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春君 錦州醫科大學國際教育學院
來華留學作為我國高等教育對外開放戰略的具體舉措,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進入高速發展階段。隨著我國綜合國力和醫療技術水平的快速發展,來華學習醫學的留學生規模逐年擴大,醫學留學生已成為僅次于語言類別的第二大群體,并呈逐年增長態勢。
2019年底,新型冠狀肺炎病毒暴發,并在全球迅速蔓延。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對高校正常開學和課堂教學造成的影響,教育部2020年2月印發了《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間實施并保障在線教學,實現“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全國各高校積極響應,高校醫學專業留學生的學生管理變成了“境內+境外”、“線上+線下”的新型雙軌制管理方式。如何幫助境內外醫學專業留學生適應新的教學模式,順利完成學業,做好疫情下的高校醫學專業留學生管理工作是當前醫學高校亟待探討和解決的新課題。
疫情在華肆虐之初,正值國內高校寒假期間,大量留學生已離開中國,返回各自國家。隨著疫情在全世界范圍的迅速擴散,我國及時采取了一系列相應的預防控制措施,同時,我國相關部門反應迅速,外交部、國家移民管理局立即發布了《關于暫時停止持有效中國簽證、居留許可的外國人入境的公告》,也使得已出境的國外留學生在一段時間內無法按期回到中國。其中一部分滯留境外的醫學留學生更是即將面臨畢業和進入學校附屬醫院實習的重要學業階段,他們不停向學校留學生管理工作人員詢問可以返校的具體日期,并表達了對國家留學生禁入規定的不理解,希望能夠回國返校繼續學業的焦躁心情日益增加。并且,隨著當前新冠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現實情況,使得國外學生長時間滯留國外,長期進行線上授課,不能回到中國,進一步導致了學生的煩躁甚至不滿的情緒積累。
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間采取了“境外線上、境內線下”授課的新型雙軌制教學模式。滯留境外的留學生在線上學習時需要克服時差、學習環境氛圍欠佳、學習硬件設備差、學習自律性不強、與教師溝通交流不暢等問題,境內留學生則面臨缺少同伴互動陪伴,互相鼓勵督促學習的窘境,也就導致了國內、國外留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參與度的普遍下降,一部分學生逐漸對疫情防控期間的線上授課模式產生了強烈的抵觸情緒,并把不滿延伸到對教師、學校的不滿上;同時,學校由于線上教學資源不夠豐富、教師線上授課能力參差不齊、線上課程設置不盡完善等方面的問題與不足,使得留學生的對目前的學校教學及管理各方面的滿意度較傳統授課模式時有所下降,留學生對線上線下雙軌教學模式的教學質量產生了質疑,并對自身的學習效果及考試成績感到焦慮。
無論是疫情在國內爆發之初還是國外形勢嚴峻之后,境內外留學生均不同程度地感到自身及周圍家人親朋好友的身體健康,生命安全受到了威脅,進而引發了一系列對于自己及他人的緊張、疑心、恐懼、焦慮等負面情緒,甚至導致一定的心理問題的產生。同時,高校醫學本科專業留學生的學習任務量比較大,課程類別繁多、課程難度較大、課程時間緊張、實踐操作要求高,由于疫情,部分境外留學生不能按時返校,大量需在醫院、實驗室進行的見習、實踐課程只能暫在線上進行,學生不能進行實踐操作練習,醫學知識的學習變成“只動眼、不動手”的觀看演示學習方法,臨床實操技能得不到應用的鍛煉和提高,學習質量無法保障,學生擔心自己的學業不精,學無所成,不能順利畢業,對自己的職業未來感到擔憂、迷茫甚至恐慌。
為最大限度保障留學生的生命健康安全,學校嚴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實施校園封閉式管理,境內留學生的就餐、購物、取款、就醫等日常生活也因此受到了嚴重影響,聚集性的文體娛樂活動也大幅減少或被禁止,生活空間的縮小、生活軌跡的單一、生活方式的單調使得留學生感到當下學習生活的乏味。留學生對日常生活、文娛活動受到限制的生活感到不適應,進而產生了負面情緒。
報告認為,人們群眾在面臨新冠肺炎等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均會引起心理應激反應,產生一定恐慌情緒,留學生也不例外。近年來,各學校雖對高校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視度逐漸提高,但對留學生群體的專項心理疏導方面的相關研究與工作的建設一直有所欠缺,如何準確分析、總結疫情防控期間高校醫學專業留學生的心理特點及心理問題,并采取怎么樣的心理疏導方式對境內外留學生分別進行有針對性地、高效地、科學地心理疏導工作是當下醫學專業留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挑戰。
面對疫情防控期間在校內集體宿舍居住和校外獨自租房居住的留學生遇到的生活不便問題,我們應該如何及時、有效地掌握留學生居住、生活現實狀況及遇到的生活困難,并根據情況開展系列工作,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為校內外居住的留學生提供基礎的生活保障,是當前高校醫學留學生管理工作人員的重要職責和工作內容。
在境內外雙軌管理下的醫學留學生的學習管理分為境外留學生的線上學習管理和境內留學生的線下學習管理兩部分。如何做到及時掌握境外線上學習留學生的學習動態,以及避免境內線下學習的留學生出現散漫,保證學生上課出勤率是留學生學習管理工作目前要解決的問題。
受疫情影響,學校一些常規留學生的文化、體育、交流活動均被擱置。如何因地因時制宜地開展疫情期間線上、線下以及線上線下融合式的新常態、新模式的留學生活動,并動員境內外留學生積極參與,以緩解留學生的焦慮情緒,豐富業余生活,減輕學業壓力,是有待留學生管理工作人員研究的新課題。
學校積極建立新冠疫情宣傳保障機制,打造留學生疫情信息交流平臺,及時有效更新疫情信息,進而加強疫情相關信息的輿論引導。學校在校官方公眾號、微博下為留學生專門開設英文版的疫情專欄,建立疫情消息分享微信群、QQ群、釘釘群等。留學生管理工作人員及時在此通報權威數據平臺發布的國內外疫情防控進展情況,轉發科學疫情防控知識、新冠肺炎疾病科普知識及國內有關部門的疫情防控政策規定;同時,學校利用醫學院校專業優勢,邀請校醫學相關專業教師和附屬醫院權威醫師就新冠肺炎防控知識進行科普宣講,并將宣講內容制作視頻分享推送到公眾平臺。留學生通過學校設立的多種渠道準確獲得了疫情相關信息,正確認識了新冠肺炎疾病,避免了不必要的恐慌,杜絕了不實謠言的傳播。
多維度積極開展醫學專業留學生疫情期間心理疏導工作。一方面,建立家長委員會、學生會、班級干部多位一體多渠道的聯系溝通機制。留學生管理工作人員定期與各國家長委員會負責人進行溝通,通過郵件、電話、微信等方式掌握國內外留學生疫情期間身體和心理健康情況;充分發揮學生會、班級干部的作用,幫助留學生管理工作人員承擔串聯每個留學生的任務,及時掌握留學生心理動態,并上報情況;留學生管理工作人員實行班級負責制,以班級為單位,組織留學生填寫線上心理調查問卷,通過問卷調查對留學生疫情期間心理狀況進行篩查,鎖定有問題傾向的留學生,并針對其實際情況制定有具體的心理干預方案。另一方面,采用形式多樣的方式對留學生開展心理疏導教育。留學生管理工作人員針對負責的各班級學生情況分別開展一對多和一對一的心理疏導工作,定期舉行留學生線下及線上班級會議,了解留學生學習、生活動態,通過疏導工作打消學生存在的疑慮,緩解消極、焦慮情緒。對有特殊問題的留學生進行線上或線下一對一談心談話,幫助學生解決其生活、學習各方面出現的實際困難,對心理問題較嚴重,出現心理疾病的留學生及時聯系專業心理醫生進行心理干預治療。
根據境內外留學生的不同生活實際需求制定具體工作方案,切實保障留學生在疫情期間的正常生活。在疫情初期,學校為保障留學生生命安全實行校園封閉式管理,同時在校外居住的醫學留學生也按照學校管理規定進行居家隔離。為幫助在校內外居住的留學生解決封閉管理帶來的生活不便問題,學校制定了留學生生活物資補助方案,留學生管理工作人員將校內外留學生以宿舍樓層、居住小區為單位,劃分多個生活小組,定期統計學生的生活物資需求,到指定超市、食堂進行統一采買,并按小組逐一派送物資;留學生管理工作人員對在校外居住的留學生實行責任負責制,以留學生集中居住的小區為單位,落實網格化管理,與留學生承租房屋管轄內的派出所、社區及房主建立聯系網,并定期上門對留學生進行家訪,以便對學生情況進行精準摸排,及時幫助學生解決生活困難。同時,境外留學生由于疫情原因,不能按時回國,會有部分學生出現因無法按時回國而產生的房屋租住糾紛,留學生管理工作人員積極與學生及其房主溝通,幫助協商解決問題,并在學校專門提供可暫時寄存留學生行李的房間宿舍,為學生提供便利,減輕經濟負擔。
學校制定并不斷完善疫情防控常態下的留學生管理工作制度。改變留學生傳統線下管理模式,采用線上線下雙軌留學生管理模式,詳盡制定出留學生線上線下理論課出勤管理工作制度、境內外留學生臨床實習管理工作制度、線上線下留學生畢業管理工作制度等各項制度,使留學生管理工作能夠在疫情防控特殊時期也有條有序的展開。醫學專業高年級留學生的部分醫學實踐課和臨床實習在要所屬附屬醫院進行。目前,國內疫情相對穩定,留學生可到醫院進行臨床實習和實踐課程的學習。留學生管理工作人員根據相關規定做好疫情下實習留學生突發情況工作預案,利用網絡數據,對每位在醫院實習實踐的留學生進行綠碼檢測和網格化管理;另外,留學生的畢業事宜是重要的留學生管理工作任務之一。疫情防控期間無法回到中國的畢業生需要在線上完成所有畢業程序,學校提前制定了留學生線上畢業流程具體實施方案,并根據方案有條不紊地完成了畢業生的畢業考試、畢業資格審查、畢業信息收錄、畢業畢業證書發放、畢業典禮召開等一系列管理工作,最大程度地減少了學生畢業延期率,保證留學生在疫情期間順利畢業。
開展形式多樣的線上線下文體活動,豐富留學生業余生活,保障留學生身心健康。學校結合疫情背景組織境內外醫學留學生開展“我參與抗擊及防控疫情的故事”、“我的疫情下的生活記錄”等主題系列視頻拍攝制作活動,以及“我的疫情學習、生活”攝影活動,記錄留學生在疫情下的真實生活,對留學生的視頻作品進行網上評選并頒獎,使境內外留學生均參與到抗擊及防控疫情的宣傳活動中,增加了留學生的參與感和責任感,積極引導正向輿論;利用醫學專業留學生的專業特點開展“榜樣的力量-留學生講疫情故事”宣講活動,留學生通過向大家介紹國內外醫生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奔赴“戰場”、救死扶傷的各個真實故事,肯定醫生職業價值,宣揚醫生的職業道德情操,進而加深醫學留學生的職業認同感、自豪感,促進樹立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開展醫學留學生的“新冠肺炎的醫學防治海報手繪大賽”活動,使醫學留學生在比賽中發揮自身特長,進而提高醫學實踐知識及醫學學習興趣。
另外,針對在境內留學生開展了校園籃球比賽,排球比賽、各國美食制作大賽和唱歌比賽等系列文體活動,在提高留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增添了封閉期間的生活樂趣,釋放了因學習、疫情等產生的壓力,以利于留學生以健康積極的心態面對學業、生活。
疫情防控常態下醫學專業留學生管理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需要多部門、多方位的工作保障。首先,學校要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常態下的留學生相關管理工作,給予教學環境、教學設備、教學師資等硬軟件資源的支持,其次,需要學校教務、后勤、管理各部門的協調、統籌合作,并在建立疫情防控期間留學生的學習、生活各項保障制度的同時將具體工作落實到位。另外,留學生輔導員作為留學生管理工作的一線人員,其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的留學生管理職業能力也直接影響著高校留學生的管理工作成效,因此,留學生輔導員需要通過進修培訓、能力比賽、實踐操作、研討交流、自主學習等活動不斷進一步提高自身的職業能力,進而提升高校留學生的管理工作質量。
疫情防控期間的高校醫學留學生管理工作有其特殊性,留學生管理部門以疫情特殊背景為契機,探索醫學專業留學生境內外雙軌管理模式,并針對醫學留學生的實際問題開展各項管理工作,使疫情對留學生的學業影響減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