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東 趙桂萍
摘 要:隨著“互聯網+教育”的新教育形式發展和“大數據”“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對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和創新、實踐等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模式不再適用,急需革新。創客教育作為信息技術大發展的時代背景下產生的新教育形式,探索小學信息技術課堂與創客教育融合是開展課堂改革活動、培養符合時代所需人才的一種全新嘗試。
關鍵詞:創客教育 信息技術 教學融合
小學生對一切新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有強烈的求知欲,有許多奇思妙想,也是奠定信息素養,培育創新、實踐等能力的重要時期,保護好學生的奇思妙想、求知欲,激發學習的興趣,提供學生實現創意的手段,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創新性等將起到積極的作用。創客教育是信息時代大發展背景下的優秀成果之一,對于小學生而言,創客課程在他們眼中更像是一門能動手發明創造、將創新創造付諸實踐的課程,通過自身興趣帶動自身發展、知識的獲取和技能的鍛煉,讓自身發展取得遠大于外界施加的教育本身的成果,從而做到比傳統課程更好的效果。
一、創客教育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融合的背景分析
傳統的信息技術教學更注重學生的知識傳授、技能習得,對學生的創新、實踐等能力以及信息素養的培養不足,課堂教學模式更多是教師演示、講解、學生練習等方式,這種固化的教學模式,嚴重制約了學生的能動性、創新性。教育部發布《教育信息化2.0 行動計劃》背景下,創新思維、實踐能力、信息素養的培養對于小學生群體未來的發展所需必不可少,這需要信息技術教師探索一條有效的途徑來培養學生面對信息化社會發展所需的素養和各項能力,創客教育作為一種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實踐技能訓練的新形式綜合性課程,將創客教育與信息技術課堂融合,是對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全新嘗試。
二、根據課程內容,規劃融合課堂的教學計劃
創客教育與信息技術課堂的融合是一次全新的嘗試,教學的方法、教學目的、內容的融合形式、成果展示方式等方面都需要慎重思考,那么教學前期準備工作一定要做好。教師需要通盤思考以下方面:一是根據內容,組合合適的教學方式,改變教師的主導地位轉換為課堂支持者的角色,不過多干預學生的想法,不預設太多具體的問題。二是重構教學的目的,不能簡單的是以知識獲取或者技能習得為教學目標,而是要思考學生需要通過當堂課或幾堂課達到培養某種信息素養或培育某項能力為教學目的。三是保持動態的融合內容,要仔細研的教材,選擇合適的內容與創客教育相融合,實時調整。四是根據以上方面重點思考融合課堂的教學安排,制定完整的教學計劃。這樣才能有效的改革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達到培養學生素養和能力,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
三、創客教育與信息技術課堂融合實施策略
如何融合課堂,革新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模式,更好地提升教學質量,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一)革新理念,創新教學方式
革新教育理念、革新教學方式,不能再以傳統的教學或僅僅是加入多媒體的課堂教學作為教學方式;不能再是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解決問題,而是要學生實現思考,提出問題、提出創意、提出解決方案,教師僅僅扮演技術提供者、后勤保障者等角色,不干預學生的想法,教學中充分給予學生“天馬行空”的想象空間、創造空間和實踐空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來解決問題、實現創意。要實現像這樣的教學方式,教師就必須不斷加強自身的理論修養和專業素養,對自身教育理念進行革新,這樣才能真正改革課堂教學模式。
(二)建立研究班,教研組通力合作
融合課堂是一次新嘗試,可以以建立研究班和平常班的方式進行對比教學,探究采用哪種方式教學效果更好。在改革中,教師個人的力量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這就需要全校信息技術教師或是邀請其他學科對創客教育有研究的教師及精通創客教育的老師組成聯合教研組,共同協作研究改革方式。同時,教師可以申請參加創客教育培訓,學習創客教育教學的方式,然后深入研究創客教育與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融合。
(三)研究融合內容及方式,培育學生信息素養和創新、實踐等能力
教師要認真研究教材內容,選擇合適的章節與創客教育融合,這樣才能最大化展示革新后課堂的魅力,讓學生主動思考、主動研究。在教學中要允許學生試錯,充分給予學生自由,由學生動手實踐去解決問題、實現創意和想法,在試錯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思考性、原創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動性和培養創新、實踐等能力。比如:《設計賀卡》一課,以前的教學方式是準備一張紙質賀卡,對比電子賀卡和紙質賀卡的優缺點,然后給學生講解賀卡制作步驟和 Word的操作方式,學生在電腦上制作電子賀卡完成教學,整節課下來發現學生的興趣并不高。現在教學中,將創客中的3D打印與之融合,電腦設計好賀卡后將通過3D打印出自己設計的賀卡,之后教師提供技術支持,最后學生根據設計好的電子賀卡將實物賀卡打印出來展示交流。發現融合后的課堂教學效果極為優異,學生的學習興趣、制作賀卡過程中的原創性、獨特性完全迸發出來,學生制作的賀卡不局限在平常的矩形,各種形狀的賀卡都有,甚至有部分學生通過思考和網絡查詢還制作出了立體的賀卡,在交流中,每個學生都能對賀卡制作說出自己的心得體會,這樣一節課的教學質量也說明對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創新、實踐等能力培養比傳統課堂有不可比擬的優越性。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發展,對人才的信息素養、創新、實踐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奠定信息素養、培育創新、實踐等能力基礎的起始課程,培養小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知識的興趣以及創新、主動實踐等能力,在新形勢的作用下,將創客教育與小學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融合是一種新的趨勢。
參考文獻
[1] 3D創客教育與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融合探索[J].楊風清.課程教育研究,2020(14)242-243.
[2] 創客教育理念下的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探索[J].臧雷.課程教育研究,2020(18)230-231.
[3] 基于創客思維的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方法[J].虞秋艷.華夏教師,2020(05)32-33.
[4] 淺談創客教育下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實踐探究[J].陳增明.中小學電教,2020(05)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