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游戲化教學理念的不斷完善,在目前幼兒園課程教學中,為確保幼兒教師對課程游戲化教學的認知得到有效的提升,對游戲化教學的整體目標有明確的認識,幼兒園應進一步提高對教師教學的要求。文章提出,在實際開展游戲化教學的過程中,幼兒園和教師應針對教學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分析,提出相關的優化策略;在集體教學中,教師應將游戲精神有效體現出來,尊重兒童的天性,促進幼兒的可持續發展,為幼兒的良好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課程游戲化;幼兒園集體教學;對策
作者簡介:史亞蘭(1977—),女,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道北幼兒園。
引 言
我們通常所說的課程游戲化并不是將所有的課程都改為游戲活動,而是指在教學過程中要留有足夠的游戲時間,并在教學的實際組織和實施中有效融入游戲理念。在游戲化理念的引導下,幼兒園能開設更加豐富的課程,更適合幼兒的發展與成長。游戲作為幼兒園教育中比較重要的一個教學環節,在使教學質量得到不斷提升的同時,對幼兒的全面發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在課程游戲化背景下提出的游戲化集體教學,就是將游戲教學有效地融入課堂教學,實現各學科的游戲化,實現寓教于樂[1]。教師應對游戲的價值有充分的了解,將游戲融入實際教學,實現游戲化教學,讓幼兒在自由、愉快的環境下快樂地學習。
一、課程游戲化對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的重要性
游戲化策略在幼兒園集體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可以使教學的趣味性得到有效提升,使幼兒的課堂參與興趣得以激發。游戲化在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的應用不會影響到正常的教學活動,教師仍然可以從學習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其他各項能力方面對幼兒進行培養。同時,如果教師也參與到幼兒的游戲中,可以使教師與幼兒的關系更融洽,使得教學活力進一步提升,彼此在“互促、互進、共發展”中建立良好的“共生”關系。
二、幼兒園游戲化集體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游戲化集體教學的目標不明確
有目的、有計劃的教學是集體教學的宗旨,在開展集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部分教師將教學當作“游戲拼盤”,導致游戲教學在開展的過程中缺少明顯的目標,對教學活動也造成了一定的限制。在此情況下,不僅幼兒會受到教學環境的影響,幼兒園集體教學的有效實施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2]。
(二)游戲化集體教學的組織過于松散
部分教師由于專業素質方面存在不足,并受到游戲精神中自由、自主、愉悅等要素的影響,因此對游戲活動存在一定的誤解,過度強調游戲過程中的“自由”和“自主”,容易使集體教學出現組織松散的現象。同時,在集體教學活動中,部分教師沒有進行及時的引導和介入,放任幼兒隨心所欲地進行游戲,導致活動的目的性和計劃性不足。
(三)游戲活動環節缺乏層次
部分教師在游戲化集體教學的實施過程中,只是在教學中簡單地插入多個不同的游戲,沒有突出游戲化教學的核心思想,呈現出一種“為了游戲而游戲”的狀態,因此無法有效地發揮游戲化集體教學的作用。這樣的教學活動,雖然能使孩子們玩得很開心,但其實際上對幼兒的未來發展造成了一定的限制,無法有效地體現游戲化教學活動的核心價值。這一問題在幼兒游戲化教學活動的開展中是最為常見的,通常是由游戲活動組織和層次感不足造成的,不僅阻礙幼兒的學習發展,而且給教師的游戲教學也帶來了一定的不利影響。
(四)教師對課程游戲化缺乏了解
在集體教學改革的背景下,在實際開展課程游戲化教學的過程中,部分教師由于沒有充分了解課程游戲化的深刻內涵,在開展集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缺乏一定的目的性,導致活動目標不夠明確;在開展活動之后,教師沒有及時進行游戲的觀察與記錄,其教學成果受到一定的影響;部分教師對活動的重視程度也不夠高,沒有針對游戲的結果進行分析討論,影響下次游戲活動的開展。同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的教育方式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部分教師對幼兒能力和情感的培養沒能有效落實到位。
三、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園集體教學對策
(一)了解幼兒的心理,實施精準化集體教學
在實施集體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對幼兒的心理有足夠的了解,要在明確幼兒的心理特征和發展水平的前提下,開展與之相符的集體教學。但目前由于部分教師教學經驗不足,在進行集體教學的過程中僅對教材內的知識進行講解,對于幼兒這一特殊的受教育群體缺乏充分的考慮,忽視了幼兒的接受能力,因此給課堂效果帶來了一定的消極影響。所以,集體教學一定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教師要以此為基礎有效開展教學活動。
比如,在閱讀課堂中進行討論時,教師可以讓幼兒翻閱繪本書籍《幸運的一天》并對書中所描繪的畫面進行討論。同時,教師還可以提出相關問題,如:“小豬原本可以成為狐貍的食物,為什么狐貍對小豬這么好呢?狐貍為什么會給小豬洗澡和準備意大利面?”在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的過程中,有的幼兒沒有頭緒,回答不出來;有的幼兒則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勇敢發表自己的見解。由于幼兒的思維天馬行空,教師有可能無法理解幼兒的想法,因此教師可以以傾聽為主。在完成上述問題的討論后,教師可以進行下一問題的討論:“最終小豬會不會被狐貍吃掉呢?”針對這一問題,幼兒的回答多數是肯定的,此時,教師應關注幼兒的不同看法,并分享自己的觀點。教師可以從討論中了解幼兒的真實想法,并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設計,使幼兒的學習興趣得到有效的激發,以更好地開展集體教學活動[3]。
(二)設置主體游戲,實施多方面集體教學
教師要以幼兒的心理特征為基礎,結合課程游戲化,進一步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取得更好的實際教學效果。目前,部分教師在幼兒課堂教學中設置的游戲環節較為雜亂,教學也缺乏一定的層次感,課堂秩序混亂,組織性和紀律性缺失,因此無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在幼兒集體教學中,教師應將教學和游戲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對課堂內容進行合理的設計,使得集體教學得以有效開展。FD0A5204-84D4-48BF-B01C-ED9E48D31416
比如,在幼兒剛進入幼兒園的時候,他們對幼兒園的所有事物都充滿新鮮感,這個階段的孩子會做出各種各樣的嘗試與探索,需要有人時刻鼓勵。教師可以設計一些以鼓勵為主的游戲,通過教師的口頭表揚,比如多加利用“你真棒”“你是最棒的”這類語言,讓幼兒在做游戲的同時明白在學習生活中“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才是最棒的,總是依賴別人的幫助是不好的”的道理。幼兒園的環境和幼兒家里的環境截然不同,幼兒在家里依靠父母,或者在行為上模仿父母、電視節目等,而在幼兒園里教師要引導幼兒進行自主學習。教師要時刻提醒幼兒,讓幼兒在幼兒園學會獨立地完成一些簡單的事情,比如自己穿襪子、穿衣服等,使幼兒樹立起獨立自主的思想觀念,同時也懂得人與人之間要互相幫助。教師可以開展如“跳蚤市場”一類的活動,讓每個幼兒從自己家中帶來一些自己喜歡的玩具或者零食,讓幼兒自己當老板,賣給其他小朋友。在買賣的同時,教師引導幼兒給其他小朋友講解自己為什么喜歡這個東西,或者這個東西是怎么得到的[4]。活動結束后,教師要進行活動總結,通過在活動中對幼兒的觀察,為以后的教學工作打好基礎。此類活動可以給幼兒樹立起“自己的東西自己做主”的觀念,為其以后的學習生活做好鋪墊。
(三)巧妙穿插游戲環節,實施多層次集體教學
實際開展教學活動時,最重要的就是教師要將游戲與課堂教學內容有效結合在一起,增加集體教學的樂趣,同時提高幼兒對于集體教學的關注度。在游戲教學中,教師不能僅以游戲為主,而要在教學中適當地穿插游戲環節,由此可以使幼兒更好地體驗游戲帶來的樂趣,使其對學習的興趣得到有效的提升。但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所設置的游戲具有較強的自主性,過于追求幼兒在游戲中所能獲得的快樂感,導致游戲凌駕于學習之上,對教師的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為此,教師應有效地結合游戲教學,在教學中巧妙地穿插游戲,使得集體教學更具層次感。
例如,在幼兒進入幼兒園后,教師不但要教幼兒獨立完成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事情,也要教幼兒學習一些簡單的數學計算。在教幼兒學習數學計算時,教師可以利用幼兒愛玩、愛吃等天性,利用零食、玩具等作為教學用具,通過這樣的方式使數學概念更直觀地展現在幼兒面前,使幼兒的記憶更深刻。教學初期,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讓幼兒了解不同數字的含義,同時在黑板上將其寫出來,這還可以鍛煉幼兒的書寫能力。在講解完成后,教師可以利用游戲的方式,讓幼兒對數字的認識更加深刻,理解更加全面。教師可以用游戲讓幼兒鞏固學習過的數字知識。教師還可以準備一些玩具或者是零食,將其作為獎品發放給表現好的幼兒。比如某個學習小組中的幼兒都表現良好,那么這一組的每一個幼兒都可以得到獎品。教師還可以采用游戲競賽的教學方式,提高幼兒對學習的興趣,讓學習變得更加有趣。幼兒在參與游戲競賽的過程中,不但學習到了知識,還體驗到了游戲的快樂。
(四)創建游戲情境,實施多元化集體教學
目前,隨著新課改不斷發展,幼兒教學模式也逐漸發生了改變。但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仍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采用傳統的教學策略,單純地將知識灌輸給幼兒。雖然部分教師對教學模式進行了創新,將游戲情境應用在教學中,但因為其缺少明確的教學目標,所以其課堂僅僅是熱鬧而已,游戲化教學的作用無法有效地發揮出來[5]。因此,在幼兒教育中,游戲化教學的有效開展是最為重要的內容之一。
教師要通過游戲情境的創設來開展相關教學,以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表達,并將游戲情境有效地融入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果。例如,在給幼兒講解“我最喜歡的季節”這一內容時,教師可先向幼兒分享自己最喜歡的季節,并說明自己最喜歡這個季節的原因,巧妙地引導幼兒進行表達。教師說:“春天是我最喜歡的一個季節,因為春天是一個萬物復蘇的季節,春天來了我們可以去春游。”這時候教師問幼兒:“你們知道春游是什么意思嗎?”“你們有過春游的經驗嗎?”“你們在春游期間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嗎?”“你最喜歡哪個季節?原因是什么?”提出問題后,教師可以向幼兒講解“春游”一詞的含義,并創造與春游相關的游戲情境,同時教師應留給幼兒獨立思考的空間,讓幼兒分享自己喜歡的季節和喜歡這個季節的原因。通過問答、交流和分享,教師有效結合游戲教學,幫助幼兒了解課堂內容,實現幼兒集體教學的多元化。
結 語
隨著游戲化教學理念的不斷完善,幼兒教師應重視幼兒教育教學活動,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在對幼兒的心理有足夠了解的前提下,幼兒教師應進一步迎合幼兒的天性,通過課程游戲化,讓幼兒感受學習所帶來的樂趣,促進幼兒的全面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徐鶯.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園常態集體教學走向例談[J].基礎教育論壇,2021(32):107-108.
徐少華.淺談課程游戲化背景下的幼兒園集體教學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10):17-18.
祁紅梅.課程游戲化背景下的幼兒園集體教學策略研究[J].漫畫月刊,2021(14):28-29.
張晶.有情、有趣:課程游戲化背景下的幼兒園集體教學[J].家長,2019(36):183-184.
何桂勤.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園集體教學組織方式的研究[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9(4):81.FD0A5204-84D4-48BF-B01C-ED9E48D3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