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秀霞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各行各業對人才需求也在發生著改變,傳統課程教育模式比較單一,且無法保證教學進度的一致性[1],不能滿足當今時代發展,為了適應這種變化趨勢需要中職學校開始進行基礎教學改革。通過混合式網絡技術與信息技術相結合構建出一個符合學生實際情況、能夠促進課堂知識學習和技能掌握并能提高應用能力的新型實訓環境;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手段來完成課件制作工作以及相關實驗研究,從而達到理論聯系實踐的效果。最后,教師還可以將網絡技術與信息技術相結合,構建出一個混合式的教學環境。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應用;混合教學
由于中職學校的學生年齡偏小,知識面不夠廣,在課外時間不能夠很好地進行混合教學。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層次不同專業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比如:計算機基礎等。通過對這些內容實施分層分類和整合式學習后再應用到實際工作當中去;同時還需要注意的是要以“學”為中心逐步滲透學生所掌握知識體系,讓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身不足之處,從而更好地適應崗位需求。在混合教學模式的實施中,教師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和學習程度,設計出適合自己特點的課程內容。
一、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混合教學模式的設計
(一)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混合教學模式的特點
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混合教學模式的一種,在實施過程中會根據不同類型、不同學歷學生對軟件操作能力和水平要求,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教師需要充分了解各層次學習者需求及自身發展特點以及知識結構情況,通過這種方式來實現混合式課堂實訓內容最大化的效果;同時也要注意到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在實施過程中會受到各種因素影響,如教師對教學方式和內容與學生實際情況之間差異,教師需要對這些問題進行有效地處理。
(二)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混合教學模式的操作流程
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混合教學模式是在學生自主學習過程和教師主導作用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引導為重點。(1)課前準備。通過對教材、視頻等資源進行整合與分析來幫助學生理解相關知識點;同時需要讓同學們了解混合式授課模式的操作流程,從而更好地提高課堂效率和質量(2)課中輔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課程內容進行分析、討論,從而掌握相關的知識點,同時也要指導和幫助同學們建立自己對于混合式授課模式理解的基礎。(3)作業布置與檢查。在課堂上安排相應任務讓每個班級完成對應任務,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課后作業的布置,并要求每個同學完成相應任務(4)評價與反饋。教師需要對學生的作業進行評估,并要求及時地給出相應的成績信息,以便于后期教學中可以有效地改進和完善;同時也要注重過程性考核以及終結性測試相結合等多種形式來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二、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混合教學模式的實施分析
(一)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混合教學模式概況
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混合教學模式的一種,其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在課堂上更多接觸到理論知識,提高他們運用能力,所以教師應根據不同專業特點和實際情況來設計不同類型的教學內容。中職學校在進行混合授課時一般是以理論知識為主導形式,教師的講解主要是通過教材,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但是這種教學模式比較單一、枯燥。因此在進行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混合“混合授課”時需要注重提高課堂效率和激發學習興趣;要培養學生對所學內容有一個深入了解的能力以及運用綜合分析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所以教師應將其作為教學模式之一來設計與實施該模式。
(二)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混合教學模式的可行性
中職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目標通過混合式課堂,使學生在完成課前任務和熟練操作技術過程時能夠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手段來激發起學生對知識點、技能運用和綜合應用能力。和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多媒體設備具有直觀性,能夠突破視覺的限制,從多角度多維度突出要點,有助于內容的理解和掌握[2]。教師還可根據不同層次水平班級制定相應目標。例如:高年級階段要求老師掌握扎實且牢固的基礎理論,以豐富教學內容為目的;低年級則是要注重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以及邏輯思維方面以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
中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混合教學模式在課堂上有很大優勢,這種模式有助于增強學生學習興趣。由于中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是一門理論性很強學科又比較枯燥無味并且很難理解等特點,因此教師可以將其作為一個教學內容進行授課。在教學過程老師可以采用一些趣味化、生活化的形式來調動起學生們積極思考問題的熱情與主動性,讓他們在課前認真預習相關知識點后再進入課堂上自主學習。這種混合式課堂可以提高教師和學習者對知識點的理解程度,也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自學環境。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思考、獨立學習,鍛煉和提高其實踐動手能力。
(三)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模式的實施建議
首先,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模式的實施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在設計混合教學系統方案時需要充分考慮到不同層次學習者對軟件、硬件和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差異。因此,在實際課堂授課過程當中應重點關注以下幾點:第一點是針對性強;第二點就是難度適中;第三點則是從基礎知識出發進行教學實施,從而有效提高學生應用能力水平。第四點是教師要提高教師自身專業素養,混合式教學對老師挑戰更大,投入的精力更多[3]。因此實施混合教學系統培訓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環節之一。此外在實際課堂授課過程當中教師還應積極的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學生對課程中所涉及到內容有什么想法,從而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結束語
在混合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中,學生們能夠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同時也能讓教師從課堂上了解到自己所教班級所有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通過這種方式,不僅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而且還培養了同學之間相互交流合作能力以及團隊意識等良好品質;最后在整個教學實踐的基礎之上實現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為以后課程改革提供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方榮輝.混合教學模式的實踐教學探析[J].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68-70.
[2] 花巍.高職院校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探討[J].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20:32-32.
[3] 趙莉.混合式教學改革設計與實施[J].教育教學論壇,2020:201-202.7FF7CE0F-9478-4E28-B818-1BB02DC9C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