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
摘 要:信息技術引發了教育形式的轉型,引起了教育模式及其價值取向的本質變化,成為教師專業發展過程中的必要因素,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了更為充分的機會。隨著信息技術的迭代加速,小學英語課堂也逐漸使用信息化技術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方法能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有利于保證學生學習興趣,而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是影響教學質量和效率的關鍵性因素。修訂后的課程標準明確要重視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的英語課程建設[2]。
關鍵字:小學英語青年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現狀與對策
在信息化教學的時代背景下,每一位小學英語青年教師都是重要的參與者與建設者。構建新時代的信息化教學的理念與模式是每一位教師和管理者都應該思考的問題。修訂后的課程標準提出了信息技術和英語教與學深度融合的要求,推動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變革;鼓勵教師根據信息化環境下英語學習的特點,合理利用并創新使用數字技術和在線教學平臺,提供滿足個性化需求的優質數字資源。對小學英語青年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能夠提升英語教育教學的課堂效率,改善英語教育教學的質量,助力小學英語教育教學的數字化改革。
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現實教學中,部分小學英語教師對信息化教學方式仍存在排斥心理,在英語課堂上不主動使用信息化教學設備,仍然以板書教學為主。即使采用信息化教學方式,也多以PPT教學為主。課堂上信息化教學的應用水平普遍偏低。該部分教師在采用信息化教學的課堂模式后,雖然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但是課堂提質效果甚微,使得他們摒棄了信息化教學方式,仍舊選擇傳統的板書教學方式。小學英語青年教師教學經驗不足,教學手段比較單一,無法充分發揮出信息化教學的優勢,有的老師甚至只有在播放英語聽力材料才會使用信息化設備,導致信息化設備很難得到有效地應用。小學英語青年教師缺乏信息化教學的經驗,不能夠有效地將課堂教學與信息化設備相結合,導致學生的聽課效率較低,使得信息化教學的作用嚴重下降。由此可見,英語青年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展水平普遍偏低,教師并沒有發揮信息化教學的優勢,反而將信息化教學方式看做是影響課堂教學的一種阻礙,導致信息化教學無法得到更大的發展。任何事情都要從基礎做起,只有基礎打牢,才能更好地進行建設。對小學英語教學信息化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也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是對基礎設施和軟件應用環境進行建設,在學校與政府對信息化設備進行資金投入普及多媒體設備后,還需要定期讓相關技術人員對老師進行培訓以及確保設備有效運維,這樣更有利于實行信息化教育,而且學校還要重視對信息化技術資源的分享,向其他學校進行學習,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保證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狀態。
二、引導教師全面認識信息化教學
對于多數教師來說,信息化教學就是使用信息化設備給學生上課,這種理解是非常片面的。一旦教師這么理解,就很難發揮出信息化設備教學的優勢,造成學生的聽課效果不明顯,進而對學生的英語學習造成影響。為有效地解決這一局面,首先,教師需要積極地改變這種認知,學習如何恰當使用信息化設備開展教學。其次,教師需要將課程目標與信息化教學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明確使用信息化設備教學要達成的教學目的,和學生共同體驗信息化教學的效果,從而更好地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例如:教師可以在網上搜集與英語教學相關的圖片視頻鏈接等,創設情景和拓寬認知面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鞏固,老師借助信息化教學把知識作為一種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教學各層面,培養學生學習觀念和綜合實踐能力,這種信息技術與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以及學生學習的熱情。最后,政策引導存在偏差,其主要體現在職稱評定方面。目前,信息化教學方面還沒有相應的職稱或認證,因此,信息化教學這一項還不能引起教師的重視,造成教師信息化教學水平薄弱,進而抑制了信息化教學的發展。為了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一方面,學校需要在信息化教學方面設置相應的職稱,這樣可以提高教師在信息化教學中的積極性,讓教師能夠主動采取信息化的教學方式,從而對信息化教學起到重要的引導作用。另一方面,學校需要對職稱評定標準進行完善,使其能夠符合信息化教學的評定過程,從而促進信息化教學更好地發展。
三、多項措施相結合
為了更好地提高信息化教學的進程,那么就需要采取多種措施共同實施。首先,必須要調整老師使用信息化教學的信心,讓他們能夠認識到信息技術對教學的影響,讓一些有教學技術精湛的老師使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方能更好的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其次,學校要積極創造培訓機會。另一方面,要提升小學英語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就需要從學校入手。學校要根據英語青年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能力問題,及時調整和優化自身培養體系,通過專業化課程加強教師的理論基礎,并開展多樣化教學培訓活動,組織教師積極參與,在實踐過程中有力提升其教學能力。現如今很多教師在運用信息技術方面存在欠缺,那么對應的,學習在培養過程中就要加強信息技術運用能力的培養,通過信息化教學實踐不斷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從而全面提升他們的運用數字化教學的能力,確保學生能夠高效學習。最后就是老師要有良好的信息技術水平。例如能夠制作并運用優秀的PPT和微課進行優秀的課程案例,師生互動的主線教學的開展等等,這樣才能夠提高老師技術教學的積極性。學校還要對老師進行相應的獎勵與鼓勵,鼓勵老師使用信息化的技術進行教學,當老師才能夠對其教學方式充滿信心,更主動巧妙地使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確保課程的進度和教學質量的提升。
綜上所述,面對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帶來的變化,我們小學英語青年老師需要不斷深入思考,探索實踐,不斷提升媒介素養,真正做到融合信息技術,為教育教學賦能增效,推進基礎教育小學英語教學的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姚志敏.教師專業發展的意義重建和教育變革[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37(8):26-28.
[2]梅德明,王薔.新時代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新發展——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解讀[J].基礎教育課程,2022(10):19-25.
[3]尤佳. 核心素養下的小學英語教師信息化教學素養提升思考[J]. 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22,(02):151-153.
本文系廣西教育科學規劃2021年立項B類課題《“三個課堂”建設背景下的小學英語青年教師專業發展實踐研究》(課題編號:2021B272)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