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手球運動屬于競技運動中的一種,具有復雜多變、同場對抗等特點,不管是在進行訓練,還是在參與競賽的過程中,運動員都可能會出現損傷情況。在此基礎上,本文先分析了手球運動員的運動損傷特征以及導致遠動員受傷的影響因素,又對手球運動員訓練年限與運動損傷的相關性進行了重點研究,以供相關實踐參考。
關鍵詞:手球運動員;訓練年限;運動損傷;相關性;安全保護
手球運動與籃球、足球等運動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也就是同為對抗性較強的運動,運動員在訓練時或者在比賽過程中,都極為容易受到損傷。對于運動員而言,運動損傷的出現會對他們的訓練與比賽都會帶來不同程度上的影響,所以為了能夠將手球運動造成的損傷情況減少,并降低損傷程度,就需要積極探索運動損傷的規律與特點,并尋找相應的預防措施。
一、手球運動員運動損傷特征及影響因素
(一)手球運動員運動損傷特征
手球運動員運動損傷特征主要包括:發生率高、急性損傷。對于手球運動員而言,運動損傷問題是經常出現的,而且多數情況下都是急性損傷。在我國競技體育運動領域中,手球運動依舊屬于一種小眾的體育運動項目,而且運動員的整體競技水平并不高,群眾基礎也相對較弱。為了能夠減少運動損傷的出現,國家相關部門,尤其是手球運動教練與運動員自身,都積極將手球運動損傷預防以及處理機制不斷完善,以助于運動員在訓練與比賽中能夠保持最佳狀態,并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手球運動員在訓練與比賽過程中,多數情況下,他們都需要保持半蹲滑步的體態,而且在實際運動中身體碰撞會比較強烈,所以腰部、踝部、肩部以及膝蓋部位等都是手球運動員主要受傷部位,而損傷類型多數都是輕度、中度的急性損傷,如韌帶損傷、關節扭傷等[1]。
(二)導致手球運動員運動損傷的因素
導致手球運動員受到損傷的因素有很多。第一,生理因素。手球運動員時在訓練或比賽過程中身體多度勞累、肌肉力量不足、舊傷沒有徹底痊愈以及缺乏柔韌性與靈敏性。第二,心理因素。緊張、過度興奮等負性情緒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引發損傷。尤其是對于訓練年限比較短、新參與到手球運動訓練的運動員而言,更容易出現運動損傷,這主要是由于他們缺乏豐富的訓練經驗,所以實際訓練過程中,容易產生緊張過度、興奮過度等情況,并且無法對自身的這些情緒有效控制,與此同時,還十分容易出現技術動作過大或者用力過猛的情況,進而導致損傷問題的出現[2]。
二、手球運動員訓練年限與運動損傷的相關性
根據相關的調查統計研究發現,手球運動員的訓練年限與運動損傷之間具有緊密的聯系,運動損傷的發生幾率會隨著手球運動員的訓練年限的增加而逐漸增加,不過當達到一定的訓練年限后,也就是到達中間年限后,運動損傷的發生幾率會顯著降低,但過了這一段年限后,運動損傷的發生率又會緩慢的增加。分析這一情況發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1,剛剛參與到手球運動訓練的運動員在進入訓練狀態時,較強的對抗性還會對其形成一定的沖擊。尤其是女性運動員,其骨盆是比較寬的,而且具有較厚的皮下脂肪,身體相對舒展,所以上窄下寬的姿勢逐漸形成。而在手球運動過程中需要急走驟停、緩慢的轉身,這一要求與運動員的生理特征基本上是相反的。因此在初始訓練過程中女性運動員極為容易出現損傷情況。再加上女性運動員在這一階段正處于身體二次生長發育的黃金期,其呼吸肌是比較弱的,胸式呼吸是主要的呼吸方式,不管是肺活量、還是最大通氣量以及吸氧量的值都非常低。這樣運動員極有可能會受到生理弱點以及訓練難度的雙重打擊,使其心理壓力與生理壓力都驟然增加,進而極為容易引發運動損傷[3]。
第2,手球運動員在專業訓練4~6年期間,年齡大多數都是在18~20周歲左右,他們的神經系統與完全成型的狀態非常接近,對于大負荷、高強度的運動基本上都能夠完成,從而極有可能成為團隊中的主要力量,而手球教練也會結合運動員的日常訓練表現,將主力隊員確定,并加強相應的指導與管理。
第3,手球運動員的訓練年限在7年以上,運動損傷的發生幾率也是比較高的。雖然這些運動員對于手球運動的科學訓練方法已經掌握,也積累了較為豐富的訓練經驗,并且肌肉記憶也已經形成,在訓練過程中能夠找到適合自身的運動方式,將自身的保護性提高。但是在長期的訓練中,其骨盆肌肉會逐漸增厚,而肌肉伸展性則會變差,再加上運動員的神經系統強度以及靈活性等因素,會導致個體的生理厭倦性適應發生,從而減弱其各項興奮性因素,這樣非常容易出現局部血液供應不足的情況,使得運動員的肌肉、韌帶等纖維出現定位,并在運動過程中有反應遲鈍的情況發生,因而會造成運動損傷[4]。
為了能夠有效的預防手球運動損傷的出現,就需要手球運動教練在實際訓練過程中,注重手球技術動作教學的正確性,幫助運動員們將錯誤的動作進行積極改正,使得能夠掌握正確的手球運動技術動作,加強訓練指導,這樣有助于將隱性傷害降低,并促進手球運動員整體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與此同時,要將手球運動的準備活動管理進一步加強,結合運動員的實際訓練時期、訓練環境等,對訓練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使得手球運動損傷的預防性管理工作能夠做好。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手球運動是我國一項非常重要的綜合性球類項目,具有較強的競技性以及激烈的對抗性。雖然近十幾年來,我國對于手球運動越來越重視,且手球整體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不過與國外體育強國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為了能夠進一步提高手球運動員的整體水平,不僅需要注重運動員的綜合運動素質,而且還要找出運動員訓練年限與運動損傷的關系,以助于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措施預防運動損傷的出現。
參考文獻
[1]張龍. 手球運動體能訓練中的問題及對策[J]. 體育風尚,2021,(6):86-87.
[2]魏嵩. 手球運動中體能訓練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策略研究[J]. 冰雪體育創新研究,2020,(16):100-101.
[3]辛守霞. 手球運動員訓練年限與運動損傷關系探討[J]. 文體用品與科技,2020,(1):199-200.
[4]湯亮亮. 手球運動員準備期專項體能訓練設計特征分析[J]. 灌籃,2019,(10):58+60.
作者簡介:杜瑞軍? ? 出生年月: 1975年12月? ?性別:男? ?民族:漢 籍貫:天津市寧河區? ?學歷:大學本科? ?職稱: 中級? ?研究方向:手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