作用。例如,在班會課上打破只是班主任單獨講大道理的模式,發動學生參與班會課的策劃與組織。
2013年,在一次校級公開課的過程中,為了使得這節課更加具備有新意,且能夠將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宗旨更好的進行體現。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有效的對學生資源進行了利用,調動班級中愛好文藝的同學以及對應的班干部,引導其充分的發揮自身的想象力以及創造力,通過高效展開師生對話等方式開展教學工作。使得班會課能夠以多種不同的方式進行展開。同時,因班會課改變了傳統的開展方式,課堂氛圍變得更加的活躍。同齡人之間的交流,使學生在歡笑中思索,在思索中成長,使老師要傳授的道理在潛移默化中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腦海中。
由此可見,在班級日常管理中,如果能多用團隊教育和團隊智慧對班級教育教學管理和建設真是非比尋常的好手段,運用好這些手段是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優化教育教學管理的有效途徑。
二、有效教學是當代教育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手段。
(一)不斷更新有效教學理念。
面向現代化的教育教學任務是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應試教育環境下易產生只重視分數不重視德育的教育教學,這是弊端,作為教育教學工作者必須意識到這一點,而且要不斷更新理念讓教育教學的有效性貫穿始終,教會學生德才兼備。
班主任管理教育的出色除了自身能力有關,也和同事們的提醒和幫助有關,特別是有經驗和出色的老班主任的指導尤為珍貴。在新時代背景下,必須實行有效的教學,才能真正實現花最少的時間獲得最大的教學效益。
班級中有一位較為特殊的同學,日常學習過程中積極性較差,成績偏低,但在課后對于畫畫存在有較高的興趣,且畫畫水平一直位列班級前列。在多數老師以及學生的心目中,該學生屬于上課不認真,學習不積極的學生。在長時間的作用下,該學生便不會過多的在意別人的看法,在日常學習以及生活中更加的我行我素,對于學習的興趣逐步降低。為了更好的幫助該學生,我向優秀的同行進行了請教,在他的提議下,對于后進生的幫助需要先進行觀察,再進行引導。后進生的引導是班主任工作中“老大難問題”“橫挑鼻子豎挑眼”是不能轉化后進生的。在后續的教學管理的過程中,尤其注重對該學生的引導工作,并對于學生足夠的肯定,首先肯定其在畫畫方面的能力,使得學生能夠感受到老師對其的認可。同時,更需要逐步的引導學生認識到,做好日常課程學習工作的重要性,并在后續的學習過程中逐步的轉變自身的學習態度。他在我監督和幫助下一改往日的面貌,學習各科知識認真了,一學期下來,他的各科學習成績進步很大。
(二)更新有效教學信念與方法。
作為教育教學前沿的教師,更新有效教學信念是育人成才的必要條件。我結合自身實際得出讀書是有多條選擇的路,如果選擇不讀書,才是只有一條唯一一條路—打工。這樣學生能虛心接納,經過多方面考慮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信念和方法千千萬,我只認一條:每個學生有每個學生的特點,對他們的引導方法不能千篇一律、生搬硬套,能培養學生的自覺性和自律性就是有效的方法。
(三)激發學生持久的學習興趣,打造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節課的效率,主要體現在課后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是否能夠將課堂上所講解的內容進行有效的運用,同時,在課堂中是否有足夠的收獲,對于后續的學習、生活等存在有巨大的幫助。教學是否存在有效益,不單單是指老師是否完成對應的教學內容,更需要關注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若在一節課后學生沒有任何的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很辛勞也是無效課堂;同樣,假如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知識也是無效或低效課堂。正如前面的班會課改變了老師單向灌輸大道理的沉悶模式,這樣的課堂就是有效的。
中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尚未成熟,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繼續堅持團隊教育、有效教學,舉一反三,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而培養德才兼備的中學生。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