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輝榮
摘 要:服裝設計重要理念共有兩個,一個是解構主義,一個是結構主義,兩者之間存在某方面的關聯,但又不完全一致。在服裝設計的真正環節中,運用兩個理念所呈現出來的效果并不完全相同。本文主要圍繞服裝設計風格中的結構與解構展開討論。
關鍵詞:服裝設計;風格;結構;解構
近年來,人們生活審美評價標準體系正有所改變。服裝設計界由于其不俗的產品表現、出眾獨特的時尚審美,已不再受限于各種意識形態限制,視覺形象與設計理念開始逐漸以”意、形”為主題。
一、結構主義與解構主義概述
結構主義即服裝構成的主義。構成主義以模擬人類肢體形態特征為理論基礎,對于服裝設計工作中服裝能否充分為目標消費者展現出立體的服裝感覺,強化服裝層次感等等均極其重視,大體上符合近代西方審美風格。解構主義主張充分利用傳統東方文化審美的元素,在一種更貼近潮流時尚的設計觀念、后現代主義設計風格中用心做設計,并堅持不過度地追求塑性,這是現代解構主義設計最應突出表現的其中一個特點[1]。在現代設計領域中,解構主義設計師對于追求解放人類自我與尊重自然的藝術效果、設計作品的整體性顯得更加重視。
二、結構主義風格
1、結構主義分析
結構主義的風格在設計細節方面,往往強調服裝造型過程中產生的視覺,立體感、擴張感也比較受到重視,設計造型時遵循的標準比例,可充分將古代西方傳統審美的理念充分地展示表現出來。近代西方結構主義設計師在進行設計現代服裝時,認為現代服裝造型的整體外觀風格更為重要。迪奧公司的幾位創始人結合在其服裝設計中所親自設計生產出的這一系列服裝,復興創造了巴黎系列時裝。自此及之后的幾年期間內,該設計公司開始利用垂直造型,對服裝的腰部曲線進行適當改動逐漸地向上平移并提高了裙擺,使整體服裝造型大致呈”H”狀。在它之后多年的演變發展歷史中,充分的顯現出來了傳統服裝款式設計獨特的結構主義的風格,比如,紡錘形服裝款式設計等。此類的設計手法使現代服裝作品的款式外觀看起來更加顯得莊重、嚴肅,其款式設計的地位已在現代傳統女裝設計美學理念范疇中地位十分的顯著,可同時產生極為深遠廣泛的影響。
三、解構主義風格
1、解構主義服裝風格
很多品牌服裝會受到來自不同地方文化信息的相互干擾,在此類服裝設計領域中常以肥大、寬松等為主要視覺特點,而歐洲也是此類品牌服裝的最主要視覺設計區域。為了更好平衡社會勞動力,促進該行業快速發展,直線剪裁式的服裝裁剪設計方式在生產制作過程期間將更有利于降低服裝人力成本。解構主義服裝正是在該時代背景條件下所得到了更為全面的應用發展,也改變了服裝文化。自從開始流行直線型裁剪后,來自日本的設計師打入歐洲市場,并提出了全新的設計理念,對服裝設計風格產生了明顯影響。此后,開始融合東方與西方不同的設計理念,為服裝設計發展道路打下新思路。在設計時,其以東方傳統平面設計思想為主要原理,在設計裁剪過程中并未僅僅按照傳統人體結構方式進行設計剪裁,而是大膽重新地組合運用了各種傳統結構元素,在無模型化的設計過程中大膽開啟了解構主義。
2、解構主義對服裝設計理念產生了改變
解構主義設計最具顯著影響的主要特點也就是它不再是遵循傳統形體的塑造美學特征。該主義內含有眾多源于東方傳統的服飾思想觀念與流行元素,強調如何將現代人體結構與古典服裝結構融合成一體,突出強調自然和諧與天人關系的和諧與發展,對人本身的內在感受要求更加重視,其主體是人。
3、解構主義服裝設計方法
解構主義者對于設計創新手段、方法往往更為重視,要求其充分的表達設計者自己的一種創新性思維。該設計主義風格在現代服裝設計行業中已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受到更多的設計師認可與喜愛。解構主義重視打破、分解并重組整個設計的秩序,重視單個部件組合與個體部件的有機組合,在服裝后期設計的組設過程中,要求服裝外觀呈現整體統一感基礎上展示局部破碎[2]。服裝款式設計強調以整體結構、色彩搭配以及面料選擇為主要審美元素,解構主義在設計服裝時要對現有服裝比例曲線進行破壞,以不對稱、嫁接的解構方式再進行一次重新設計,展現其更加完整鮮明的現代服裝結構。以這種解構設計方式再進行服裝面料結構的再設計加工時,可再次進行面料的拼接加工與工藝創新,使整體設計風格更為新穎。
四、解構主義服裝設計風格特征
1、自我表達性
服裝設計不僅應該是每個人外在形象最好的形象展現,也應該體現每個著裝者自身的某種內在精神態度觀念與情感。因此,解構主義思想對于自身的設計思想及表達能力十分重視。解構主義理論認為,在人們設計一件服裝時,需要能夠充分的展示設計人本身的理念、情感,實現表達自我的需求,體現個人特性。
2、破壞性
解構主義并未完全遵循傳統秩序設計理念,而是主張勇敢地打破傳統,并進行重新組合,在此階段需要逐漸提高對零件、個體的重視,使設計出來的作品給人不確定感[3]。因此,在解構設計在服裝設計使初始階段,要求以抽象的角度進行重建、創新,適當加入部分叛逆、逆反的元素。采用破壞性的設計方法,突破常規限制,開啟勇敢創新,設計出更加具有個性的服裝,以促進服裝設計不斷發展和進步。
3、顛覆性
解構主義設計師們在做設計作品時,考察的設計重點并不是人體形態結構,服裝也必須要增加一點藝術思維與文化思想,并非單純為人服務的物件。在此期間,設計師尤其需要注意加強其對服裝藝術本身內涵的深刻關注。比如,川久保玲于其2016年所設計出的春夏系列服裝顯得相對較為另類,在大眾日常生活穿著中已經無法單獨穿著。但顯然這一點并不等于該服裝無意義,反而對該主義的發展無疑產生了一定程度促進。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服裝設計主要具有3大組成要素,即服裝構思、計劃以及設計方案。作為專業領域里涉及內容較廣的一個邊緣學科,服裝設計也應該盡可能與一些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領域緊密結合,包括了宗教、歷史、藝術、美學、哲學等,這樣才能夠最大程度地發揮設計價值,受到更多消費者的認可。
參考文獻
[1]劉乙,于勤.波普藝術在現代女裝設計中的應用研究——以MOSCHINO品牌為例[J].沙洲職業工學院學報,2021,24(04):8-11.
[2]王露露.服裝設計中的民族文化風格詮釋——評《少數民族服飾圖案與時裝設計》[J].熱帶作物學報,2021,42(11):3477-3478.
[3]楊婧.蒙德里安藝術理念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研究——以西派金沙府項目樣板房設計為例[J].城市住宅,2021,28(11):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