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萍
摘? 要:合理利用鄉土樹種,合理引進外來樹種,因地制宜選擇樹種,國有林場造林樹種多樣化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生態林場;造林樹種;選擇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更加注重生態建設,尤其在發展生態林業和生態林場過程中,充分地利用林場內的資源,推動林業不斷向前更好的發展。林業生態工程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在選擇樹種時,只有科學合理地進行管理,才能不斷提高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因此,在造林過程中必須根據實際的情況合理選擇樹種,并做好各項工作管理,最終不斷提高造林的整體品質。為進一步鞏固綠化成果,不斷改善生態環境,很多原來是以栽植速生豐產林為主的林場,轉型為生態林場。
速生豐產林與生態林的共同點與不同點。共同點:要求樹種適應性強,適地適樹。生長旺盛,不會有災難性的病蟲害發生。不同點:速生林要求的樹種要生長周期短,不要求樹木的美觀性,以單位時間內出材量為主要指標。生態林樹種要求樹種的特點是,生長周期長,自然狀態下生長良好,對不良環境有一定抗性并且有一定的改良作用。生態林是指為維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保持生態平衡,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滿足人類社會的生態、社會需求和可持續發展為主體功能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主要包括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
1.合理利用鄉土樹種,合理引進外來樹種
大自然是最好的規劃師,生態修復要順應自然規律,鄉土樹種都是經過自然長期選擇的結果,對當地的生長環境具有良好的抗逆性,生態效益不可忽視。鄉土樹種是指在本地區土生土長的樹種,它們最適應本地區的生態環境,也最容易和當地的其他生物構成一個和諧完美的生態系統。合理利用鄉土樹種,此類樹種適應性較強,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合理引進外來樹種,首選鄉土樹種并不意味著完全排除外來樹種。但在引進樹種時,必須要把引進地區和鄉土地區自然條件進行仔細比較之后,再進行長期觀察和分析,以證明外來樹種的確比本地同類樹種具有明顯優勢時,才能正確判斷出引進樹種是否對該地區氣候和土地條件相適應,最后才能進行推廣引種。義縣的鄉土樹種主要有楊樹、柳樹、榆樹、槐樹等。林業建設過程中首先就應該選擇這種樹種,這樣才不會違反自然規律。
2.因地制宜選擇樹種
2.1選擇樹種時要根據當地的立地條件。植物是否能夠健康成長完全取決于當地的環境條件,地域、氣溫、降雨、土壤、光照等原因,造就了植物種類不同生長環境。通常樹種在兩個條件不同的地方生長情況會有相當大的反差,在一個地方長勢良好,而在另一地方就有可能會枯死。適宜的樹種大致由順利成活、生長正常、穩定性強、不早衰這四種現象來判斷。
2.2以義縣國有林場為例,造林的立地條件:地處北溫帶,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四季分明,雨熱同季,日照充足,年平均氣溫7.9℃。年平均降水量530毫米,無霜期144—180天。義縣境內有大小河流20多條,以大凌河、細河較大。楊樹速生豐產林多處于大凌河、細河沿岸。土壤多為砂質土。這些立地條件比較適合楊樹的生長,下面以銀中楊為例作介紹。
銀中楊的形態特征:樹干圓滿通直,樹皮青白色平滑或灰綠色披白粉,形成特有的圓錐形樹冠。以樹干色調和樹冠形態組合成十分美觀典雅的特殊樹形,常被作為綠化樹木和觀賞植物,經濟價值較高。
銀中楊的六個優良特性:
一是形態優美,雄性不飛絮,凈化美化環境,適宜城鄉綠化。
二是速生胸徑年平均生長量為1.0~1.84cm,樹高年平均生長量為1~1.5m。
三是耐寒,在齊齊哈爾經歷了-39.5℃低溫,都沒發生凍害,生長良好,能安全越冬,無凍梢和破腹現象。
四是耐鹽堿,土壤pH值6~9能夠正常生長。
五是抗病蟲害,主要表現出較強的抗爛皮病、銹病、灰斑病及楊干象危害能力。
六是抗旱,銀中楊根系發達,枝葉繁茂,生長迅速,有較強的抗逆性。對干旱瘠薄條件的適應性很強。
綜上所述,銀中楊作為以楊速生豐產林林楊轉型為生態林場,在人工造林上,能夠達到姿態美觀,抗病蟲害侵襲,對所處環境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一次造林生長周期長,造林成本低廉,是完全適合立地條件的優良樹種之一。
3.造林樹種多樣化
造林樹種多樣化的重要意義:一是有利于提高林地生產力,多樹種營造的混交林,通過主要樹種和次要樹種的科學配比,有利于形成復層林,充分利用光照及土壤中的營養物質,提高光合作用,增加林地單位面積上的生長量,提高林地生產力。二是有利于森林防火與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開展。國有林場改革之前,部分國有林場出現了較大而積的人工純林。我國人工林存在純林多、混交林少,林分結構簡單、功能單一的問題。首先,樹種單一、純林過多,導致病蟲害比較嚴重。抗蟲打藥,容易污染水體,也始終不能根除病害。其次,由于生長較快,樹木對水、肥需求旺盛,單一的大面積種植將對地力造成影響。大面積純林存在一定的安全的隱患,主要表現為森林病蟲害與森林火災的發生率較高。森林火災出現的根本性原因與大面積人工純林有著極大的關系。
多年來義縣林場栽植了大面積的楊樹,由于樹種單一,存在著大面積發生病蟲害的現象,例如:楊干象蟲害,楊干象蛀食幼樹的樹干,使樹干中空甚至死亡,楊干象在楊樹林中可以迅速繁殖,造成楊樹變成小老樹,不成材,損失嚴重。還有楊樹的凍害,不能抗冬季的低溫天氣導致凍害的發生,致使樹木成片死亡。義縣栽植的樹種主要有油松、側柏、山杏等。
結束語
國有林場需認識到人工純林所存在的多種安全隱患,而推行造林樹種多樣化,營造混交林,可以在一定程度降低火災的發生率。多個造林樹種混交配置、適地適樹,已經成為科學造林的共識。多樣化的樹種結構不會削弱優勢樹種發揮其功能,而且能夠通過樹種之間的互補效應,提高森林生態系統的整體質量,提升生態系統的服務與功能。
參考文獻:
[1]關勇勇.基于林業育苗技術與造林方法的綜合措施[J].農家參謀.2021,(2).153~154.
[2]楊立華.杉木良種推廣造林技術應用探討[J].南方農業.2020,(35).58~59
[3]常幼平.林業生態工程與區域生態環境探析[J].南方農業.2020,(35).167~168.
[4]張亞輝.林業工程中營造林質量的影響因素及優化措施[J].種子科技.2020,(24).109~110.C9F0B6BB-B18A-4DDD-A30F-49813FAD9D65